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张报纸要办得生动活泼,不可不注意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目前,大家一方面在强调改进报纸工作,力求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另方面却又越来越忽视新闻摄影报道。这种情况需要加以改变。为此我发出呼吁,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翻阅近年来的各种报纸,不难发现在报纸版面上,新闻摄影有逐渐冷落的趋势。新闻照片的利用率在下降,真正具有新闻价值,质量较高,看后令人深受感染的新闻照片极少,报上刊登出来的照片,篇幅越来越小,有不少只给“豆腐干”大的地位;有的小得象是“纪念邮  相似文献   

2.
近来发现有些报刊头条新闻缺乏分量,新闻质量不高。 报纸的头条令人不“头”读,这不仅影响了报纸的宣传效果,还会使报纸脱离群众,成为一张不受欢迎的新闻纸。  相似文献   

3.
李海中 《新闻知识》2003,(10):28-29
环顾四野,报业大战烽烟四起,新闻竞争如火如荼。一份报纸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快餐式”的新闻消费习惯,就得文字与图片“比翼齐飞,图文并茂”,图片领着新闻走,为读者奉献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版面的新闻含量高,其“含金量”就高。缺乏新闻含量的报纸,常因“水分太多”而被读者视为缺乏阅读价值。所以,要办好报纸,就得千方百计提高版面稿件的新闻“含金量”。  相似文献   

5.
文采是支撑新闻作品高度与深度的灵魂 要使我们的报纸、电视、广播令人爱读、爱看、爱听,“像早晨的闹钟一样,立刻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加里宁)。新闻就得讲究些文采。  相似文献   

6.
一、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报纸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报纸的眉目,是新闻的灵魂。一张报纸的水平,不仅表现在它的评论的质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它的标题的质量上。一张报纸,如果它的标题质量低劣,是很难指望受到读者欢迎的,也很难发挥报纸应有的宣传作用。报纸每天刊载着几万字到几十万字的内容,把一份报纸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完的读者恐怕是很少有的。因此报纸必须借助于标题,把新闻提纲挈领,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他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和兴趣去选读。一段新闻的标题如果做得不当或者做得不好,就常常会把这段新闻埋没掉。  相似文献   

7.
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能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一张报纸办得水平如何.仅看图片也可略知一二。因为报纸是一个视觉媒体,而图片又是整个版面中最能吸引眼球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杨玲 《军事记者》2002,(11):49-49
选稿件,是新闻编辑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每天有不同类型的稿件大量地涌进编辑部。编辑要从众多的稿件中,选择出具有高质量的稿件。这对编辑人员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保证报纸质量编辑报纸需要稿件,就同打枪需要子弹一样,子弹上不了膛,枪就如同一根铁棍,发挥不了枪的作用。稿件选择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质量。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决定了要保证报纸质量就必须对稿件进行选择。一方面是新闻事实多,版面有限,不可能都刊登。每天世界上发生的事中不少是新闻事实。报社每天要收到各种新闻和情报,集中到编辑部。这些…  相似文献   

9.
彭石麟 《新闻窗》2006,(1):44-44
出于吸引读者的需要,我们的记者是很乐意采写社会新闻的。所以报纸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杂存,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0.
香港免费报纸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记者》2005,(8):78-78
7月14日,由星岛新闻集团推出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开始在香港市内的交通枢纽、住宅及商业区等数百个地点免费派发。它题为《开开心心看报纸》的创刊词写道:“《头条日报》虽然也会报道那些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但我们也希望多报道令人愉快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刘虹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5,(10):54-55
记的素质是指一个记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而记最重要的素质是新闻发现力,即发现新闻的能力。在新闻传播中常常有这样析情形,众多记一同采访,所得却不大一样,有的人捞到了“大活鱼”,有的人只得到“小虾米”,还有的人劳而无获,空手而归。究其原因,无不与记的新闻发现力有关,记新闻发现力的强弱,决定了记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报纸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5,(2):29-29
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它与行政的权威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可能是行政级别高的报纸,但你完全可能是读者并不认同和不愿意阅读的报纸。新闻的权威性强调一张报纸长期总体新闻质量的稳定,即新闻的权威性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靠一张报纸自身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Xi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报纸越来越多了。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出现了发行等各种大战,其中的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令人眼花缭乱。纵观这些大战,人们会发现在战略上多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扔了西瓜。一些报纸没有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给人一种办报人功夫在报外的感觉。人们常说,质量就是生命。这个命题,不仅适用于物质产品,也适用于精神产品。而作为新闻媒体的报纸,其质量的第一表现,则是独家新闻,第一时间新闻。比如说,外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中国粉碎“四人帮”,中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南丹事件”,这报纸立…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全美的报纸发行人们来说,2017年在数字领域淘金,绝不仅仅意味着把报纸的新闻网站打造得更悦目或是提升网页浏览量.如今的在线读者想要的是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内容.对发行人们来说,制定新的、高效的数字行动计划好像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我们为报纸汇总了6个可供参考的数字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报纸的质量,增加报纸的可读性,浙江日报从2009年底开始,增出了国际周刊、乡村周刊、经济周刊、政治周刊、文化周刊等周刊。经过两年的发展,这些周刊办得相当出色,其中“观天下”(国际周刊)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坚持新闻立刊原则,主题紧扣时政 1.角度新颖贴近读者现在很多报纸都在办国际周刊,但大部分的报纸办的周刊不是新闻类周刊。而是副刊类的周刊,这类周刊尽管可读性较好,但新闻性比较欠缺。浙江日报的“观天下”周刊每期四个版,每周一出版,采取的是新闻立刊的原则,稿件的主题都是由部门新闻例会议定,报分管领导审定,再由编辑整合。纵览“观天下”两年多来的版面,很多好的题材和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何谓新闻的散文味?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味的这类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时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人们之所以喜爱阅览报纸,就是因为从它那里天天可以获知新近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独处房中而闻晓身边事乃至天下事。它的简明、利落的风格着实惹人喜爱。 新闻到底有哪些属性?…  相似文献   

19.
黄辉 《声屏世界》2003,(6):28-29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报纸正逐步进入精耕细作的新时期。如今的报纸,相同或雷同的新闻越来越多,大同小异,独家新闻几乎成了教科书上一个单纯的概念。信息共享带来的结果是同题竞争,面对一个共同的客观事实,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否思考得更深,能否剥  相似文献   

20.
胡晓震 《记者摇篮》2001,(10):33-33
在由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唱主角的报纸中,卫生新闻在一些人眼里只是一个合唱队中的合唱演员,特别是在沈阳这样的工业城市中。卫生系统的新闻很难在报纸上占到重要位置,不用说头题、二题,就是在选稿中也常常被淘汰,一般上稿量,要比工业、农村、财贸等战线少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