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 10月 2 0~ 2 2日 ,由四川省教委高教处与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西南地区中心联合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召开了“CALIS西南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工作会议”。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等省区市教委领导及“2 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和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代表们就如何在西南地区高校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工作 ,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讨论。代表们讨论了《西南地区高校参与CALIS共建共享的有关政策说明》、《西南地区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配套软件事宜》、《CALIS西南地区中心暨四川…  相似文献   

2.
为交流“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项目和各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和经验,研讨如何加快高校文献信息现代化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1999年7月17~18日在南京召开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和高校图工委的代表,CALIS各中心的管理、业务人员,以及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馆长。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CALIS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管理中心主任王义遒、江苏省教委副主任葛锁网、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刘凤泰同志在会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自项目正式启动以来 ,在教育部领导下以及各方面支持下 ,在短短的一年中已取得较大进展。CALIS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于 2 0 0 0年 1月 9日至 2 0日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中期检查。整个检查工作可以用 1 6个字加以概括 ,即“高度重视 ,充分准备 ,认真检查 ,认真总结”。检查组由管理中心主任亲自带队 ,由管理中心成员和CALIS专家组成员组成 ,分东部、中部、西部三路先检查 7个地区中心 ,然后汇集北京 ,分两路检查 4个全国中心 ,最后检查了联合目录、现刊目次库、特色数据库、公共服务系…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于2 0 0 0年 4月 6~ 8日在温州召开。来自全省 42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等 5 0人参加了会议。温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周湘浙、温州医学院副校长瞿佳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会议听取了浙江省高校图工委 1 999年工作小结及 2 0 0 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今年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是 :1 .定于下半年举办“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学术报告会” ;2 .抓好数据库建设 ,拟建立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网页 ;3 .积极推进建立浙江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ZALIS) ;4.为促进浙江省高校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尽快适…  相似文献   

5.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座谈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讯 由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组织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座谈会 ,于 2 0 0 0年 8月 10 - 11日在中山图书馆举行。此次座谈会是为加快我省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步伐 ,不断扩大我省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整体效益而召开的。广州、深圳等全省各地级以上城市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县级市图书馆馆长约 4 0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省中山图书馆李昭淳馆长主持。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首先向与会代表通报了4月 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联席会议的精神 ,指出只要全世界所有中文图书馆及中文资源收藏单位团结协作 ,共同努力 ,中文文献资源全球共…  相似文献   

6.
CALIS全国医药中心及医药院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回顾和总结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在资源共享建设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建设的要求,指出了医药文献资源共享网络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设CALIS全国医药院校中心及医药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7.
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成员馆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高等教育献保障简称CALIS)”已建成由“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框架。章重点在于强调高校图书馆在CALIS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华中地区CALIS中心的基本概况,着重论述了重中地区中心文献资源 协调与共建的思维方法和操作设想。  相似文献   

9.
现状对策前景--从CALIS建设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未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现状,参照CALIS建设的模式和经验,提出了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思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军队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ASSNUMBERG258.94军队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已经建立的“军酚院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的局城网为基础,开发“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和“定题信息检索系统”两重点应用系统,以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目的,实现全军院校图书馆的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济南市图书馆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为例,对济南市图书馆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及数字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对如何提升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变革中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针对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变革因素,认为必须尽快更新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和工作模式,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管理机制,建立文献资源建设的专家指导机制,更新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并提出了积极探索校级文献资源建设协调协作、建立多元化的文献配置体系,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9~15日 ,中南六省区高校图书馆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研讨会在海口召开。这次会议由海南高校图工委主办、海南师院图书馆承办。全国十一个省区各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共有20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其中包括特邀代表全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CALIS)中心副主任、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教授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锦博士 ,海南师范学院副院长韩长日教授 ,海南大学副校长符华儿研究员等。刘锦博士、韩长日教授、符华儿研究员为大会召开致词 ,朱强教授作了题为《新世纪…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项目正式启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hinaAcademicLibraryand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已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作为“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九五”期间CAL...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文献学理论影响下,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着薄弱点。已往研究更多地是在探讨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数字化等方面的内容,而对少数民族文献范围的认识过于狭隘,对其社会发展意义强调不够。文章提出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工程性建议,即建立少数民族纸质文献中心、少数民族数字文献中心,建设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初始,我馆在计算机管理上仍然是一片空白。一九九一年全国党校图书馆馆长会议前后,我馆开始了这方面工作的酝酿和探讨。一九九二年全国党校图书馆馆长现代化多功能研讨会后,我馆加快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进程。到今天,我馆已初步建立了复盖全馆业务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并通过电话线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ZSLAIS)联机,加入珠江三角洲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从横向上与地区性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和文献编目中心实现联机检索和联机编目.从而迈出了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的新步伐。回顾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原则与方法(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馆藏文献数字化具有保护原始文献、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利于科学研究等重要作用。拟实施的数字化工程可分为利于提高存取功能的、有助于文献保护的、便于馆藏利用的、可为其他馆藏提供背景的等等类型。不同类型工程的数字化文献类型也不同。馆藏文献数字化应当考虑其是否利于资源建设、市场效益大小、是否符合标准化要求 ,以及是否利于加强管理 ,等等。表 2。参考文献 3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文献采访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访工作的实质是信息资源建设。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文献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图书馆馆藏针由物理意义上的实有和虚拟两大部分组成。如何收集、存贮、整理发展变化中的虚拟馆藏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文献资源数字化对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与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入手,论述了文献信息数字化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鹤城区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例,指出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转变观念,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建立馆藏纸质文献、馆藏数字化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三位一体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来满足广大公众对数字化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