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石家麟近年来,一股“劳伦斯热”在我国悄然兴起,D·H·劳伦斯的作品相继出版,就连在西方曾引起激烈争议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也堂而皇之地摆在各类书店的书架上,十分醒目。这说明:时代前进了。同时也说明,世界文...  相似文献   

2.
传统·劳伦斯·现代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D·H·劳伦斯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侯维瑞先生称劳伦斯为英国现代主义高峰时期的作家之一;汤永宽先生认为“劳伦斯不是现代派,是个非常传统的作家”;袁可嘉先生等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将劳伦斯归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有现代派倾向、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家行列。①出现如此迥异的结论,原因在于劳伦斯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走入现代又保持鲜明个性的创作风格。在长期阅读、思考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劳伦斯作品女性人物 ,《儿子与情人》中的莫瑞尔夫人、米丽安·利弗斯、克拉拉·道斯 ,以及《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厄秀拉·布莱温的分析 ,可发现劳伦斯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试图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违反自然与自然本性 ,人们受到假象的蒙蔽 ,生命力遭到削弱。人类要复兴 ,就应正视自身真正的本性 ,在人、自然及社会中建立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们运用卡洛尔·吉勒根关于以公正为核心的伦理推论的“男性”方式和以关怀为主的“女性”方式的理论 ,读解文学。玛莎·纳斯鲍姆认为一些小说本身便是伦理学著作。她在这类小说中所发现的特别的伦理意义 ,事实上涵盖了颇有特色的伦理关怀的女性模式。我们将表明这种关注不仅适合所有这类小说的读者 ,也适合于妇女。最后 ,我们还要探究对传统小说的独特的女权主义读解所涉及的其他问题。近年来 ,来自三方面的有独创性的论著 ,指出了男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多罗西·狄勒斯坦 (《美人鱼与人牛怪》 ,1976 )、南茜·乔道罗 (《母性的再产生…  相似文献   

5.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6.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了大量的富有争议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凸现出的创作观念也同样引人注目。从整体上讲,其文学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灵肉统一"的生命观,如《儿子和情人》等;二是"身体信仰"的本能观,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如《羽蛇》等。这些文学观既成就了劳伦斯文学创造的独特性,又冲击了英国文坛固有的传统文艺观与道德观,从而繁荣了英国文学园地,使之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正> 在现代欧美文坛上,英国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不仅堪称多产,而且“最具有独创性”①。在劳伦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小说构成了他成就的核心,也最充分地体现出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1913)是迄今公认的劳伦斯的四部杰作或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里,劳伦斯对他故乡的矿区生活,他的矿工家庭,他的父母的龃龆和冲突,特别是他的母亲对他(即小说中的保罗(Paul))的那种强烈的爱,  相似文献   

8.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从双性同体的新角度分析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中的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指出男性人格支配下的纽兰同时也具备女性意识的思维。正是这样一个男性人格与女性意识冲突下艰难生存的角色,建构了华顿自身的"双性同体"文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 《诗经·国风》160篇,多为男女之恋歌。这些恋歌,从不同侧面反映青年女子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她们或大胆地说出青春易逝,希望早日同意中人结合。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三章之中,由“吉兮”、“今兮”到“谓之”表现女子求偶的急切心情。有的因等情人来会,小伙子暂时未到,于是姑娘产生各种遐想。如《邶风·匏有若叶》“人涉印否,印须我友”。如《王风·丘中有麻》:“彼子嗟,将其来施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情人不  相似文献   

11.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现代派作家之一。他的思想虽受过佛洛伊德的影响,但对于性爱的本质和功能,他与佛洛伊德的意见相异。劳伦斯认为,性之真正意义,是美感。性和美是一回事,尤如火和火焰是同一回事。憎恨性,就是憎恨美。想让爱具有生命之美,就必须尊重爱。劳伦斯认为,性爱的功能是快乐,而不是生育。人类的本能是积极的创造。劳伦斯的大部分性爱观点在其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生态女权主义具有反传统性,即解构主义的倾向。本文以《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范本,试图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D&#183;H&#183;劳伦斯对西方社会父权制观念中二元论的批判与解构,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倡导人们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同时提出两性和谐理念和重申“双性同体”观念,从而真正实现男女两性“两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正> 英国文学评论家F.R·利维斯称D.H·劳伦断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创作天才,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种评价对劳伦斯是当之无愧的,在他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他在创作上公认的最高成就表现在《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和情人》等几部长篇小说中。而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不乏艺术上足以代表他的风格、技巧、特色的佳作,如《菊馨》、《马贩子的女儿》、《普鲁士军官》等。  相似文献   

14.
《四库提要·(李贺 )昌谷集》 ,余嘉锡先生已有辩证 ,今补四则。一、《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文学传》”当为“《文艺传》”。贺事具《旧唐书·李贺传》、《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传》、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新、旧、《唐书》皆谓李贺曾作“协律郎” ,然实为“奉礼郎”之误。贺有《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 ,又《听颖师弹琴歌》有“奉礼官卑复何益”之句可证。二、《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系出郑王 ,故自以郡望称陇西。”考新、旧《唐书》 ,唐代有两个郑王。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李亮 ,武…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的作品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批评界热议的话题.在理解劳伦斯和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以《儿子与情人》为例指出了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并对此进行探因,得出结论,认为《儿子与情人》等劳伦斯的作品并非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直接借鉴,而是由生长环境和间接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邱琴  黄岚 《海外英语》2012,(20):201-203
D.H.劳伦斯的作品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批评界热议的话题。在理解劳伦斯和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以《儿子与情人》为例指出了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并对此进行探因,得出结论,认为《儿子与情人》等劳伦斯的作品并非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直接借鉴,而是由生长环境和间接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10):102-102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予以高度关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述而·雍也·为政·宪问》)荀子则强调“善美相乐”,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乐论·儒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章针对把《庄子·养生主》一“刀刃若新发于硎”的“硎”解释为模子的说法,指出此说于理解章捍格难通。并从《汉书·玉褒传》、《淮南子·修务训》所述铸剑工序“剥脱”和“砥砺”,考证了“发”为训释为“启”,俗称“启刀”,“硎”非“型”的借字,仍应作“磨刀石”解。章补充肯定了王力《古代汉语》对“新发于硎”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1888~ 1935 ) ,英国战士、考古学家、冒险家 ,素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劳伦斯率领一支阿拉伯非正规军反抗土耳其统治者 ,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了今天的阿拉伯国家。劳伦斯在《SevenPillarsofWisdom》中描述了他这一时期的经历。《TheEvilofMyTale》便是节自其中的开头几段。这篇文章语言简洁生动 ,风格深沉凝重。字字铿锵有力 ,读起来韵律十足 ,有很强的节奏感。文章篇幅不长 ,却寓意深刻 ,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在翻译这篇文章时 ,把握原作的思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何才能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批判“两个估计”,加快发展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高潮声中,我们满怀战斗豪情,迎来了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十二周年。十二年前,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七指示》。在《五·七指示》中,毛主席指出:“学生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