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衍君  张相明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18-120
外语口语学习只有遵循口语表达的心理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拟借助言语产出理论,分析外语学习中言语产出的要素,以及语言产出过程中"从深层观念到表层言语"的心理顺序,并结合英语口语教学实践,讨论口语教学中母语信息提示对于顺应语言产出规律、简化任务、强化观念-言语产出过程、提高英语口语学习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在语言习得认知和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英语学习策略,能迅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公共英语学习和学习策略应用现状,论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训练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和学习策略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境对于提高外语的语言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我们在实际的外语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语境的实际分析以及研究,这是提高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可行性的办法。所以本文主要围绕着语境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展开了一些具体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习外语究竟是‘外语习得'还是‘外语学习'?语言和思维在对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哪些?"的问题,该文在"双元结构"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语言和思维在外语习得或学习过程中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外语的学习是当今外语语言学习的主流,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估计的实际意义。从认知功能的角度来说,外语学习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和过程才能将语言学习达到一定的目标,文章中结合了体验式学习和认知功能的理解,从认知功能多角度讨论了体验式外语学习所具备的性质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学某外语之前,已经养成了一整套母语习惯,其中一些习惯会促进他们对外语的掌握,一些习惯会阻碍或干扰外语学习。因此,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如何努力,语言错误时有发生,不可避免。本文从教和学的角度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了几种处理学生语言错误适当的、有效的教学建议与对策。一、语言错误根源与分析语言错误是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结合我国学生学习状况,语言错误根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语间迁移、语内迁移和简化。1语间迁移迁移是成人学习者在外…  相似文献   

7.
袁锐 《考试周刊》2013,(35):100-100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语学习已经普及。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率是很多学习者和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本文着眼于外语学习的动机因素,介绍了外语学习的两种学习动机:工具型学习动机和归属型学习动机,讨论了两种学习动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加强归属型学习动机的自我培养;外语教学者除了强调外语的语言规则学习外,还应该切实重视、辅助学习者不断发展外语学习的归属型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时代对于大学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育应该成为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途径之一。语言的文化性、实践性和交际性,为语言学习过程和道德教育过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依据。大学外语课堂可以通过语言实践规范学生道德行为,通过语言表现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孝敏 《出国与就业》2011,(18):141-142
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子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感情,母语对外语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之正迁移,反之,母语阻碍干扰了外语学习,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就称之为负迁移.语言迁移是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全面了解迁移现象,正确地把握语言迁移规律,成人外语学习者才能...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从埃利斯(R.Ellis)的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学习)的观点来看,在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获取语言信息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活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与否则关系到语言教学手段的成败和课堂效率,也影响学生言语思维的提高。本文结合职高英语阅读教学,探讨问题的设计原则及其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11.
袁德玉 《考试周刊》2010,(17):101-102
语言磨蚀是外语学习的逆过程。本文通过对高年级学生二语词汇磨蚀现状作调查。分别从词汇磨蚀时间跨度、在时间跨度内的外语接触量、磨蚀前外语水平和社会情感因素来分析影响词汇磨蚀的因素。本文的研究能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吕美兰 《陕西教育》2006,(11):40-40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叫中继语、过渡语.是一种以学习者本人的语言为中心问题,从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出发,结合他的语言环境、语言水平、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把外语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类为了达到各种社会目的而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社会工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与调查表明,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是社会造就了语言,离开了社会就不存在语言,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从来就是一门交际工具,母语的习得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那么,学习一门外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掌握对外交际的工具。学外语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外语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即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所处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学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接近十年一直不间断学习外语,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是学生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环境因素,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外语学习与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缪道蓉 《海外英语》2012,(13):27-28
普遍认为儿童生来就有天赋的语言能力(普遍语法),而就成人外语学习者普遍语法是否仍起作用却有很大的争议。Bley-Vroman在"外语学习的逻辑问题是什么?"中论证了对于成人外语学习者而言普遍语法不可及。但该文认为普遍语法在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仍起作用,并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儿童和成人的差异并不能说明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缺乏普遍语法;提供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语法存在的证据;成人的母语不能代替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16.
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调查从学习策略、管理方法、环境因素和学习者的后天因素四个方面着手,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语言习得过程。调查结果表明外语学习成效与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有显著相关性。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科学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策略会促进学生进行成功的语言学习。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应从改革教学模式、开展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和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诸个因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主观因素之一,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外语学习动机的释义、类型的分类,对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外语习得者的学习动机的做法加以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1):87-88
语言石化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由于石化是外语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探讨石化的起因,以及如何尽量在外语学习中避免语言的石化,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拟对中介语石化在高中写作学习中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就克服或防止语言石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外语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蓉 《教学与管理》2005,(12):65-66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类为了达到各种社会目的而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社会工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与调查表明,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是社会造就了语言,离开了社会就不存在语言,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从来就是一门交际工具,母语的习得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那么,学习一门外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掌握对外交际的工具。学外语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外语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即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同时获得这两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信息化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二语习得视角,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释语言学习认知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并对构建语言学习环境的目的、依据和原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