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臭氧。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人工合成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力及杀菌作用,且易分解成为无害之氧气,故食品、环保、水产养殖等行业用于杀菌、除臭、去色等已日见广泛。臭氧在干燥状态下的杀菌力较弱,臭氧浓度需达到8~14ppm,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相反在水中臭氧的杀菌力就很强,仅0.04~0.5ppm浓度,数分钟  相似文献   

2.
论臭氧层破坏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层是大气中臭氧相对集中的层面 ,一般是指 10千米~ 5 0千米高度之间的大气层 ,因受太阳紫外线的光化作用 ,其臭氧含量的百分率比较高 ,尤其是在 2 0千米~ 2 5千米的高度处。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大气中的氧气、氧原子的含量有随大气高度增减而变化的规律 ,在平流层内便形成了臭氧的聚集区。大气中的臭氧除了具有随高度分布的规律外 ,而且还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以及昼夜交替而变化。在臭氧层里 ,其实臭氧的浓度是很稀的 ,即使在浓度最大处 ,所含臭氧量也不过大约 10 ppm。若将大气臭氧总量订正到海平面上 ,它只有 0 15厘米~ 0 4…  相似文献   

3.
1.地球上空的保护伞2012年5月初,我国南方空气监控报告显示:珠三角区域整体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但臭氧的浓度则上升了21%,成为唯一的大气污染物指标,值得关注。臭氧是有3个氧原子的氧,记为O3。大气中臭氧的含量一般只有百万分之一,常说的臭氧层指的是在距离地面25~3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中,臭氧的浓度增至十万分之一,这一高度的大气层,称为臭氧层。  相似文献   

4.
臭氧是 大气中的微 量元素,是 一种具有微 腥臭、浅蓝 色的气体, 主要密集在 离地面 20—25公 里的平流层 内,科学家 称之为臭氧 层。 臭氧层 好比是地球的“保护伞”,阻挡了太阳的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灵万物。 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2%,皮肤癌就会增加 7%,白内障增加0.6%。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的有几十万人,患白内障的病人更多。紫外线辐射还能破坏光合作用和授粉能力,最终降低农业产量。据试验,如臭氧减少25%,大豆将减产20-25%。紫外线辐射还会杀死水中的单细…  相似文献   

5.
臭氧与人类     
臭氧(O3)是大气中的一种气体成分,有特殊气味,化学性质极为活泼,主要集中在地球上空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离地面约20~25千米处,形成臭氧层。臭氧层虽薄薄3mm,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6.
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它由3个氧原子构成,大气中的含量不到空气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在近地面层含量极少,从离地面10公里起,臭氧浓度开始增加,至地面40公里的平流层里,浓度最大,称为臭氧层。到60公里高空,臭氧含量微乎其微。臭氧是大气中唯一的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气体,因而,臭氧层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保护着地面生物不致受过量紫外线照射而死,只让极少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这少量紫外线对生物不但无害,还能杀菌防病,晒黑人的皮肤,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防止佝偻病。  相似文献   

7.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臭氧。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   人工合成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力及杀菌作用,且易分解成为无害之氧气,故食品、环保、水产养殖等行业用于杀菌、除臭、去色等已日见广泛。臭氧在干燥状态下的杀菌力较弱,臭氧浓度需达到8~14ppm,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相反在水中臭氧的杀菌力就很强,仅0.04~0.5ppm浓度,数分钟内即具杀菌效果,故目前臭氧气体仅用于空气环境杀菌、除臭以及如金属、纤维、树脂等不宜入水对象的处理,一般都使用臭氧水。  相似文献   

8.
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表15~50km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近2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目前,如何防止臭氧层遭破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臭氧,你知道吗?雷雨过后,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就是空气中的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转化成了臭氧的缘故.大气层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距地球表面25km~30km、被人们称为平流层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臭氧层.其实整个臭氧层中的臭氧量并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不断地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唉声叹气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注意到身边臭氧的变化:由于城市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汽车使用量的增加等,导致地面附近的臭氧浓度增加。科学家警告:地面聚集过多臭氧会造成严重危害。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臭氧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吸收了太阳释放出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动物们的皮肤和视力免遭这种射线的伤害。但与此同时,臭氧也有可能造成强烈的危害:它是一种强氧化剂,人们如果过多吸入就会引起严重的肺部疾病。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会更为明显。因此,当臭氧位于距…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在强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的 .90 %的臭氧都集中在地面上空 2 0km~ 4 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它只占同高度大气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 .臭氧虽然稀薄 ,但它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 (95 %~ 99% )紫外线 ,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 ,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殃 .据推测 ,臭氧每减少 1% ,全世界每年皮肤癌患者将增加30万 ,白内障患者将增加 175万 .可见 ,人类不能不关心臭氧层 .1985年 ,英国大气科学家法曼公布了南极近 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 :从 1977年至 1984年 ,每年 9~ 10月间 ,南极臭氧层中的臭氧减…  相似文献   

12.
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幸运的是,距地表20—30公里高空处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使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的臭氧层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臭氧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在南极上空,臭氧的损失最为明显,已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危害农…  相似文献   

13.
臭氧与氟里昂曹振宇一、大气中的臭氧臭氧是有毒的强氧化剂。实验表明,长期生活在臭氧中的小鼠,毛皮稀松没有光泽,体重减轻,体质衰弱,呼吸道和肺泡壁细胞受报脱落并伴有炎症。所幸的是,在近地面洁净的空气中臭氧含量是很小的,约为0.001ppm,因此不会危及人...  相似文献   

14.
臭氧杀手     
位于地球外围20~25km处的臭氧层,对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具有屏蔽作用,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故有“地球之盾”之称。但近年来,“地球之盾”却出现了残缺。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曼等报道,1976年以来,每年10月在南极上空可观测到的臭氧层总浓度约降低40%。几乎同时,美国宇航局通过卫星监测,证实在南极上空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季节性“臭氧空洞”,其位置每年都在  相似文献   

15.
一、臭氧。臭氧为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不稳定,在常温下分解较慢,437K以上迅速分解.O3比O2有更大的化学活性,它无论在酸性或碱性下都有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大气高空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量的紫外光线,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放电作用可转化为臭氧.空气中臭氧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内,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微量的臭氧能氧化细菌中的蛋白质,消毒杀菌.现在,臭氧常作为消毒柜、饮水机及室内空气净化器中主要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世界上一百多个参加“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开会,共议人类如何保护好臭氧层的话题,因为地球的保护伞一臭氧层被破坏了.1998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经有2720万平方公里,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空洞.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世界性的危害.因为分布在地面上空20~30公里处的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像是一层保护屏,阻止了有害健康的紫外线向地面辐射,成为保护人类的一道天然屏障.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臭氧层的形成与太阳有关,从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氧气分子,使分子裂变成原子,其中的部分原子以三个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臭氧。臭氧层就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一层相对稳定的气体层,它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的辐射,具有地球“保护伞”的美称。但臭氧层很薄,很容易被人为因素所破坏,目前臭氧层被破坏变薄(即臭氧空洞)已在世界的许多区域被发现。如每年春天在南极上空就出现一个臭氧空洞,其厚度只有1.3毫米。不久前,在北极地区也发现了一个暂时变薄的臭氧层。据报道,近两年北京地区臭氧量在春季的最大值,大约是该地区多年平均量的20%,专家们认为这一下降幅度是惊人的。臭氧空洞的出现、扩展程度及由此带来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和危害已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臭氧层消耗例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710062)杨辉祥浩瀚的天体里,臭氧积聚于离地表20~40km的高空平流层中,形成太空臭氧层,该臭氧层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正是由于这臭氧层吸收了高空紫外线的强辐射,才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大地才能万紫千红,一...  相似文献   

19.
臭氧危机     
如今,臭氧危机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按一般说法,地球大气中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够有效地挡住来自太阳和宇宙中的紫外线和粒子流,保持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但是自1965年以来,地球平流层中的臭氧以每年05%的速度减少。1986年,根据气象卫星发来的信息,南纬45度至南极间已在春天出现了一个“臭氧空洞”。臭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大量使用氟氯碳化物作致冷剂的缘故。因此,如这种状况继续恶化,将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莫大损害。上述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隐患:要是你认为臭氧有益无害,多多益善,那便大错特…  相似文献   

20.
臭氧·臭氧层·臭氧层空洞林炳伟当前,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地球村的居民,臭氧层变薄就是其中难题之一,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就此从臭氧、臭氧层和臭氧层空洞三个方面加以浅述。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3)。它是当气态氧在大气上层被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