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社团因自身动力不足和外部环境剥约影响,很难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和壮大。认识到从学校到社会满足需求是大学生社团发展动力的源泉、从理论到实践提高素质是大学生社团发展动力的基础、从历史到未来与时俱进是大学生社团发展动力的棱心,就可以逐步加快大学生社团管理规范化、民主化进程,努力推动大学生社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分析和揭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本矛盾,通过正确的途径、正确的内容和正确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价值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高校的重要责任。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了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所以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要充分认知自我、职业和社会,并且要遵循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这四个特性开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学习、实战和宣传“三个代表”,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自党行动。大学生和学生党员应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成长进步,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社会化与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本文从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我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提出要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大学阶段的教育和引导,特别要根据大学生社会化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在教育方向的把握、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运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反映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某种缺失。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素质,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是高校德育的职责和新课题,也是社会的一项新工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系列大学生犯罪、自杀事件的出现和大量有关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结果的公布,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时代特征,是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的必要基础。综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状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扩大化、复杂化和极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闫玉 《教育与职业》2006,(27):175-176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一种值得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家庭教育向高等学校的延伸日益明显,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强化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探索了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延安精神,进而在大学生中培育延安精神,最后落脚于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延安精神教育。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延安精神,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延安精神和时代精神意识,从而达到弘扬延安精神、发扬时代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大学生求知心理、大学生的交际心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恋爱心理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从中看出大学生在个体心理上表现出激进甚至偏激的势态,这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但与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关系,提醒应把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卑心理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而选拔上来的同龄青年中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被誉为“时代的骄子”、“社会的栋梁”。所以,多数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但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却看到,许多大学生有一定自尊心的同时,还有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作深入调查和分析,帮助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表现自卑心理是一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看得过低的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来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金,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人才的主体,大学生讲诚信更为重要,然而大学生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本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其树立诚信意识,为他们走出校门、立身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种假设群体,但又客观存在于女大学生之中,本文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并以湖南邵阳学院为例,指出了高校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在成才、心理、就业等方面存在着劣势,试图通过透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从而引起社会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注,促进女大学生弱势群体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工作者们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多渠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并能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多年教育管理实践,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际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带来了人际交往上的困窘。章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实际,探讨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交往特征、交往艺术,以助于当代大学生建立和谐、自然、友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瑛洁 《教书育人》2007,(10):55-55
社会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的特点,对成人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新形势下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成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否有辅导员的参与和指导,直接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浅论大学生修身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修身教育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本文从修身的特征、作用入手,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省思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