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于读者来说,迟子建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会让你失望。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她的中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散文。我至今仍可历数她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篇名,比  相似文献   

2.
迟子建小说近年来在众多创作流派和创作风格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有鲜明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是迟子建体验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她所写的死是死生契阔的人间感情,也是大自然的轮回替换,传达出作家对于生命的关照,并且以死亡的方式表达对于不尊重生命的强势社会力量的失望与抗拒,构成迟子建小说的深层话语。  相似文献   

3.
作家声音     
●迟子建说自己是小人物在中短篇小说不受市场青睐的当下,迟子建却一直坚持着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很赞同作家苏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现在大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和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尤其是她的中篇小说,集中了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精华。《福翩翩》不同于其他的中篇小说,是迟子建经历人生的积蓄、磨砺后的厚积薄发,显示了作家娴熟的驾驭能力和深刻的思想力,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一个现实回归和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迟子建和她的创作的一次光荣绽放。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有独特价值和魅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评论者的研究。从小说研究、散文研究、与其它作家的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等方面,对迟子建的创作研究情况、特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刘松 《文教资料》2008,(15):18-20
儿童叙事视角和童年叙事话语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的一大特点,它赋予了小说自然的灵性,以及纯朴而简单的风格.学界对于迟子建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也多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作为切入点.作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特征,任何对于迟子建作品的分析都必然离不开这一点.但是当我们以一个理性的阅读者的身份走入迟子建的童话世界,似乎又可以挖掘到这个审美视界中所蕴藉的某些深刻内涵,透视出童年视角下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或许这也能够作为我们理解迟子建的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的创作在当代作家中是卓尔不群的。她的那些富有地域色彩的小说充满自然与人性的美。给人以清新温情的阅读感受。和谐美是迟子建作品里主要的美学特征,她执着于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世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人性恶的怜悯是作家营造和谐的途径。迟子建的这种创作并没有脱离当今社会。她对当代社会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之后在作品中对真善美进行了挽留,为现代人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地”.而充满地域风情的自然化育了作家超然宁静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8.
作品信息     
迟子建推出新作《福翩翩》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作家苏童曾如此描述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春,迟子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福翩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悉,该书由迟子建2006年、2007年间创作发表的七部中短篇小说结集而成。收录的第一篇作品《福翩翩》,讲述了乌吉河畔百姓的琐碎生活,两对夫妻怀揣希望经营着曾经遭  相似文献   

9.
<正>妙人迟子建:悲苦是蜜,身心笔共同酿造迟子建被称为当代文坛“全能选手”,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迟子建不信凭空而来的灵感,每部小说写作前她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写《伪满洲国》光是准备资料她就花了十年,写作又用了两年;写《额尔古纳河右岸》时,迟子建去了解关于鄂温克族百年的历史,还去采访和实地考察。在迟子建看来,每个作家的知识边界都是有限的,“你只有无限地吃透历史,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时代的人,要多吃素材,就像演员揣摩角色。”《白雪乌鸦》涉及到百年前哈尔滨的鼠疫,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读者来说,迟子建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会让你失望。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她的中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散文。我至今仍可历数她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篇名.比如《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但是我一直觉得.以她的语言方式和结构方式.写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而能保持中短篇小说建立起的文学标高,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11.
“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作家苏童曾如此描述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春,迟子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福翩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悉,该书由迟子建2006年、2007年间创作发表的七部中短篇小说结集而成。收录的第一篇作品《福翩翩》,讲述了乌吉河畔百姓的琐碎生活,  相似文献   

12.
对于读者来说,迟子建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会让你失望.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她的中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散文.我至今仍可历数她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篇名,比如<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但是我一直觉得.以她的语言方式和结构方式,写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而能保持中短篇小说建立起的文学标高,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在她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出版后,我即从各种消息中证实了自己的这种担心.  相似文献   

13.
<解冻>是迟子建2009年发表在<作家>上的又一部优秀短篇小说.迟子建的佳作源源不断,被称为"东北才女"是名至实归的.因作品风格、描述的地域风情的相似,批评家有时会将她与萧红联系在一起,可见她在当代文坛上已经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在当代文坛是独具特色的,她曾获茅盾文学奖、三获鲁迅文学奖,两获冰心散文奖。她的许多小说饱含温情,并且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她的作品并不能归为哪一派,只属于她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部分作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但是迟子建依然坚守,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文学世界。本文以迟子建的小说为例,谈谈其魅力所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出生于北极村的女作家,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迟子建作品多以家乡生活为题材,文风纯良朴实,使读者虽然读到的是寒冷的北国,却能感受到阵阵温暖。语言生动有趣又富有诗意,常常在不经意间就抛出令人深思的哲理。多年来,她的很多文章被选人中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16.
《北极村童话》奠定了迟子建悲悯中寻找温情的文学风格.通过童年经验和童话故事的支撑,以儿童视角展现了苦难中的温情这一主旨.迟子建在平淡的叙事与言语中,向我们表达她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善良与温暖.而对于人性之恶,迟子建既展示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又以不屈的信念为不幸的人们寻找出路.在叙事和构建过程中,迟子建执着地保持着难得的沉静和安详,穿透人心灵的温情与厚道,继而继续感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作为中国实力派作家,用她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民生疾苦。她的作品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气息,她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用作家温厚的情怀关注底层弱势群体,人性本善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她的小说中。她通过营建一个又一个温情世界,来礼赞底层弱势群体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使现代人重新体会到生命的温暖与爱意。  相似文献   

18.
昨晚,我们母女在鉴桌上谈了很久,你从哥哥的成功中吸取经验。我们一起者东北著名作家迟子建的经历和创作,一起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看到迟子建辛酸奋进的经历,你说"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乙顺的。"我打开你厚犀的读书笔记,精彩的语文批注,细心的政治笔记,系统的历史整理……妈妈看着看着哭了…孩子,你辛告了!我想把你的读书笔记珍裁起来,一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作家声音     
正迟子建称故乡的分量之于我就如血液一样"你躺下来看看天空,看看我们兴安岭的天空,这么的蓝,这么的透明。然后白桦树的树冠在顶端,这是雪浴啊,真是一种清凉的感觉,无限美好。"这是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作家迟子建的独白。迟子建一开始对拍这部纪录片是抵触的。"因为作家的生活,其实还是心灵生活。心灵生活怎么拍?张同道导演很  相似文献   

20.
知道一个叫做落落的作家纯属偶然,对于这个笔名很可爱的80后作家,我开始便将她归为“能使文字跳舞”的一类人,甚为细腻的文字,描述着各种各样我们所不了解的情感和故事。看了几篇她新近的短篇,我便打定主意要去寻找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我很想见识一下这样一个文笔成熟华丽的作家最初的作品又会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