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抄书     
从古代起,许多学者就把抄书看作是与读书并重的一种求知方法,难怪他们把抄书干脆叫抄读。清代学者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论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条陈,什么办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著名作家姚雪垠谈读书体验时,也谈到了抄读的重要。他认为这是做学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看书的时候,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词句段落,或者是感到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就抄下来,或作摘录笔记,或作抄录卡片。可见,不管古人说的“读书必须过笔”,还是今人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都是强调读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心记不如手记”。不管采访设备如何先进,记好采访笔记永远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怎样才能记好采访笔记?简单的用一句话说清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采访时的客观环境、采访对象、采访任务,以及记者、通讯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和习惯的不同,记采访笔记的方法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遵循的。笔者整理出记者、通讯员记好采访笔记的六法,供同行们参考探讨。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采访中都很注意用眼睛观察。采访时眼睛观察到的东西很多,一般说与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信息搜索不仅是信息获取过程,还可以被视为用户的自我学习过程。在学习型搜索情境下,探究搜索过程中的笔记记录这一信息使用行为对学习产出的影响,同时关注用户的笔记记录行为特征以及搜索情境对笔记记录行为的影响。[方法/过程]使用实验法收集数据,采用编码分析、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对笔记记录特征进行剖析,运用差异性检验对笔记记录与搜索情境、学习产出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识别出三种笔记记录模式:“粗略采集-线性结构型”“精细采集-线性结构型”和“自由结构型”。其中,拥有更多先验知识的用户倾向于采取“粗略采集-线性结构型”的记录模式,但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更差的学习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搜索即学习”相关研究中对信息使用行为的有限探索,启发各类信息搜索系统从支持用户自我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1960年元旦当兵第一天起,就开始记笔记。第一篇笔记是《当我穿上新军装的时候》。有时是读后感,有时是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一篇三言两语;有的几百字、上千字,每篇笔记的前边都有一个小题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出版主要以笔记文献丛书、笔记文献编选集以及单本笔记著作的整理与出版为主,其中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成果最为显著,其又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冠以“笔记小说”之名而实际是笔记文献的大型丛书的整理出版;二是偏重史料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三是偏重学术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本文即对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情况进行综合回顾与考察,以便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未来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6.
“笔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至宋代才日臻成熟.流传至今的宋人笔记大约有500余种,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文献价值.清代开馆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37种宋人笔记.这些笔记多是旧本久佚或湮没不传者,或可补史传之阙、于考证有益者.此外,四库馆臣还对所辑宋人笔记做了大量的校证工作,为后人的深入整理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堪称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其主要内容由两部分交织而成:一部分是老人们的故事,另一部分是作者近距离对老人们的生命世界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展龙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6):144-147
考察《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明代笔记史料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四库”馆臣从史料价值及存在的缺陷两个方面对这些笔记史料所进行的评论;认为这些评论符合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表现出清代官方学者对于明代笔记史料的独到见解,对我们认识和利用这些史料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总结采访经验时说过一句话:“记者的职责和权利.记者的水平和力量,就在于‘记’.”不会记,不善记就称不上记者。自古以来,记者以笔为伍,被人称之为“笔杆子”,自然,当新闻记者是离不开笔和采访本这两个“伙伴”的。笔记也历来是记者使用的常规记录方法。诚然,由于科学进步,电子技术的渗透,诸如录音、录像、摄影等多种新闻采访记录手段也随之应运而生.但笔记仍是记者所普遍采取或兼用的主要记录形式,笔记具有其他记录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被誉为现代较先进的录音、录像等记录形式,虽有记录快速、准确的长处,但它也有不及笔记的弱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表情和新闻现场的时空位置关系、环境气氛等不露声响的新闻素材,是无法用录音来记录的。录像、摄影也只能摄取事物、人物的表象,不能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加上这些记录手段尚需一定的设备装置,远不及笔记本携带方便,运用自如.记者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是缺少不了采访笔记这个得力“助手”的.所以带话  相似文献   

10.
跑警报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相似文献   

11.
黄集伟的那话儿——“语词笔记”之第四卷《冒犯之美》又上市了。“语词笔记”记录社会流行语汇,每年一本(前三年出了《请读我唇》、《媚俗通行证》和《非常猎艳》三本),越做名气越大,逐渐成了一个品牌——一本色彩鲜明的个人年鉴。 所谓“语词笔记”,乃是以随笔和注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一本游记要求的还有“人”,这也许是游记和导游书的最大区别。作者在旅程中的个体感悟,是游记的“灵性”所在,有了纸背后的这个“人”,我们就拥有了一份别具一格的“解说词”。叶浅予《画旅笔记》便是这样一本游记。  相似文献   

13.
南朝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管宁割席》是古代笔记小品中的名篇。研究新闻文体发展嬗变历史的同志把它视作消息的滥觞,说它除了“时间”与“地点”没有交待清楚外,五个W已交待了三个。“管宁割席”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按照传统的说法,它是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管宁、华歆始而同窗共读、继而分道扬镳的过程。文字不长,现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位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对我说:如今一部分记者、编辑,尤其是相对年轻的同志中,存在着“懒”、“皮”、“变”现象.对此我有同意. 所谓“懒”,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进步,交通、通信的方便、快捷,助长了懒惰心理,比如:电脑广泛使用,写字“懒”了;手机普及了,去现场“懒”了;信息得来太过容易,思想“懒”了;我经历过多次会议场合,发现做笔记的都走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年轻人基本上不做笔记,也不认真听;有一次一位年轻同志“采访”我,竟然连笔和本都不带……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说一个人记忆力再强,也不如勤做笔记。入伍以来,酷爱读书的我,始终按照“不动笔墨不为读书”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并视阅读时间多少用自己的拙笔做了四个类型的笔记:第一类是读书文摘。读书看报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材料,如知识典故、名言警句,重要论点等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并注明出处。第二类是读书提要,也称提纲。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要点,用概括的语句,依次序、有条理地记下来。第三类是读书心得。把读书后的体会,收获写下来,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6.
著名作家孙犁在《编辑笔记》一书中,把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的东西,称为“横枝旁出”。我们不少通讯员和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也常犯这种毛病。有篇以写某市发展商业服务业的来稿,侧面写了市领导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兴办商业服务业的事实,使多年来群众上街“吃饭难”、旅客“住宿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页采访笔记我采访三十届联大时,遇到两场关于“犹太复国主义”的精采辩论,上了一堂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审读不可懒动笔●路景云【夏县】审读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做好审读笔记则是搞好审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徐特立老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作为编辑人员在审稿时则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稿”的习惯。但据我所知,在审读过程中,坚持做审读笔记者人数并不多,因...  相似文献   

19.
“九·一三”事件后,在毛家湾 林彪住宅搜查到部分林彪、叶群笔记。这些隐秘的笔记,记录了林彪对待毛泽东的真实态度,处世哲学、为官技巧。  相似文献   

20.
饮食与文史     
“年羹尧吃黄鱼后,贬守城门甘忍羞”,“荷兰公使病患失眠,李鸿章劝吃核桃酪”,“芥菜茎,了制雪里红,渍芥菜误杀梁启超”……这不是章回小说,也不是传统的文人笔记,而是有关“食疗食补”的“食谱”。但能将食谱写得如同章回小说般生动有趣,如文史笔记般雅趣盎然的,则只有一代名医陈存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