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把握适时宽松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创设气氛宽松的学习"质疑场",努力做到"三要":一要允许学生课堂内外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交流关系;二要避免简单的指责和批评,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疑可问的环境;三要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问或质疑,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并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课堂研讨气氛浓郁。做到了上述三点,学生才敢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畅所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课堂应该有学生乐意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师生(生生)互动和当堂检测等教学环节,是鲜活、灵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引导学生有趣质疑或以有趣小故事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合作过程中师生(生生)相互倾听,实现"心心相印",教学相长,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培养探究欲望,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从单纯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语言形式,学生在课堂上逐步认清了"学什么"的问题,那"如何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质疑能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关键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质疑内容与方式,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质疑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质疑—共解"是一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采用"质疑—共解"的方式,教师必须备疑,才能在"生问生答"时,承担起"一根线"的作用,保证质疑的品质与共解的水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并通过追问指导学生的回答,在生本、生生和师生的多重对话中达成共解。  相似文献   

5.
师生两大群体在合作与对话中实现了生活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能动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在课堂上,师生会就一道题目展开激烈的争论;在课余、午间,班主任、学科教师与特殊学生之间"手拉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学校里,每个"学科学习研究小组"成为了学生发表创新观点的平台,每个学生社团创设了学生自育创新素养的空间……近年来,上海市市北中学在学校内部实验探索"学友文化"的培育和营造,重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师生两大群体在合作与对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的"讲"应该着重体现一个"导"字,要起到引导作用,应该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而讲。其中,学生的"质疑"是引发思考的前提;教师的"引导"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师生"研讨"是知识生成的途径;师生"交流"是创新思维的碰撞。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为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必须切实在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移情别恋”。“移”者 ,“疑”之谐音也。疑者 ,设疑、质疑之谓也。眼下以倡导学生质疑问难为时髦 ,其实让学生质疑固然好 ,但教师在适当时机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设疑质疑也无不可。这种师生互动 ,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也反映了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符合并反映了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交流和对话过程的本质。阅读教学的实践也证明 ,设疑质疑 ,不仅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激发…  相似文献   

8.
"熟能生巧"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达到灵活运用,但有时对所学知识的熟悉了解却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障碍,以致"熟难生巧"。教学相长,所以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去熟悉化":教师要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历史知识和教学技巧要敢于"去熟悉化";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要勇于"去熟悉化",不望文生义,要大胆联想,不迷信教材,要大胆质疑。只有师生共同尝试"去熟悉化",才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要求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自然是主动方,学生属于从属方。由于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使得这师生互动显得过于机械,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师生互动演变成教师"问询",学生回答,就像那"压力壶",压一下出一点水,"互动"变成"被动"。教师都希望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够像"自来水"那样,源源不断地生发思维。一、改变问话方式,营造和谐气氛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合作法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叫“教学相长”。实际这里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兴趣小组练习素描的时候,有些学生对物体的结构把握不准,这时教师对学生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在学生掌握对物体结构表现技巧的同时,教师的绘画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师生合作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的就是关注课标与教材落实之需:让学生学"标"所需,学我所需,学中有乐;让教师教"标"所需,教生所需,教中有乐。师生一起走进文本、共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和老师对话。这样的主题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让师生都在阅读中寻找到所需,在质疑中有获,在交流中学法,在拓展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2.
朱建忠 《地理教育》2013,(Z1):66-67
<正>一、"自学探究·合作享受"教学模式含义"自学探究·合作享受"教学模式,是运用"设疑置问、自学探究、质疑合作、共享快乐"等实践环节,老师预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学探究,课前初步了解和探究课堂应掌握的内容,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质疑、总结、提升等学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锤炼积极进取的品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感悟"合作才能双赢"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正质疑问学是"学讲方式"的必要环节,要鼓励学生的自主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质疑空间,让学生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多思考、多探究,能提出质疑。学讲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多了发言、质疑的权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贵有疑,带着疑问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专注,更加有效的深度挖掘文本;学生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可以活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所说自主探究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弘扬其实就是师生和谐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改革的任务,要师生转变角色,距离拉近,合作探究。在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注意力保持规律、学生的质疑心态、自然与生活关系等来打造的师生互动平台,来吸引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生来实施新型的教学活动,全面开创创新教育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课堂上,教学内容恰如等待师生"砍伐"的木柴,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自主磨刀"的空间,引导他们依托教材、参考资料,结合自身认知水平,自主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激励他们运用阅读、感知、理解、分析、质疑等方法做好预习,提升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那么,课前预习这把"刀"应该怎么"磨"呢?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争议处""自相矛盾处""课文题目处"等方面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与学方式要有重大转变,要求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的合作互动。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瑞吉欧·艾米利亚,在谈到课堂上师生角色时用了一个隐喻: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往就像  相似文献   

18.
<正>2011版数学课标中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如何落实"四能",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即是实现"四能"的最佳途径。一、教师钻研教材为学生营造质疑的环境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现象成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师生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善于合作,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为其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与此同时,也让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更新教学观念,增加师生情感,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限时讲授"指的是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多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小学英语的限时教授就是教师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设计多样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语言、运用语言。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课堂和引导学生反思,学会质疑、合作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