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慧玲 《学会》2011,(1):60-62
<正>2010年9月25日,我到上海世博园,分别参观了主题馆群、中国馆群、独立馆群、联合馆群和企业馆群。通过世博会有关资料阅读和上海世博会的现场参观,我感受到,每届世博会都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主题。1851年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0,(11):10-11
世博主题馆5000平方米绿色"壁挂",越南馆处处有竹的身影,宁波滕头馆外墙种草莓栽水稻,新西兰馆屋顶景致美妙的热带花园,法国馆的法式大花园,卢森堡馆里层层叠叠的邻家花草,印度馆中植物天花板隔音降噪……本届世博会上,为何国内外不同展馆设计师们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植物墙"来展示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畅想?6月1 1日,在公众参与馆的"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讲坛上,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沈允钢教授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声音     
《科学生活》2010,(6):63-63
从参观情况看,除了部分外国场馆比较受欢迎外,最热门的场馆里还包括中国馆、省区市馆和主题馆。我们不希望通过排名的方式来引导大家的参观选择,其他场馆也都为参展世博会做了充分准备和努力,应当得到尊重。——世博局新闻发言人徐威回应"是否能给热门场馆的人气度排个名"。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是人类优秀文明和智慧汇聚的盛会,也是各参展方共享科技进步、进行创意比拼的大舞台。在上海世博会上,诸多国家馆都依靠声、光、电等多媒体集成技术,来演绎、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生活的新理念,演艺设备与技术创新地广泛应用于世博会场馆、展览展示项目和各类型文艺演出活动中。左焕琨,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长期专注于舞台美术设计和舞台工艺设计领域,近年来从事展览展示艺术技术工作并担任艺术照明设计,在上海世博会中担任中国国家馆、主题馆展示技术保障平台顾问组组长。8月中旬,左焕琨老师陪同本刊记者观摩了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主题馆,并为我们解密其中技术,介绍了演艺科技在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工程的发展前景及其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0,(7):14-15
<正>在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实践区中,台北案例馆"垃圾不落地"的主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力政策使垃圾减量2000年,台北市开始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垃圾不落地"政策。除了大幅减少公共垃圾桶的数量外,还规定除了可回收的资源物品,居民需要使用专用垃圾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相似文献   

6.
资讯     
《科学与生活》2009,(10):124-124
<正>世博会伦敦"零碳馆"启动2009年9月9日,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公开征集零碳馆展示方案,并在中国招募20名"零碳大使"。伦敦零碳馆是世博局大力支持的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项目,由两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而成。总面积2500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8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办,其主题为“给养地球,生命能源”。如同历届世博会一样,各国的场馆建筑无疑是最大的看点,让我们前去一探究竟。←米兰世博会的地标式建筑——“生命之树”喷泉雕塑,其近旁就是象征着“城市森林”的东道主意大利馆。  相似文献   

8.
资讯     
《科学与生活》2009,(12):124-124
<正>世博会气象馆:"热气球"云中漫步近日,气象部门首次披露了世博会世界气象馆布展方案。观众到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云中水滴"参观,可以乘上"热气球",体验云中漫步的浪漫旅程,或穿越气候变化长廊,感受风云雷电变幻。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09,(12):64-65
美国馆的落成,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它的姗姗来迟,又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呢?作为2010年世博会最大国家场馆之一的美国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题定为"拥抱挑战"。分别从"可持续发展,团队协作,健康生活,美国华人成就"四方面来演绎。上海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表示,美国馆的目标是吸引500万至600万人次参观,为了实现令美国人感到骄傲、给所有游客一个惊喜的目标,好戏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0.
种子在哪里     
世博会英国馆向人们展现了植物与自然如何铸就城市生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世博会与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探讨城市纪元的全球城市化问题,应对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世博会是城市化的大事件,世博会的历史也是城市化的历史,也是关于城市主题的一种连续的演绎过程,世博会推动了城市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再城市化。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世博会的辐射效应和场地的后续利用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9,(11):56-57
飞翔的风筝、绿色的草坪……2010年,参观者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找到一片"风筝森林",感受来自墨西哥的独特魅力。墨西哥馆的建筑有何特别之处?作为本届世博会中唯一一个主体位于地下的建筑,天上的风筝与地下宝藏般的展品完美结合,让墨西哥馆的创意独一无二。墨西哥馆的主体建筑是个大斜坡,露在地面上的就是个小斜坡,占地4000平方米的斜坡屋顶,被打造成开放式广场。整个广场绿意盎然,象征着开放的城市空间,又表达了墨西哥人"还城市以绿色"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当日历翻到2008年,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世博会的筹备工作更加紧锣密鼓,场馆建设与展览主题将陆续确定。为此,本刊开设了"世博视点"这一栏目,与读者一起关注世博,走进世博。世博会国家馆的展馆建筑是各个参展国的"名片",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内涵,向来自全世界各个角落的观众传递着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最近公布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方案别具匠心——一只造型奇特的藤编篮子。该设计将新奇的造型与生态建筑理念相结合,赢来一片赞赏。  相似文献   

14.
<正>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它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是当今世界社会持续发展的标志。世博会期间经济、科技、文化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现出无限生机和生气勃勃。世博会后怎么办?当然是要加速上海,乃至全国和全世界的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防止世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9,(6):42-4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超过7000万人次在世博会举办的184天之内,能享受到交通的便捷,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3):14-15
国家馆是各个参展国在世博会上代表本国参展的场馆。东道国的国家馆,历来备受关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筹办过程中,中国馆始终被认为是难点和重点。它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也承载了中国民众的无限期望。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0,(4):16-17
"城市最佳实践区"、"新能源"、"低碳"……当这些名词由陌生慢慢变得熟悉的时候,我们对于世博的探求之心也与日俱增,世博会究竟将会给上海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将如何通过世博看世界、看未来,感悟世博对于城市未来的真正意义?为此,上海科技馆举行了以"科技世博,城市未来"为题的科普大讲坛,让我们能够提前获知世博会的科技元素。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11):12-13
今夏的上海热情如火,处处洋溢着世博的气息。世博会的召开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别于以往的活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如世博会的主题,现在的城市生活也越发惬意。与此同时,时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院长的郑时龄教授参加了"院士看世博"的活动,对于世博会的内容与理念、建筑、作用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与见解。郑时龄教授同时还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构建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明赫 《金秋科苑》2010,(11):58-64
只要彼此一个微笑,奇迹就会马上出现。寻问每一位到过台北案例馆的观众,最深的感受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是“微笑”。 位于浦西世博园区的台北案例馆近段时间每天都会有超过4000人参观,这是世博会中唯一以“资源回收”和“无线宽频”两项优势入选的城市馆。  相似文献   

20.
明赫 《今日科苑》2010,(11):58-64
只要彼此一个微笑,奇迹就会马上出现。寻问每一位到过台北案例馆的观众,最深的感受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是“微笑”。 位于浦西世博园区的台北案例馆近段时间每天都会有超过4000人参观,这是世博会中唯一以“资源回收”和“无线宽频”两项优势入选的城市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