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3日,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第八届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中华宝钢环境奖评选活动以“推动绿色循环,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在城镇环境、环境管理、企业环保、生态保护、环保宣教等5个方面共评选出25个获奖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2.
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是梁从诫会长、杨东平副会长、梁晓燕和王力雄。十几年来,自然之友获得了国内国际很多环保方面的殊荣,如“亚洲环境奖”“地球奖”和菲律宾“雷蒙·麦格赛赛奖”,已经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NGO。“自然之友”团体注册时用的名字是“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但是大家更愿意用“自然之友”这个亲切的称谓,而这个团体的成员们则称自己“自然之子”,意即身为大自然的儿女,保护“母亲”义不容辞。康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自然之友的常务理事。和康雪女士的交谈让我对环保加深了认识:环保不是交给政府或者环境科学家全权“代办”的任务,环保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做起。下边是康雪女士的谈话,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22日,第8届“蓝色星球奖”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获奖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另一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鲍尔·埃里克教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摘取这个大奖,也是曲格平先生第三次获得国际环保大奖。“蓝色星球奖”是由日本旭硝子基金会199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授予在环保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名科学家或团体。旭硝子基金会设立此奖的目的是,弥补诺贝尔奖没有环保奖的缺憾,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有识之士都来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蓝色星球奖”的奖金和诺贝尔奖一样,是96万美元,评…  相似文献   

4.
这一组稿件,是2000年获得“地球奖”中4位教育工作者撰写的,这4位老师是著名自然特级教师盛晶晶、中国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郭耕、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站周又红和武汉市江汉区教委科技电教站徐大鹏。在香港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大力资助下,由地球之友总干事、中国环保总局“环境使者”吴方笑薇女士带队,4位老师到贵州为当地的教师和大专院校学生进行环保培训,并赴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那里的小学生上了一节环保课。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切动人,对我们的自然课将有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5.
刘东生,1917年出生,天津市人,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他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使中国在古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曾荣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成就奖”,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5,(9):7
有着“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科学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揭晓2015年度最终获奖者名单。共有9名高中生分获三个领域的奖项,其中有3名华裔高中生获奖。决赛选手华裔占三分之一今年的英特尔科学奖吸引了全美1800多名高中生参赛,40人从中脱颖而出,进入到最终的决赛。而在这40人中,华裔学生的数量占了三分之一,达到13人。最终,来自加州圣何塞的华裔高中生A ndre w J in(中文名:金程)获拯救地球领域第一名,新泽西州的B rice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 周春雪)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200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有35项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奖。  相似文献   

8.
廖晓义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奖”的民间环保人士。作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创办人和负责人,她从2002年起被北京奥组委邀请担任环境顾问,配合北京奥组委等机构出台了绿色奥运生态旅游的宣言和行动指南。2006年,廖女士入选“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本文摘自廖女士接受国外一家媒体的采访,经廖女士亲自审阅并添加部分内容后发表于本刊。  相似文献   

9.
王虹 《生物学教学》2004,29(11):48-49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奖,到2000年已整整一个世纪了。在这100年里,遗传学研究领域共有23次,47人获奖。其中有许多发现和发明不仅对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影响了整个生物学科。下面按获奖年代对获奖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宋春悦)11月27日,第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13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凭借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及其在各自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获奖。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云南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数大幅增长,共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项,无论是主持还是参与的项目获奖数量均为“十一五。期问获国家奖数量最多的一年。获奖项目涉及冶金材料、资源环境、建筑设计、农林作物、碳汇贸易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开展了一项全国近百万名小学生参加的争当环境小卫士系列活动,活动由“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大赛”、“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电视对抗赛”和“组织小学生开展具体环保活动”组成,影响深远,涌现出了一大批成绩突出的小学生和环境小卫士。去年7月,应日本地球未来基金的邀请,中国环境小卫士夏令营访日代表团一行36人赴日本,展开了11天的环境保护交流与参观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先锋淡水鲸类生态学家。1983年起开始从事白鱀豚和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在白鱀豚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的成果。他还为环境教育与科学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2年荣获“地球奖”。2004年荣获武汉市环保大使称号。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33岁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博士成为该年度仅有的2枚年会金质奖章的获得者之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学者。在此之前,卢柯因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成绩突出而连年获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原国家科委等部委颁发的“金牛奖”,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  相似文献   

15.
周又红,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环保科技教育近30年。辅导学生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创新奖,其中获国际奖4项、全国奖50余项。主编及撰写600万字的专著和教材。曾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地球奖”、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王君婧简介 学 校: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小学部五(5)班 最新称号:2005绿色中国“中国环境大使” 世界纪录:“收集废旧电池最多的人” “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年龄最小的人” 愿 望:“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都知道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不再随便 丢弃废旧电池,而是回收利用废电池里的可再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让世界上不再有乱扔的废电池,也就不会再有回收废电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5年9月1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锐捷网络与权威媒体《中国计算机报》报社及《中国计算机报》评测实验室联合举办的主题为“百年大计在我心中”—锐捷网络第三届“经典100工程”校园网方案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共设置了“最佳解决方案”奖(综合奖)12名、“最佳解决方案”奖(单项奖)12名和“优秀解决方案”奖20名;获奖人员将获得由锐捷网络公司和《中国计算机报》报社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以及包括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苹果硬盘播放器和MP3等奖品。参赛者在仔细阅读相关规则后,就可任选…  相似文献   

18.
王明明 《山东教育》2003,(25):53-54
我校自1992年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将环保活动和育人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环境教育展览、环保知识竞赛、环境宣传绘画活动等让学生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学校还开设了环境课,经常走出去,请进来,进行环境保护交流。学校获得过多次嘉奖,其中与野生动物交朋友活动获全国青少年优秀奖,2002年成为青岛市“绿色学校”。2003年获得第七届全国“地球奖”。一、举办环境教育展览会自1995年以来,学校已举办了7届环境教育展览会,并将所有的优秀作品长期保存。环境教育展览会的内容包括:废旧物品雕塑、环境画展示、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等内容。2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7,(2):33-33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月31日在北京颁奖:涵盖了中西医结合科学进步和技术发明两大领域的37项研究获奖,其中“,补肾益气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和促进胎儿生长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等5项研究获得了一等奖。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选的,该奖主要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2006年,全国共推荐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初选成果177项,经专家初审和终审,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4日下午5点,从贵州省委礼堂出来时,钟宏欣然接受了《中国科技奖励》的采访。钟宏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刚刚获得了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他是9位获奖者之一,他获奖的项目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层状岩体及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