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明新 《教育》2006,(9):31-32
“不幸”中的幸运,让我梦想成真 1955年,我出生在河南省浚县一个乡下小村里。“贫下中农”的身份让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被推荐到高中读书的学生。1973年元月,高中毕业后,村支书让我任村里新成立的“青年突击队”队长。我白天带领大家搞义务劳动,夜晚则主要是扫盲,为青年补习文化知识,兼搞一些宣传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罗翔 《教师博览》2007,(7):27-27
1979年.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那晚父亲乐颠颠地说,祖宗烧了好香,这回咱家里出了一个“先生”了。乐过之后,父亲郑重地告诫我:“翔儿,千万要把娃儿们教好,给咱家争口气。”我把父亲的话揣在心窝子里。  相似文献   

3.
“周记,已成为我的习惯,我会一直写下去……” 能从一个不爱写作的学生那里看到上面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件畅快的事情。又一个高中三年结束,我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周记,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初为人师     
说来可笑,我这个仅有九年学龄的中学生,却有半年的“教龄”。去年,因村里的联办小学缺少教师,在学校负责的父亲急得没法,只好让我这个病休在家的中学生去代一年级的数学课。乍听叫我去代课,我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这下可高升了。可是,没想到第一节课,学生们便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农业县的教委主任 ,我想我的目标有三个 :让更多的农民的孩子上大学 ,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让更多的农民学会致富的本领。”通许县教委主任朱恪喜在育英小学的花园里和我边走边谈 ,于是 ,我的采访也就这样开始了。我首先请他谈谈个人经历。朱主任笑笑说 ,太简单了 ,当过高中教师 ,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抓业务的副局长 ,文化局副局长 ,1998年5月 ,主持教委工作。“其实没那么简单。”陪同的同志“揭底”说 :朱主任当高中教师时 ,就创造出一班学生2/3考上大学的奇迹。主持教委工作后 ,短短两年时间 ,就使全县教育面貌为…  相似文献   

6.
蒋怡 《南昌教育》2007,(12):7-7
“学生之快乐就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这是我开展班级活动最深的感受。 为让同学参与更多的活动,我在高中三年班级工作中,开展了连续性的班级活动。高中的压力是不言而喻,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组织活动似乎不太现实,但每周一次的班会却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1996年8月25日,地处南充市蓬安县一个偏僻山乡的农家小院夜色似乎降得早了些。“高中——高中——”听到院子里突然一片沸腾,正在河里洗噪的陈斌,顾不得穿鞋,拔腿就往家里跑,原来是村里的唐铁匠送来了陈斌的录取通知书(西南片区云、贵、川、藏96年四川音乐学院笛子专业唯一一份)。  相似文献   

8.
悠悠茶蛋香     
每年开学的那天,我们村里都有这么一个习俗,那就是让上学的孩子吃两个茶叶蛋,意味着来年孩子们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算起来,我也已经有了12个春秋的读书生涯,从上小班的我到现在读高中的我,也已吃过24个开学茶叶蛋,但说来也惭愧,我从未领悟过这茶叶蛋的真正味道。在我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9.
我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1990年成为村里的“金凤凰”考入了师范学校。三年师范学校生活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蚌埠市第三实验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0.
我叫颜妍。妈妈说,“妍”是美丽的意思,“颜妍”这个名字又顺口,又好听。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在高中开学第一天里头,遭遇了一次“撞车”事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新班主任在讲台上点名:“Yanyan!”我应声答“到”,同时起立的还有一个高个子男生。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教书生涯,是坎坷曲折的。1965年,我参加过所谓“十七年”的最后一场高考,但在那阶级斗争比什么都重要的年代,我落榜了,因为生身父母那时叫 “地主”!原本我决意在那“广阔的天地”里驯驯服服地接受“再教育”,但村里偏偏让我当上了民办教师。领导对我说:“村里的孩子多么渴望知识呵。”这话说得多实在,多真切,我终于登上了讲台.没想到,刚刚过了一年,一顶可怕的帽子就戴到我的头上,我只能回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被推进牛棚。随后.一场场拳打脚踢的批斗伴随着我,低着头,滴着泪,双手紧抱着小腹,我谨防着那…  相似文献   

12.
我忘不了第一次搭乘自行车,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更因为它让我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记得那是1974年的春节,在外面做生意的堂叔骑回了村里的第一辆旧自行车。堂叔的车铃声一响,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跑  相似文献   

13.
我叫颜妍。妈妈说,“妍”是美丽的意思,“颜妍”这个名字又顺口,又好听。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在高中开学第一天里头,遭遇了一次“撞车”事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新班主任在讲台上点名:“Yanyan!”我应声答“到”,同时起立的还有一个高个子男生。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三年,我从双沟农中毕业。第二年冬天,村里要办耕读小学,领导上和群众叫我担任教师。当时我想:帮助贫下中农子女掌握文化,这是一件重要的革命工作,于是就愉快地接受了。一听说要办耕读小学,村里的贫下中农都很高兴。都说:“毛主席真好,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来了!”可是也有人不肯让孩子上学。贫农社员张万龙,说他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上了高中,我仍是一个张扬的女孩,我常常读痞子蔡的文章,上网冲浪,肩背“阿迪达斯”去逛“漂亮宝贝”,去Once again喝咖啡——可我的学习成绩却很好。除了学习,我的一切都很平淡,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雨季泛起任何波浪,我对所有男生都熟视无睹,包括我的同桌“木头人”。  相似文献   

16.
那年大雪     
我靠近小绵羊,小绵羊“咩咩”地叫了两声。它是认识我的,同在一个村里生活,它吃草我吃饭,抬头不见低头见。  相似文献   

17.
龚晓丹 《教育文汇》2009,(12):52-53
1986年,我4岁。那年秋季,村里唯一的教师调走了,急需一名代课教师。父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这任务自然也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他的肩上。母亲抱怨一个人忙农活没时间照顾我,让父亲每天去学校时把我也捎带去。就这样,我便伴随村里一帮比我大两三岁的孩子一起成了父亲班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就这么一个人,同学叫我帅哥——是97帅哥,我叫他们兄弟。这个“绰号”一直伴着“兄弟”度过了那一段天真的高中时期。其实,我,不帅,“帅哥”让我深感惭愧,一个“帅”字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为,我只是有着一双尼古拉斯·凯奇的眸子,还算是鹰勾的鼻子,夸张得快接近丑陋的大嘴,凌乱泛黄的头发而已。沧桑,落魄。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我的身高与体重就是一个极大错误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记着她,而且,怀着某种感谢。1991年,我师范毕业,在村里任初二语文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幼稚得和孩子们几乎同龄。我处在一个相信“暴力教育”的纯朴农村,一个可以自由使用“暴力教育”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我说:“我的儿子不听话,你就尽管打。”而我正处于崇尚暴力年龄,18岁。  相似文献   

20.
1998年5月16日,塞外山城承德。由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召开的早期儿童发展项目经验交流会议上,一位青年幼儿教师的题为《让更多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是我最大的心愿》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中外专家学者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她就是河北省滦平县西地乡幼儿教师、中央教科所“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实验项目承担人──杜玉瑞。1989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中毕业的杜玉瑞被乡里招聘为幼儿教师并被分配到黄店村。那时的黄店村,偏僻、贫困且不说,村民们根本就弄不懂孩子上小学前为什么还要进幼儿班。杜玉瑞来到村里,一面找村干部安排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