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乐于获得知识、技能和不断探索发现客观规律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千方面计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爱上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温建红 《知识窗》2012,(2X):69-69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该帮助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同学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职高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种自卑的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职高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谈谈提升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本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习到的知识若是不能将其合理运用,那么学习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语文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可以了解历史、生活、科技、以及各项为人处世原则,倘若学生都能够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学以致用,那么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得到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时,就应逐步引导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应用其课堂所学的语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学习一门语言,学会朗读是最首要的。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要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进行朗读。语文学习中,重在朗读,经过朗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灵在朗读中受到了震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了熏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对于语文这门课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注意学生朗读的提高,是最主要的。因此,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创新朗读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是以长春市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这一学科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意境优美而且无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最有情趣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方法有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活动调趣;竞赛。把语文课堂转变为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石慧 《科教文汇》2010,(2):56-56
语文是一门最有情趣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方法有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活动调趣;竞赛。把语文课堂转变为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引导学生、策励学生、启发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起来愉快;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良好等,更彰显了一种和谐的美,一种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6.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