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海今年16岁,他原本有个温暖的家庭,父母的呵护、奶奶的疼爱,使小海从小就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但小海9岁那年,他的父亲突遇车祸,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后来,小海的母亲因为不堪生活重负抛弃了他。这个9岁男孩自此从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下子沦落成没人疼爱的孩子,遭到如此重大打击的他悄悄地离开了学校。  相似文献   

2.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原本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虽不富裕但是却很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刚刚5岁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世,而母亲在不久之后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也改嫁他人。小小年纪的哈伦德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十三岁时他就辍学开始到处流浪。  相似文献   

3.
从两岁起,我就把儿子鹤轩送进了幼儿班,期望着他能早日多些知识,知晓人伦,疼爱父母。哪知如今已有四年学龄的他,却越来越不像样。  相似文献   

4.
小岸     
小海爸是个赌徒,还是个酒鬼。赌输了钱或者喝了酒后,常常打小海妈,拿着什么就用什么打。在小海七岁那年,小海妈带着两岁多的小海妹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赌输了钱或者喝了酒后,小海爸就打小海,小海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小海十三岁了,又挨了爸爸一顿打后,趁爸爸睡着了,偷了二百元钱来到镇子里的车站,买了一张车票,孤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田淑琴 《陕西教育》2005,(11):47-48
女儿洋洋8岁那年.我和丈夫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他内疚却又坚决地告诉我,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在经历过几番痛苦的折磨之后。我最终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提出暂时不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他毕竟也很疼爱女儿.另外可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悄悄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告诉女儿爸爸要出差.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曾经共有的家.  相似文献   

6.
是谁害了他     
他叫赵宁,出生在某市郊区的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离开了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城市里。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子,赵宁吃穿花用应有尽有。为了把孙子培养成才,爷爷还千方百计地用钱作动力来刺激赵宁学习,他说:“只要孙子学习好,花钱也值得。”赵宁  相似文献   

7.
汉末晋初人皇甫谧,少年时因父母早逝,便寄养在叔父母家。由于叔父母的疼爱,皇甫谧20岁了,仍旧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决定好好教育他,让他改过自新。一天,皇甫谧从外面回到家,婶母严肃地对他说:“你已经20岁了,还不知道走正路、讲德行,这怎么能行呢?从前,孟母三迁,曾子杀猪,都是为了孩子好,你现在这个德行,看来是我没有教育好你呀!”婶母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皇甫谧怕婶母太伤心,就表示要改过自新,婶母摇摇头走开了。想到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皇甫谧深感自己辜负了婶母的一片苦心,从此,…  相似文献   

8.
汪继峰 《中华家教》2014,(Z1):96-97
丹尼尔·雷德克利夫是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他的父母都从事文艺工作,父亲阿兰是出版经纪人,母亲玛西娅是演员指导。丹尼尔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疼爱有加。但疼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对丹尼尔的言传身教,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23,(13):41-42
<正>13岁的小海身材清瘦,皮肤微黑,虽然他尽量慢地说着普通话,但还是掩不住乡音——他上中学时才来到这座城市,哪可能那么快就抹掉乡音的痕迹呢?其实,小海的乡音挺好听的,只是班里有几个淘气包,总爱拿小海的发音开玩笑,常常在他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故意学他的话音,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让小海窘迫得脸通红。这还不算什么,淘气包里有个最爱出风头的,  相似文献   

10.
葛闪 《学习之友》2012,(2):27-28
涂涂命苦,去了福利院还没到一个月,就离开了人世。 死时,才9岁。涂涂是村里的孩子,一个憨厚可爱也可怜的患有父母遗传艾滋病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1.
琴梦难圆     
晓唐 《家教指南》2004,(12):15-17
我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小时候父母都疼爱我。可从4岁开始,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父亲规定:我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练小提琴,他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突变:对我少言寡语,除了一张阴沉脸,再没有别的表情。  相似文献   

12.
<正>一、咬手指男孩的烦恼小海(化名),八年级男生,独生子。小海的父母学历高,都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工作忙碌。二年级时,他经常咬手指直到流血,但是被父母强行制止。八年级第一学期初,他从摸手指、抠指甲、撕手皮变为咬手指。父母明令禁止这些行为,约定如果看到他手上有新伤,就会训斥和惩罚。  相似文献   

13.
郑萍 《陕西教育》2009,(1):28-28
随着撤点并校的教育东风劲吹之际,越来越多伴随家长左右、父母羽翼的避护、百般疼爱的小学生离开了温暖的巢穴。要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则是寄宿生首先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温暖和欢乐,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研究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葛闪 《课外阅读》2012,(19):4-5
涂涂命苦,去了福利院还没到一个月,就离开了人世。死时,才9岁。涂涂是村里的孩子,一个憨厚可爱也可怜的患有父母遗传艾滋病的小男孩。很难想象,涂涂到底是怎样历经他死前的那段岁月的。父母接连去世后,涂涂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幼小的他很坚强勇敢,一个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 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  相似文献   

16.
1.学生情况。王某,独生子,16岁。个头高,身体壮。头脑聪明,性格直爽。容易冲动,很讲义气。父母对王某很疼爱,虽然家庭并不宽裕,但一直努力满足儿子的各种生活要求:穿要名牌,吃要美味,玩要新潮。  相似文献   

17.
我与外婆     
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 ,从我懂事起 ,我就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外公、外婆对我疼爱有加 ,我们祖孙快乐地生活着。也许是命运捉弄人 ,在我 6岁时 ,外公就离开了我们 ,沉睡在地底下永不起来了。从此 ,抚养我的重担 ,落到了外婆一个人身上。外婆对我更加关心了 ,晚上讲故事哄我  相似文献   

18.
俞群 《家庭教育》2008,(7):54-55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相似文献   

19.
刘剑今年11岁。他最怕的是爸爸。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虐待他,毒打简直成了家常便饭。还是在婴儿时期,只要他一哭,爸爸就会冲上来“啪啪”打他两个耳光。刚刚几岁的时候,爸爸就要他站在炉子前给爸爸炒下酒的花生。如果花生炒焦了,他也要被爸爸毒打。渐渐长大以后,看着别的孩子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似的疼爱,刘剑百思不得其解:我学习成绩不错,从不乱花零钱,我不是个坏该子呀!可爸爸为什么老是打我呢? 其实爸爸毒打刘剑的原因荒唐得令人哭笑不得:“这‘野种’,眼睛一只大一只小,眉毛倒挂,将来准不是个好东西。”听爸爸…  相似文献   

20.
双鱼星来的小乐乐拯救地球文\李岩这是3113年的一天,一个叫小海的10岁男孩在家里做电脑作业。此时,他正在研究一个大难题。忽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大串求救信号,信号不停地闪动,越来越强烈。小海也顾不得多想,带上探索仪,骑上喷气摩托就赶去救人。小海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