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10):63-64
为了使孩子快速掌握知识,培养孩子的发展能力,动手才是硬道理。将数学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数学,把教学和操作有效地结合,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快乐地学习,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学习才会更用心,知识掌握也会更扎实,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肖春燕 《广西教育》2012,(17):80-8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做数学”,就是把抽象数学知识形象化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建立起学习“模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数学的兴趣,这始终是我们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去感悟数学的“存在”、数学的“魅力”。一、操作中感悟数学“在19世纪的德国有一位普普通通的烧砖工,他经常把儿子带到砖窑厂去玩,孩子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直接经验为主,而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解,那么小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就会遇到困难,更不用说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为了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实施实验操作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意义,探究得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林芳敏 《广西教育》2014,(17):114-1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都期望能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内涵,快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然而,在不少的数学课堂中,有些动手操作只是一种形式,教师缺乏操作目的、操作方法的引导,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切的操作行为都只是为了课堂表现得热闹与有趣,淡化了数学核心价值的呈现与理解。如何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发展思维,笔者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创造大量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能力,进而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已经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活动。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总感觉到动手操作的一些局限性。譬如,所占的时间太多、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易混乱、学生对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高等,为此,笔者对让动手操作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功用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操作这一学习形式,忽视了数学学习的本质,从而步入动手操作的误区。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将数学内容以直观的数字、符号等展现出来,克服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强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做数学”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有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上出现了过多、过滥的倾向,课堂闹闹哄哄,但预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教学效率下降,出现学生浅尝辄止、基础不牢的现象。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有效动手操作的组织是需要我们进行反思的。  相似文献   

11.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操作,亲身经历探索的乐趣,可以达到学习数学的新境界.现撷取几例.供同学们欣赏.  相似文献   

12.
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切实提高操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围绕"有效的动手操作",从"创有效情境,动在兴趣需求中""借感性材料,动在生活经验上""明目标要求,动在有效引导下""留知识空白,动在思维提升处"这四个方面阐述怎样让孩子动手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黄婷 《时代教育》2012,(14):125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孩子对于事物的理解来源于他们对物体操作的活动。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状况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所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参与的操作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动手操作,经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的操作是教师指令下的行为。因此,不知为何而操作的学生大有人在,使得操作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动手操作、思考性动手操作、探究性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数学操作在公开课教学中备受教师青睐。与此同时,一些操作则趋于形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浅。要想真正让数学操作在课堂上出彩,就要提高操作的实效性,让数学操作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8.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动手操作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动手操作"概念的误解和运用失当,导致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动手操作失效。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有趣的,但也是抽象的,需要幼儿要在感知和探索的过程中去领悟。3-6岁的幼儿正处于探索和感知阶段,让孩子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总结和归纳,从感性(感知)到理性(大脑),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