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写“下水文”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下水文”犹如架在通往学生作文之路的一座桥梁,可以拉近作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距离。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教师写“下水文”是教师与学生主动亲近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为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移情”体验,即当学生真切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评改“下水文”砀山师范附小王公权教师“下水”作文,在启发引导学生写作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评改、鉴析下水文,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改变过去作文讲评课堂总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又能诱使他们进入“角色”,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3.
下水方知“深”与“浅”。教师写“下水文”,从一个侧面探测作文教学的“深”与“浅”,这对指导学生作文是极有帮助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写“下水文”。一、写“下水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发展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应该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所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之说,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点知识,作为老师,必须有更丰富的知识。写“下水文”,不要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付”,而要当成是一种锻炼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4.
作文题目宜小不宜大,其理由至少有三点:一、便于引导学生观察。目前,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的基本功之一。有的教师给学生出了“我爱伟大的祖国”、“秋游”等大题目,学生很难驾驭,不易观察,而有的教师出了“我见到的一位售货员”“我俩不争执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导写”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指导学生写作的“指导能力”和自身的“写作能力”。“指导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给学生的作文方法切实可行,“写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师能够写出像样的“下水作文”。教师常写“下水作文”,既可提升自身作文“导写”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试就利用“下水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齐娜 《考试周刊》2009,(10):66-67
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完成的好方法;同时还就“下水”的时机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期为教师在写“下水文”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文时,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陈旧,词汇贫乏等现象。笔者以为,欲改变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状况,提高农村学校作义教学质量。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教师李先写“下水作文”,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在确定作文题目后,教师应先写一篇“下水文”,然后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评议教师的作文,评议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作文的选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讨论,并鼓励学生谈谈“如果门已写会怎样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评议多给予肯定和…  相似文献   

9.
一“下水文”是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为学生作的示范,是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教师亲自动笔写成的并用于指导学生作文的文章,也就是教师写的范文。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技能。作为一种掌握工具的技能,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如木工师傅要为徒弟示范刨木板、锯木头;游泳教练要为弟子示范各种游姿一样,“下水文”在作文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作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写“下水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活动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备课…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要写好“下水文”江苏东台市溱东镇中心小学蒋则徐,张金荣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个老套子: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结果,学生一到写作文,要么是翻箱倒柜寻《作文选》,从中找出可以“参考”的作文抄一通缴卷;要么是...  相似文献   

11.
“下水文”,一般是指语文教师写给学生看的“同题作文”,也可以称为“范文”。很多语文教师都很推崇写“下水文”。认为它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值得商榷,因为这种教学手段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将会违背写作规律,束缚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主体性写作沦为空谈。 关于“下水文”,通常的观点都认为语文教师通过亲身写作实践获得的体会。对学生的写作最有帮助。对此叶圣陶有  相似文献   

12.
提倡教师“下水背诵”○王家永时下有教师“下水作文”,即老师与学生写同样命题、同样材料的作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写好了,对学生是受益不浅的。然而,这里我要说的是既然有“下水作文”,何不也来个“下水背诵”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背,我们姑且称之为“下水背诵”)。讲...  相似文献   

13.
“下水文”要注重童真童趣私立无锡光华学校吴兆熊“下水文”亦即教师的范文,它是教师依据《大纲》和各册教材中单元基础训练对学生作文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写的示范性文章。这里,“水”指的是小学生写的作文,“下”则是指教师要“下”到小学生中去,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鼓励教师常写下水文。所谓“下水文”就是在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按既定的写作要求及范围自己动笔写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饱尝作文甘苦,体验撰写此文的难易之处,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 一、教师写“下水文”的意义 纵使你是一位很有能耐的游泳教练,如果不  相似文献   

15.
鲁玲华 《学子》2013,(1):26-27
最近,武汉某报刊登了《写作文一背作文一默写作文》一文,作者谈了“下水作文”的三大弊病:其一,“逼迫学生就范”,让他们“千方百计地模仿”老师的“下水之作”。其二,这种模仿“熄灭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其三,“于老师也无补”,“下水作文”既害了学生,也害了教师自己。该作者如此看待“下水作文”,可能源于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其一,认...  相似文献   

16.
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弊多利少。从能力培养角度讲,小学生处于简单的模仿时期,扩展思维能力比较弱。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下水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虽教得轻松,学生有据可依、有样可画,但是学生的思维却受到例文的局限,写出来的文章只能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只把“下水文”中的人名、地名等改换一下而已,当然谈不上有创新。因此,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举办的教师“下水文”征文活动,引起了我区小学教师的极大关注,生动有趣的文章备受小学师生的欢迎。 教师亲自“下水”作样子,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勤于观察、喜爱作文的兴趣。“下水文”后的“写作体会”,更能使学生思路顿开,悟出自己的作文与老师的作文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下水文”写作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教学辅助手段,多数教师仅仅将其当做为学生生产范文的途径。创作目的的单一化导致教师“下水文”写作在日常教学使用过程中使用方法的单一化。“下水文”写作的价值也因之大大缩水,完全不能发挥出其最大效用,这对于费尽心机创作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兼之少数教师创作过程中对“下水文”写作方向的迷失,也产生了很多脱离作文教学课堂的“伪下水文”,  相似文献   

19.
崔峦先生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的确,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一、“下水知冷暖”老师不写下水文,怎知学生写作的困难。许多老师在写“下水文”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你的“难”也是学生的痛苦啊!写一写同一主题的文章,你就知道指导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取材、  相似文献   

20.
“下水文”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自己撰写的文章。它一般要能体现本次习作的要求,接近或略高于学生的习作水准,为学生提供范例,是写作指导中较有效的手段之一。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觉得创造性地运用“下水文”,沟通了师生的情感,确实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不过,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少些预设,多些生成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预设性的“下水文”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教师预设的“下水文”对他们的写作无异于是“禁锢”。依赖性、模仿性使得整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