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卿“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是改变中国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纲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在世界各国民义政治、学说包括苏俄的“人民独裁”学说的影响下,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和民主共和政治包括苏维埃共和政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实践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总结而逐步提出来的。民权主义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事独裁,…  相似文献   

2.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玉青 《培训与研究》2010,27(3):58-59,6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他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研究、社会变革思想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是比较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他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研究、社会变革思想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是比较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1911年到1924年1月,孙中山全面阐述和系统发展了他的民生主义学说,使其达到旧民生主义的最高点,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孕育着新民生主义的因素。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分权学说,既有真切希望给人民直接民权以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也有建造一个“万能政府”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诉求,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两大价值目标无法兼得,致使其最终只能体现为“万能政府”下的民权。孙中山分权学说对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摸索中建构了一整套思想学说,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他自称:“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振兴中华的责任心使孙中山建构了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申明,他的三民主义是“集古今中外的学说,顺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三民主义的确如孙中山所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学…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了在中国建立起民主共和制,他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他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对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博大精深。本文试图就他的公仆意识进行一下粗浅地探讨,以求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孙中山的公仆意识,来源于“权能分治”学说 “仆姓孙,名文”。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年自传的第一句话。后来,他身为大总统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发表了不少教育方面的言论,提出了一套教育主张。他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和他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而孙中山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就是他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治本为先”与“学问为立国根本”孙中山从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实际内容就是三民主义,它与儒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一种 观点从构建孔、孙道统论出发,力图把孙中山儒家化,把三民主义儒学化,认为孙中山思想是中国 孔、孟道德的复活;另一种观点则相反,断然否定孙中山思想曾受儒学影响,强调二者在本质上的 不同。实际上,孙中山革命思想既与传统儒学有质的差别,又明显受到儒学的影响。具体言之, 民族主义经历了由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发轫,到逐渐扬弃儒家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吸收西方民族 理论精华而上升为现代性民族主义理论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儒学在构筑其民族性方面起了关 键性作用。民权主义学说,是取法西方民主制度,反观中国民本思想,结合中国实际而生成的中 西合璧式的理论成果,其中,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民生主义学说除受 亚当·斯密和亨利·乔治等人的社会经济学说以及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外,儒家大同思想也 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之一。一定程度上说,儒学与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关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 和多样性也就是儒家文化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利弊得失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以民族资产阶级为社会基础,以实业救国为核心内容,在融合了中国"固有思想"和"欧洲之学说"的基础上,孙中山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基本内容的民生主义学说。这一学说有着强烈的对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诉求,同时却又带有严重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在近代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其中蕴涵着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给了当代国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相关问题1.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完整含义是A.建立三权分立形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清王朝2.1912年初,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4年初,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对外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出现这种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孙中山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为近代中国能实现民族独立、民权平等、民生幸福而奋斗了一生。在他的革命活动中,始终体现着坚持不懈、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是从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哲学史上,孙中山是第一个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纲领寻找思想武器,而专门研究知行问题的哲学家。孙中山的知行学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回声,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论的最高成就。一、知行学说的提出中国是带着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耻辱进入近代的。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中国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他们一方面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与封建制度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的哲学、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也严重地束缚了资产阶级的手脚,因此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时,总是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但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承继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后相继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在创立自己理论学说的过程中,继承了孙中山思想中不少有价值的合理因素,并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力图通过探讨毛泽东继承和超越孙中山思想的必要性、方法和具体内容,以合理说明孙中山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曾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中国过往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遗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平台,而既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又有系统的民主共和国构想的孙中山民权主义,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反映在国家政权归属、政权构成形式的若干重要方面的影响,不是仅以政治策略就能解释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廖仲恺早期参与中国人首次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探索,受到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这时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未达到科学的高度.但对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廖仲恺把西方社会主义与中国土地问题相结合,宣传和实行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这是孙中山的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观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使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中国将来之光”在社会主义.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使他坚定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捍卫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8.
黄辉明 《文教资料》2010,(35):113-116
在中国百年宪政进程中,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先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他否定了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宪政模式,提出了独创性的"权能分治"宪政学说及其实现形式的"五权宪法"思想。孙中山宪政思想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宪政理论价值,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反思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的宪政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民本主义还是民主主义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风云激荡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果,各种思潮本身往往呈现出新旧混杂、中西共存的特色。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亦不例外。孙中山在晚年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后世研究者在探讨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渊源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