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日两国现代化是在同一时期,即19世纪中期开始的,但两国的现代化速度、进程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为确立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和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日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中国特有的大国国情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尤其是现阶段的现代化进程,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会像日本那样快速。  相似文献   

2.
潘鸿 《中学教育》2004,(5):38-40
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要成篇作文,这对学生来说,确是一件苦差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却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二、读了那么多文章,作文时却语言干涩。也就是说。学生到了三、四年级,还不会观察生活,不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察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有一个在言语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过程。可割裂的思维方式往往忽视这个  相似文献   

3.
<正>su27是我的朋友,他是豆瓣FM的工程师。他告诉我,这是他的一个实验。我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工程师,所以工作和生活跟互联网紧密相连,而等待阅读的书本却越堆越高。于是,我做了个实验——如果身边没有网络,生活会不会变得不一样?从那天开始,我不再交网费,回家也就没得网上。一开始,这日子煎熬难耐。每天从公司回家后,如同跟世界隔绝  相似文献   

4.
亦心 《英语沙龙》2013,(4):56-57
理性接受,感性生活 Living With Wisdom and Feelings 这部剧里,那些争风吃醋的女人最大的失败,就是她们没有接受她们所嫁的男人是当朝天子,是可以随意拥有天下任何一个他喜欢的女人的男子.虽然她们嘴上叫着皇上,心里却还是想独占他.这点上,华妃和皇后最为明显.我记得在甄嬛送华妃那一段里,她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是皇上,他的夜晚,从来都不会只属于我一个人.甄嬛从进宫的第一天就接受了这一点,所以即便心里不舒服,她也不会去妒忌得宠的女人,更不会想要加害别人.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刚来到世上不会说话是正常的,但到了3岁还不会说话就让大人犯嘀咕了,我小的时候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据妈妈讲,我开始喊的第一个字是“爸”,大约是在1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家里的人为此很是兴奋了一下。可是在后来两年的时间里,我尽管能把这个“爸”字以不同的语调喊出来,但却只能发这一个字的音,而不能喊出第二个字来,这可急坏了家里人。为了训练我说话,爸爸、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用手、用镜子、用录音机和找同龄小朋友启发等等,但我就是闭口不开。听妈妈讲我过去的事,我常常奇怪,那时我是怎么来表达我的意思的呢。SHAONIANZUOWEN…  相似文献   

6.
聪明问不倒     
1.有一个人一年才上一天班,却不怕被解雇,他是谁?2.两条狗赛跑,第一条狗跑得快,第二条狗跑得慢,跑到终点时,哪条狗出汗多?3.哪项比赛是让人往后跑的?4.什么东西不能用放大镜放大?5.有一样东西,你只能用左手拿它,右手却拿不到,这是什么东西?6.汽车在右转弯时,哪一个轮胎不转?7.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进了水里却没有淹死,为什么?8.电和闪电最大的区别是什么?9.人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10.有一个警察追赶一个逃犯,逃犯从一个楼顶跳向另一个楼顶,两座楼相距仅10厘米,可是逃犯却摔死了,请问为什么?“聪明问不倒”答案l.圣诞老人;2.狗不会出汗;3.…  相似文献   

7.
宝宝爱学舌     
瑞秋 《父母必读》2010,(10):126-126
2-3岁 宝宝开始说话了,可是学会之后,却好像不会用。妈妈说什么,宝宝就跟着说什么,像个小鹦鹉似的,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笔者常会有这样的疑惑:这道题明明已经在课堂上讲过,学生也已心领神会,为什么在作业中却一错再错;明明是前两天才出现过的题目,今天为什么学生如此迷茫.作为学生,也挺纳闷:上课认真听、努力做笔记,为什么作业永远有不会的;很多题目今天会做,为什么过了一个晚上又不会了;做了那么多道题目,为什么成绩却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9.
如果时光倒流到3年前,那么她一定选择开学第一天不迟到,这样,也就不会走到他的桌前。他懒懒趴在蓝色书包上投来漫不经心的目光,她却只能回以轻蔑。新一轮的青春以并不心甘情愿的方式开始,而她开始计算之后的1098个日夜。无法想象,这最美的年华,要坐在一个讨厌鬼身边。  相似文献   

10.
夏达 《高中生》2012,(25):64
亲爱的14岁的你:在时光的这端,我写信给你。会不会开心?从你到我,有千万种可能……你幻想过无数种人生,人生却总会给你另一个答案。是不是很无趣?这种大人的语气。两年后,你读高二。停止了大提琴的学习,却独独  相似文献   

11.
在部分学生中,经常出现能把数学公式和结论背得烂熟,却不会使用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质,而只是形式主义的记住了知识的条文与外表。这种形式主义掌握知识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不少学生虽然会背整数的定义,但是在回答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时,却常常把零丢掉。又如,有的学生说自己知道什么叫做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但是却不会判断(a-b)与(b-a)是否互为相反数。又如,有的学生总认为-x是一个负数,再如,不少学生会背绝对值的定义,但不会解方程|x-1|=1与不等式|x-1|<2.  相似文献   

12.
刘新爱 《教师》2008,(12):83-83
新课程改革进入到高年级以后,常听到高年级老师抱怨学生不会解答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明显地摆在那里却不会用,造成解题速度慢、错误多。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视觉的诗篇     
之所以报名上徐州老年大学摄影班,起因是我买了台相机却不会使用。原想,上几节课了解一下相机各键的功能也就差不多了。却没想到,王鹏程老师的第一堂课便将我深深吸引,沉浸在那诗一般的视觉享受中。正如学友所说:开始我们不过是喜欢相机这个工具,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也不是没有过迟疑,记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城市从我看到蜘蛛网般的高架开始我爬到了高高的灰色马路上我看到了日出却看不到城市广场上的白鸽这是一个让人迷路的城市从我看到浓缩了的地图开始我眯起眼睛看那些花色色块我看到了气球却看不到那片森林的路这是一个善变的城市从我听到泥土钢筋磨合的声音开始我捂住耳朵我听到了杂乱却听不到橱窗后海螺的微笑这是一个干渴的城市从我开始忘却雨声敲打湖面开始我背着包寻找书中的传说我看到了枯黄的江水却猜不透江岸为何如此宏伟这是一个自私的城市从我看到它被月光独自笼罩开始我闻着海风的味道想要凭吊我看到了通明的灯…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开始是很失望的,草和草都还各自孤立地长在那里,好像它们之间并不发生关系。如果不说是去草原,那不会想到这是一种铺垫,也不会把镜头和想象向更远处伸展,那东一块西一块的绿,绿中还带了一点青和黄,好像跟想象中的草原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事实上车离开呼和浩特一个小时之后,草才开始往丰茂的样子上靠拢,两个小时之后,丰茂如十八岁时,我们就下车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感冒了,咳嗽不断.这本来是坏事,但却无意间成了我掩饰失误的一种方式.这两天,我就靠它躲过了两劫. 昨天下午的语文果太枯燥了,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开始“小鸡啄米”了.  相似文献   

17.
仰望忠诚     
如果没有了小狗,也就不会有这一连串的故事。然而,小狗的存在,却让我们想到更多……城市的过街天桥上有一个乞丐。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才艺的乞丐,他不会弹琴,不会唱歌,甚至不会用粉笔在周围的地上书写自己的悲惨遭遇。他每天只是蹲坐在护栏边,把头深深地埋进膝里,脚边放一个残破的铝盆儿。好在经过这个天桥的人很多,行色匆匆的人群里总不乏好心的人,偶尔会把一两个硬币或零钞丢在他脚边的小盆儿里。乞丐每天总算能填饱肚子。  相似文献   

18.
前田敦子     
无论有多么地不舍,前田敦子即将从AKB48毕业的事情不会改变。好在,这对她来说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她作品依然源源不断地在成形。  相似文献   

19.
他——青铜,是一个不会说话.却会以全部的精力来照顾妹妹的男孩。她——葵花,是一个善解人意,乖巧懂事的女孩。他和她,是小说《青铜葵花》中的人物。我读完了《青铜葵花》,当轻轻闭上自己的眼睛时,书中的画面就在我的头脑里一幅一幅地展开来.青铜和葵花这两个闪亮的名字.便再也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0.
每当苍蝇、蚊子飞过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而蝴蝶飞舞时,却没有什么声响。有人说,这是因为一个会叫,一个不会叫,其实苍蝇和蚊子也是不会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