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闻界》2017,(6):37-43
本文主要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考察中国流行歌曲的跨文化传播对非洲青年群体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本文归纳出中国形象通过流行文化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流行文化路径",即在跨境流行文化产品中有意识地植入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普遍性意象,从而令海外受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取对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王茜 《新闻传播》2023,(23):36-38
本文通过文化背景、影视传播概览、符号学分析和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探讨《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国内影视传播的现状,通过研究角色设计、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展示了《山海经》异兽形象在不同年代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的演化和呈现。本文旨在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和价值的理解,同时突出了异兽形象的跨文化魅力和国际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然而当前对跨文化传播节目的讨论多集中在"跨国传播"等有限的领域。跨文化传播应该包括更广泛的对象、内容和题材,美国公共电视网在跨文化传播节目的制播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同时,美国公共电视网跨文化传播节目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会展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提升城市经济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西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并借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来审视媒体在会展产业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这不仅对于提升会展经济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地传承会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促进跨文化沟通、理解和合作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迪 《军事记者》2012,(6):55-56
我军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维习惯、语言环境、社会制度等,在对外塑造我军形象时,为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讲究传播艺术。应当为提升形象自塑能力、构建跨文化传播战略、实施全媒体传播策略而主动发言、把握对外传播要求、利用新兴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6.
当前,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研究、实践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亟需对理论本身进行界定、对理论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清理。本文是继2009年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30年脉络梳理之后,对跨文化传播理论诞生地——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一个纲要式的爬梳,为进一步理解理论、开拓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张霞 《传媒》2017,(16)
本文在简要阐述国家形象构建中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家形象构建中跨文化路径选择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我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燕 《东南传播》2011,(10):52-53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传播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在国际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有多种形式,萧乾旅欧时期的作品是以文本形式进行传播,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从传播学角度对萧乾旅欧时期的作品进行解读,总结萧乾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可为以后中国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新闻及文学作品更好地传达形象、开展文化外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具有跨文化、跨种族交流的功能和使命。全球抗疫背景下,我国有效遏制疫情的同时也制作了一批扣人心弦的抗疫主题纪录片,全面、立体刻画了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诸多形象。本文试图以这类纪录片对媒介仪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家国共同体的建构与对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在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这类纪录片对内、对外多维度塑造国家形象的创新尝试,探索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吉尔兹(Clifford Geertz)所开创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统的研究者们始终将目光聚焦于发现不同种类文化间的差异,并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之上,实现相互理解。这一经典的研究方法所存在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它假设了全人类没有一个共通的认知共性,从而导致文化与认知之间相互循环论证的解释悖论。在本文中,作者将另辟蹊径,试图结合近年来文化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前沿成果,在发现人类认知共性的基础上,寻找跨文化传播中的共识,并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潘祥辉  王炜艺 《新闻大学》2020,(1):72-85,127,128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传播思想强调,人应当是传播活动乃至所有生命活动的中心,人类的一切造物都不应凌驾于人类自身之上。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弗洛姆将对人性的心理分析和对纳粹极权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批判有机结合,并在"诊断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弗洛姆认为,在法西斯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只能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来逃避孤独,个人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扭曲的,"偶像崇拜"和"机械趋同"就是这种病症的典型表现。只有通过"爱"与"劳动"及对传播方式的改造,建立人和人、人与自然及世界的自发联系,实现"健康的传播",才能真正克服孤独、焦虑和异化,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当今时代,20世纪弗洛姆的传播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珍视。从"人本主义"出发,最后回归到"人本主义",即是弗洛姆传播思想对当下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圈层分化是人际传播所建构的群体认同下的强链接作用,其既利于维系人际交往圈,也是过度媒介化的结果,是移动社交下所衍生出的显著产物。在移动社交时代,人际交往主体对固化的人际交往圈所具有的双重性具有明晰的认知,才可能由内而外地建构自我,了解"主我"和"客我",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非语言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部分。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体态、语调和情感等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外语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其恰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本文将着重阐述非语言交际的行为特征与交际功效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7.
吕熙  汤洁  余琳  于长谋 《编辑学报》2011,23(4):298-299
透过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发的“抢盐”闹剧看科学传播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可在突发事件的本质释义、举办专题、新闻媒体和民众的意识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借此契机使科学知识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of a newly arrived Karen refugee community in the UK who,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themselves in a strange country, seek to keep in touch, campaign politically and maintain identity collectively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with their global diaspora. We look at the technologies, motivations and inhibiting factors apply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by adult members of this community and construct the idea of three zones of displacement which help to model the particular contexts, challenges and methods of their communication. We find that, overall, they are using a wide range of internet-based technologies, with the aim to ‘keep-in-touch’ (personal contacts) and to ‘spread the wor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is also includes archaic, traditional and hybrid methods to achieve extended communication with contacts in other ‘zones’. We also identify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tion of ‘village’ as metaphor and entity in their conceptualisation of diasporic and local community cohesion. We identify the key inhibitors to their communication as cost, education, literacy and age. Finally, we speculate on the uncertain outcomes of their approach to digital media in achieving their political aims.  相似文献   

19.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12,79(3):379-397
Difference between cultures is one of the foci of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ifference is often viewed as a problematic source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Dialogic scholarship is extensive in interpers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dialogic approach has not yet been explicitly explored. Based on the dialogic theories of Buber, Levinas, and Bakhti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be intercultural is to be dialogic, to celebrate difference, otherness, and plurality.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critical dialog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values both the grand narratives about intercultural power relations and the local meanings of situated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competing discourses.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间到跨文化的电视传播:一个比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以来,跨文化的电视传播在欧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促进欧洲的政治和解、社会融合和一体化进城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旨在总结欧洲的跨文化电视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比较其从文化间传播向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转型,从中对照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