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个初雪后的下午.和着清冽的微风,我如约来到张岱年老先生的家。正巧遇上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就澳门回归一事采访张老,刚结束访谈的张老神色飞扬,掩饰不住自己对澳门回归的无比喜悦。话题从张老的健康谈起,他告诉我,自从1998年上半年生病以来,一直吃药养病,可以说一年都在休息,因此没有发表什么作品。说到这里,他流露出些许遗憾,不过,最近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老先生经常自己在房间里走走,活动活动筋骨,他说,如果今年身体状况允许,他还要写一些关于文化与哲学的文章。话题转到学术上后,老先生更显得异常兴奋。他说自己…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上看到国学大师张中行老先生仙逝的消息,不禁心中怅然。原以为老先生会创造学问和生命的双重奇迹,谁料仅两年之差,未能为北大校史再添一位期颐寿星,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3.
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命题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一看到题目就有“一见如故”之感。例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上课看小说、下棋等现象,我布置了《正确对待课余爱好》的作文题;针对学生喜欢议论任课教师的现象,我布置了《我的××老师》的题目。这些题目涉及 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他们有话可说。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我的主要方法是,师生一起谈心,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学习了《琐忆》后,我要求学生也写一篇《琐忆》,记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一开始,学生感觉题目太…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代文坛,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他的作品和人品都足以令人称道和尊重,笔者即众多景仰季羡林老先生中的一员,本文仅就赏析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韵》来抒发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5.
张中行先生是语文界的一位老前辈,今年已届90高龄。他1935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曾教过中学、大学,解放后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工作。80年代以来,出版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顺生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说梦楼谈屑》《横...  相似文献   

6.
我同张中行先生相识,始于 1992年。当时我到北京修改教材书稿,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大院里经常看到一位颇具学者风范的老者。我问出版社的一位朋友:这位是谁 ?回答说:“你不认识啊 ?这就是张中行 !我们都叫他‘行公’。”我感到惊喜——哦,这就是张中行 !我对张老久存崇敬之情,当时正在读他的新作《诗词读写丛话》,书前有人教社张厚感先生写的序文,读后更加深了我对行公人品和学识的了解,因此很想向他当面请教,但每次相遇总见他行色匆匆,始终没好意思开口。那年秋季的一天,经朋友引见,在张先生的办公室有过短时间的交谈,张老以刚…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一直很喜欢张中行的散文,甚至他的普及教育性作品如《谈作文》之类,也总是读得津津有味,《负暄琐话》更是反复读而不厌的妙品。也难怪,这本存录"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的《琐话》,原是古稀之后仍存于中行先生记忆中的影像精华。老人家虽然谦称其中所记"是名副其实的琐屑",但也直率地表明自己"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为写的是现实的人和事,而又意在"可传",所以说是"史";因为内蕴深沉的情感和一点淡  相似文献   

8.
行公走了!孤陋寡闻的我才从《中国青年报》的网页上读到消息:“2月24日凌晨2 时左右,国学大师张中行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辞世,享年98 岁。”时下京城各界正沉浸在追忆之中,新浪网、人民网等网站也有众多网友发帖悼念, 虽然“他的去世,是又一座‘图书馆’和‘知识库’的坍塌”,但我想,街市终究会“依旧太平”的。其实,行公的成就生前都白字黑字写在纸上,似乎无须聒噪:《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文言与  相似文献   

9.
《群音类选》卷22选《青琐记》10出曲文、《怡春锦》"礼集"选《青琐记》一整出,以之与今存全本《怀香记》比对,可知:《青琐记》与《怀香记》甚少相异,显为同剧异名。而陆采的《韩寿偷香记》则与《怀香记》并无关涉,不为一本。《青琐记》系沈鲸撰作,自古迄今各家均无异说;而《怀香记》就是《青琐记》。因此,今本《怀香记》的作者自应是沈鲸,而不可能是陆采。  相似文献   

10.
长期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出于专业的习惯,大凡写作教材与创作经验谈的书,我都注意认真阅读。我与晓苏在华中师大文学院同事,他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从未读过他的理论著作,这次看到他的《文学写作系统论》,很是惊喜,几乎是一气读完,饶有兴致,仅从阅读的畅快、感觉而言,就觉得要说一些话。一般来说,读理论著作,比较冷静、理性、枯燥,常常是放一放,再读一读,而读《文学写作系统论》,一如读他的小说,有个性、有特色、富于吸引力,近二十万字的书,没有阅读障碍与梗阻,这种阅读的流畅感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共鸣、接受与认同。  相似文献   

11.
人一上了年纪,与当下的距离就渐渐拉大了,却喜欢回到过去,在记忆中反刍往事.对于那些年纪大了的作家来说,写起回忆文章来固然不会那么偏激了,但也有可能倾筐倒箧,"陈芝麻烂谷子"地一股脑端出来,令人生厌.学养精深的张中行老人晚年的著作《负暄琐话》,虽然写的主要是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京华旧人旧物,属于回忆性质的文字,然而读起来却让人回味无穷,不忍释手. 《负暄琐话》主要记叙人物,有三十几篇,占了一半篇目还多.其中写的较多的是学界先贤,章太炎、胡适、朱自清、熊十力等,无一不是曾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但因为是"琐话",所以在他们为人所熟知的学问方面,张中行只简略几笔,而将笔墨集中在他们的治学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比如对胡适博士,就主要写他的和易近人、爱人以德及婚姻轶事;对于搞佛学的熊十力,则重点放在他为人能够"躬行"所知所信,以及"过于认真"以至近于"顽固"的一面.《琐话》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使读者想望其风标,往往生出"余生也晚"的惆怅.  相似文献   

12.
山中避雨     
第一次看到丰子恺的照片,就觉得老先生很随和,脸上露出淡淡的笑。但谁也不会忘记老先生的缘缘堂。这座明清建筑曾毁于战火,给先生以莫大的打击,因为这是他精神的支柱。但他仍能以一种随和的心态来写作,这是我极其佩服的。读丰子恺先生的《山中避雨》就像看他的照片,初读觉得极为清淡,可是细细玩味,却能觉出很深的文化底蕴。《山中避雨》这篇文章也就是他以随和的心态写出的小品文的典范。我很爱读小品文,特别是他的,因为他的文章的随和与清雅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读起来淡淡的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随和与淡雅。我很爱喝茶,自斟自饮,别有…  相似文献   

13.
王韬小说集中的部分小说并非王韬原创,其中《淞隐漫录》中的《玉儿小传》和《淞滨琐话》中的部分作品,分别出自吴兴王嘉桢和金匮邹弢之手。此外,还有一些品评烟花的作品则出自靉叇居士、成岛柳北、沈文荧、秦云、李芋仙等人之手。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感到有点搞笑。考前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对他的学生们唱起《隐形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无边的事情。那老人,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相似文献   

15.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是迂腐的老乡绅,儿子走时,他有许多临别赠言吩咐儿子记着,成双成对地很好听,什么“咬紧牙关,站定脚跟”,“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日恋家”等等。方鸿渐知道这些话虽然对自己说,而主要是方老先生记载在日记和回忆录里,让天下后世知道他老先生怎样地教子有方。方老先生闲着无事,忽然发现了自己,这种精神上的顾影自怜,使他写自传,写日记,研究心理学的人一望而知他是“语文狂”。  相似文献   

16.
把字典、词典称为“不说话的老师” ,这的确是个恰当的比喻。我这方面的“老师”要说学问最大的 ,就数那位失而复得的“康老先生”———《康熙字典》了。远在50年代 ,我当学生的时候 ,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一个旧书摊 ,我看到了它 ,仅花1元钱 ,就把它请到了身边。可惜那时还不会用 ,便束之高阁。参加工作后 ,这部函装的版刻《康熙字典》 ,被一位业余钻研中医的同事看到了 ,他极为羡慕 ,几次提出索求 ,碍于情面 ,我只好割爱———送给他了。这也算是“明珠明投”吧 ,好在 ,当时我并无多少后悔。“书到用时方恨少”。70年代末 ,我在一所中…  相似文献   

17.
心情心事     
自《笑傲江湖》上映后,我与好友都注意上了“巍子”。接着,我们又在《没有家园的灵魂》、《非常接触》、《温柔陷阱》中看到他,并越来越喜欢他。课余,我们总会侃侃“巍子”,看到屏幕上的他,心中甜蜜蜜喜滋滋的。有时我俩也傻乎乎地想:天涯何处不相逢,多多查找报刊和网站,说不定就能找到他的联系地址。可是,“现实总是有些无奈。美好的结局漫漫期待……”任贤齐的歌声在耳边盘旋,我边吟边想:追星怎么就如此无奈?我只是想了解一个真实的他,见一见他,和他说几句话。我知道这也许是个无法实现的遥远的梦,可是,我真的想圆心中的…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清末著名的学者、政论家、文学家。他仿照《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笔记小说《凇滨琐话》在内容上呈现出一定的变迁。本文主要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法,通过对王韬政治思想和人生遭遇的分析,解读该书的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封笔后,仍有好学之心,为此,他向北大递交了读博的申请。然而,金庸这样的大人物,名气太盛,地位显赫,高龄读博,谁都不想收他这个烫手的山芋做徒弟。无奈,金庸为读博之事碰了一鼻子灰。但是金庸却并不气馁,反而坚定了拜师北大袁行霈老先生的信念。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金庸受北大中文系李铎教授的邀请来北大演讲。结果在办公室,金庸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袁行霈老先生。令  相似文献   

20.
不解之缘     
吴士美 《老年教育》2006,(12):30-30
光阴如流水。我与《老年教育》的不解之缘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时光追溯到2001年,我为庆祝建党80周年所写的一篇演讲稿《追求》被《老年教育》发表了!更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因此结识了刘俊奇总编。他是一位令我敬仰的人,话不多,但句句流露着真诚:“《追求》一很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写出好章。希望看到您更多的佳作!”他鼓励的话语,使我从此笔耕不辍,也从此与《老年教育》的编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