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湘文化熏陶下的杰出人物毛泽东是一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典型代表,曾国藩提出把武术和爱国相连,贺龙同志倡导体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这些都是湖湘体育文化中爱国主义的体现。同时,湖湘体育文化在实践中具备的霸蛮敢胜的精神气概,也支撑和鼓舞着现当代出色的湖湘体育健儿们。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湘酒酒瓶的造型充分体现了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历史文化及湖湘文化精神,具体说,即湘酒瓶形的仿生造形,仿物造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湘楚文化特征,揭示了湖湘文化亲近自然,尚武慕勇,尚情重义的精神特质,它是湘楚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之所以得以成型和存在,全在于其独特岸异之处。独特性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湖湘文化自不例外。从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将湖南的学术文化现象诠释为“湖南一派”以来,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就茁壮发展起来。湖湘文化之为湖湘文化,其独特性的最根本之点,就在于其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自古至今贯穿湖湘文化始终。据我们的分析,湖湘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致有三次孕育经世致用思想的高峰期,并且,这三次高峰期与湖湘文化发展的高潮同步。首先是屈原、贾谊时期。这一时期以屈、贾二…  相似文献   

5.
多元的地理形态和文化因子造就了湖湘文化培育人格独立、“原道”、经世致用、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内核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育人、树人和教化人的文化特质.今天,在推进湖南教育现代化的新时期,很有必要吸取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核,为当代湖南的教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湖湘传统民居建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古民居建筑其魅力除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外,还在于通过建筑装饰形成了与其它地域不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相统一;朴实简洁的装饰特色;浓郁的楚巫神秘风韵;天然的湖湘乡土气息;浪漫的写意情趣.传统的民居建筑装饰,是湖湘传统建筑最具有艺术特色的部分,它永恒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彰显湖湘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代的要求决定了高职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观念。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秀地域文化,把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精神融入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红色文化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湖湘文化,赋予湖湘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先进思想理论,形成了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等独特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西安美术学院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这是我国一处非常独特、神奇的地域,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人文历史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优越的位置,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融汇铸就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黄帝精神、黄土精神、黄河精神、黄牛精神”为特征的黄土文化。黄土地域文化必然造就出具有黄土特色的艺术家和作品,如何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优势,开展黄土文学教学,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8日至18日,中华文化联谊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策划和主办了"情系湖湘—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以及大陆嘉宾共二百余人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宴,湖湘文化中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传统与忧患意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担当意识,引起了两岸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该文是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魏萼博士在湖湘文化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作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湖湘文化与闽台文化两种各具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如何开展交流与互补提出了很好的设想,特刊发在本刊"湖湘文化研究"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文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行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充满浓郁的湖湘气息,体现出明显的湖湘文化精神。唐浩明的作品一方面褒扬实干经世,贬低清议空谈,表现为“学为苍生”;另一方面,于事功之外,主张修身、守静,强调“含雄奇于淡远”。儒家文化的“外王”与“内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心性修炼”在小说中得到了完整诠释。可以说,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对湖湘文化精神,作了当代文学史上最为全面、系统、形象的文学诠释,并借此理性回护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蒙元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蒙古在三次西征中横跨欧亚的广袤地域,实现了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格局,使蒙元文化在扩张中形成了其独特历史地位,蕴育了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开放性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20,(4):117-121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湖湘爱国主义传统源自深厚的荆楚文化传统,湖湘学人志士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书写了无数爱国篇章。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对于当代湖南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仍然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魏晋风度、越文化、唯美主义与鲁迅特定的个性气质、生命体验和文化视野相互渗透映发,从一个侧面造就了鲁迅精神世界的丰富深邃性,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鲁迅以其真挚的生命体验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打通中西古今界限,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世界艺术潮流之间兼容并蓄、颇富个性的择取与再创,体现了中西古今文化碰撞局面中现代文人的独特选择。这种创造性精神本身也成为亟待继承的文化传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6.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00-106
两宋时期,湖湘地区成为士人主要的流寓之地。他们开宗立派,讲学布道,在湖湘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一定的疏离感,怀有"乡梦断,旅魂孤"的故国之思;有的则超越狭隘的乡土意识,积极与湖湘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以胡氏父子、张栻为代表的流寓士人,秉承"议论酬唱甚乐"的观念,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这些流寓文化共同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兴盛,促成了湖湘文化的新变,提升了湖湘的地域形象。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特色和灵魂,必须用湖湘文化引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湖湘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内涵一脉相承;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主题息息相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呼唤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湖湘文化"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是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湖湘文化"通筹"、"扼要"相结合的全局重点论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历史背景、湖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角度探讨具有代表性的四位湘籍译家(成仿吾、萧三、朱湘、钱歌川)的翻译思想成因。通过描述分析法,系统的梳理其翻译思想,为湖湘文化的传播和文学翻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地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往往制约着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同时,地区文化的发展状况又反映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四川自贡以其独特的井盐经济社会环境,蕴育出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的音乐文化——"盐工号子"。本文分析了四川自贡盐号子的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