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本理念与德育课堂实践的融合,促使德育课摆脱教育困境,实现嬗变。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本理念与德育课程相融相济存在很多巨大阻力。面对学生道德成长问题,德育生本化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梁健敏同志于困境中求索求变,从张力与限度及其关系处理维度,为我们完整呈现了生本理念下的德育课堂观察,既提供了破解问题的视角,又提供了问题解决策略。相信读者定能从中感悟出促进学生德性成长和教师素养发展的具体路径,促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从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在坚持生本根本方向的前提下,亦须正视由此带来的困扰我们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生本理念的要求,借助微课教学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从课程改革背景出发,简要分析了生本理念的含义与微课教学优势,并结合实践探究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一、生本理念与微课教学生本教育理念是由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教育思想,生本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逐渐转变,即由教师所主导的教学课堂,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教学之本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邓珂 《学苑教育》2023,(28):13-15
生本课堂模式作为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生本教学理念为指导,要求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以往历史教学,生本课堂模式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引领学生的成长,更好地诠释了素质教育。构建生本课堂要创设高效课堂模式,因此本文从生本课堂模式的概念和意义着手,分析生本课堂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期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课堂形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明确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教学理念。所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转变教学思维、教学观念,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更加良好完善的学习环境。而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如此,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基于此,本文就当前高中化学生本理念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中化学生本理念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渗透的策略,以期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倡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对未来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保障高中生的综合性平衡发展,建构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阐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蕴含,分析了生本教学的必要性,探索了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具体运用途径,以走出一条既符合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又从实质上达到高中政治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的完美之路。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是灵性课堂与生命激情的完美结合,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师是从纤夫到生命牧者的转变,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小天使。在这一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师将多媒体网络运  相似文献   

7.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如何在"生本课堂"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教学,是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6):33-34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体验的重要教学模式。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本理念强调了一切是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能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并且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究如何立足生本,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主张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体意识,做课堂的主人。本文围绕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贯彻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之上的问题,从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本课堂"是随着教育改革而出现的一种创新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和安排都是围绕学生进行,因此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更自主地融入进小学科学的课堂学习之中,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职英语教育改革,提高中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本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以学生为基础,进一步加强英语的教学设计和研究,打造有效的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利用文献查阅法和案例分析法撰写此文,文章探究了生本教育理念下解析中职英语有效教学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价值,也希望通过生本教育理念促进中职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生本理念下的自主学习、有效课堂才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以生为本"理念下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复习),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朱红霞 《学周刊C版》2023,(22):154-156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真正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就必须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科教学。文章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路径,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促进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张明 《天津教育》2021,(5):181-18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要回归于生活”的教学原则,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在成长上的客观需求;强调在政治课堂上融入生活化的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文化与知识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为满足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生本德育是以“生本”为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生态德育为重要内容,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贯彻“生本德育”,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是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数学实践教学中,从数学内涵的多个层面和途径实施“生本德育”的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在小学及一些普通中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生本教育也在近两年运用到职业中学教学中,希望通过教育模式的转变,走出职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就“如何将传统的数学课堂变成生本课堂”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8.
生本理念教学模式已经实行多年,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从教师教育理念、课堂环境以及学生自主等角度探讨生本理念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优质课堂应以生命为核心,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态为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扎根生活舞台,演绎课堂精彩;追求课堂生态,实现人文关怀。笔者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20.
袁敬雅 《孩子天地》2017,(6):205-206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他与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相对应,它提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宗旨。这种教育理念的变革,符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需求,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本教育”理念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性,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完全转变了教师的思想意识。本文从“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实施,展开论述,以期对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