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能发现别人没看到的漏洞,这大概就是什么“洞察力”吧!这不,今天她在阅读哥伦布的故事时,居然也觉察到了一处破绽。她读着读着就嚷起来:“岂有此理,这是偷换概念!”这引起了甄里的好奇,自然也想知道一个究竟。原来书中讲了一个竖鸡蛋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7,(3):25-26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百乐门,还是这个世纪正在兴起的上海新媒体航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都不过是这个城市在某一个时期的缩影而已威海人说要作居住城市,成都人笑了——谁不知道住在成都?重庆人说要作美食之都,广州人笑了——谁不知道食在广州?长沙人说要做娱乐城市,上海人笑了——阿拉是在大都会、百乐门边上长起来的,谁还能比上海人娱乐?  相似文献   

3.
动物穿花衣     
正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的动物都是白色的。一天,孔雀把猴子、老虎、小白兔等动物召集到一起,说:"我们穿的白色衣服太单调了,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白色衣服变成彩色的。""我有一个办法。"猴子说,"有一个七彩洞,里面有一位穿着七种颜色衣服的姑娘,人们都叫她七彩姑娘。只要能找到她,我们就可以穿到五彩缤纷的衣服了。"  相似文献   

4.
曾在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说的是两个打工仔一个准备去上海打工,一个准备去北京打工.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听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常资助吃不上饭的人.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于是二人互改了要去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王磊 《大众科技》2010,(1):61-62
现代的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道路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那么,一套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城市导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内,城市导视系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少数发达城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导视系统,比如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又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这个行列,广州作为2010亚运会的主办城市又是一个旅游城市,就更应该重视城市导视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果果姐:我在读《科学大众》的时候,看到"青葱校园"这个栏目,正好自己最近也有些烦恼,其实这个烦恼也有一段时问了,正好想倾诉一下,希望能得到帮助。我是一名读高二的女生。我有一个好朋友,就叫她A吧。她是那种人特别好、人缘也好的人。我和她是初二认识的,那个时候裁也有点私心,觉得她好处朋友,就像我理想型闺蜜一样,我就对她特别好,就请她吃饭、送她东西,当然,不是花很多钱的那种,就是好朋友之间的往来,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许多农民工离乡背井到北京、上海、广州或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他们中许多人在城市里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回乡创业。位于武汉市繁华地段,寸土寸金的高级写字楼世贸广场,有家开业不久的新公司北京宜美家园装饰公司武汉分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姚建明,就是一个农民工回乡创业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从旅行推销员问题谈起假如你是一位软件推销员,要从北京出发去大连、上海、广州、昆明、重庆和西安推销公司新开发的一种软件。当然,你去这些城市的顺序无关紧要,只要你能走遍这几个城市就可以。这时,你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如何旅行才能使你的旅行路程最短。也许,你会说,这很简单!只要找一张全国航线图,一一量起找出每条路线的总里程,再从中挑选出最短的那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却没有感受到不同,反而,这个城市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就像提醒他,他似乎在什么时候来过……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只要看到其中一个再进入另一个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对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更成为挖掘发展潜力、激发经济活力的一个重大课题。什么是创新?有人说,创新就是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再想到没有人能想到的。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每当球投进的时候,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为了让比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居住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在今天.也许很多人无法给出答案.因为城市的发展变化太快了.我们总也看不清楚它的模样。你可以说北京是具有帝王风范的古都.可以说绿瓦红墙是它的色调.但是看到二环之外的建筑后.却总也无法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北京:你也可以说上海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摩天大楼映射出它峻拔的身影.可是沿着苏州河走一圈.你总可以看到破败的街道……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近视就像一场"瘟疫",越来越多的人不幸被"传染"。尤其是走在校园里,你甚至难得看到一个不戴眼镜的人。在眼专科医院,近视门诊人满为患,而眼镜行业也在这几十年赚得盆满钵满。关于近视"元凶"的传统观点其实,在半个世纪前,中国大概只有一到两成的人有近视困扰。但今天,在青少年中,即使是保守估计,也有大概90%的人有近视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给予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透过其外表,也就是建筑来表达的。京城的古典庄重,上海的浮华盛世,广州的朴实生动,都通过一栋栋建筑呈现出来。城市建筑就是城市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14.
正谋杀之都说起全球最危险的地方,你会想到哪里?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基本上,你会想起的地名大概都跟战争有关。但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它虽然处于非战争区,每天却依然有诸多无辜的生命死去。它就是洪都拉斯的第二大人口城市圣佩德罗苏拉。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全球最危险的城市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圣佩德罗苏拉的人口大约有100万,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有169个杀人  相似文献   

15.
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 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 有人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  相似文献   

16.
人生在世都要吃穿住行,否则的话就不能生存。因此,物质资料对人来说特别重要。物质欲望人人都有,没有七情六欲就是怪人。 对人来说,满足欲望,益于生存,就是利。人的欲望在不断变化,胃口可能越来越大。饥肠辘辘,只求一个“饱”;已经饱了,就要追求“好”;有了好还不行,还要追求“高级”。人大概就是这样,不能笼统说这是好还是不好,还须看这种追求是否适宜,求取的手段是否正当。适宜就是  相似文献   

17.
林长华 《知识窗》2011,(5):29-29
大概在去年吧,爸爸对蒋方舟说:“孩子.你在北京买个房子吧.这样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蒋方舟当时听了感到特别不可恩议。她想:这样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众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这个东西剥夺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对她说:“孩子.等房价一降下来,你就买个房子。”在父亲催促下.她就真的在关注周边的房价了。那一刻.她感到那种特别特别明显的无力感.  相似文献   

18.
管晶晶 《今日科苑》2007,(21):32-33
还记得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时的那场网络生存比赛吗?1999年9月3日,国内第一场网络生存测试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同时进行。12名志愿者分赴异地开始为期72小时的"网络生存"大测试。测试者们一开始都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可是后来却因为订不到食物之类的问题一个个退出了比赛。上海"永和大王"在主页上专门挂上了"72小时网络救援行动",测试者只要点中图标,食物就会及时送到。当广州的测试者"雨声"20多个小时没有订到食物时,"永和大王"深圳分部送餐者风尘仆仆赶到广州测试现场,可惜迟来一个小时,"雨声"已退出。时隔数年,互联网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网络购物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9.
正又到了阳光稀少的冬日,又到了一个容易思念家乡的季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至少有10亿人在国际或国内迁徙,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迁徙时代。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你会看到大量难民背井离乡涌入欧洲的消息;如果你关心周围的人,你也许能发现家里有某个新入学的大学生正在"朋友圈"诉说想家的烦恼;如果你是一个士兵,你就会知道战友们为何每天唱着歌慰藉心里对家乡的想念;也许在春节到来时,你也将踏上归家的路途。几乎所有的异乡人都感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9月,当新一届学生跨入南开大学,不管他身处位于南开区卫津路的本部校区还是迎水道校区,总能看到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在南开大学九十余年的历史上,有多少学子艰苦求学、奋发向上。他们为母校赢得荣誉,为南开人增光。而在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就有一位南开人自己培养的土生土长的教师,她教书育人、勤奋科研,为我国半导体生化传感器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自己的业绩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了最好的诠释。她,就是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贾芸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