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名"这一结构古已有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有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在古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这三类,名词是以具体名词为主。在现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这五类,名词是以抽象名词为主。古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单一,而现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更加丰富、灵活,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将从语义、类型、语用三个方面,对"副+名"结构做一个纵向对比研究,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副+名”的组合,有的出于语法的需要,有的则出于修辞的需要.出于语法需要的,大都具有关涉性的语义特征;出于修辞需要的,大都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有两种类型,即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种类型的“副+名”组合,在具体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等方面是不同的,修辞类型中的名词可看作活用,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副+名”的组合,有的出于语法的需要,有的则出于修辞的需要.出于语法需要的,大都具有关涉性的语义特征;出于修辞需要的,大都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有两种类型,即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种类型的“副+名”组合,在具体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等方面是不同的,修辞类型中的名词可看作活用,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5.
目前,汉语中的“副词 名词”结构,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有越来越常规化的倾向。从这类结构的特点和分类、名词的语义特征分析、语义限制等几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副名组合这一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既是汉语随着社会发展而主动应答并积极调适的反映,也是汉语使用者不断创新求变从而约定俗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回顾"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义的角度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讨论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旨在对这种结构的语义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大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语义内涵丰富,(2)感情色彩转变,(3)特征为人熟知。而这些名词存储信息量的大小也对能否进入该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现象开始流行起来,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实例考察该结构中名词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条件限制。主要内容为:第一,概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将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划分为抽象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四种。第二,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词义,做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名物义与性状义。第三,从名物义和性状义的角度来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8.
范围副词"一律"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广泛的用法。在语义上,"一律"强调总括的对象的动作、行为、情况的一致性,其语义指向即总括内容大多在前面;在句法上,"一律"可以作状语,还可以加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副名结构,可以加数量词以及与其他副词共现连用等;在语用上,"一律"多用于政治性或法律性文本中,表达中性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副名结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语法书和教科书在谈到副词语法特点时都指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并且把能否受副词修饰作为划分谓词和名词的重要标准,但实际上,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的书面语作品里时有所见。某些事物名词、时间名词及方位名词与副词组合时都有一定条件和限制,副词对名词的修饰,从多方面表达了说话人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和态度,这种副名结构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副词+名词"结构的出现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也初见成果。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语言的发展使得这种结构被普遍接受,但是"都"作为副词,从一开始就可以修饰名词,所以说"都+NP+了"是副名结构的特例。因此,主要从"都+NP+了"的句法结构、构式的意义以及语用这三个平面再谈"副词+名词"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非范畴化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名词"结构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态特征、语义特征和认知机制等问题,从语言本身及人类认知两方面论证了用非范畴化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名词"更具解释力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指出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存留于成语和少数词语中。这种现象在英语中也普遍存在。名词作状语具有简洁、精炼、使文句生动等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借助实例探讨英汉语名词性状语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这个共同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教材在谈到名词的语法特征时 ,一般都是说它不能受副词修饰 ,但在语言实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名词的形式。本文从词性转变、语言的审美选择、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对这种“副 +名”结构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动物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本文借助动物名词这个语义场,通过对动物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名转动现象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表现出较汉语同类更大的广泛性,而且从汉语的动物名词名转动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刘巍巍 《成才之路》2009,(26):38-39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判断句往往用系动词“是”表示判断,古代汉语则不同,往往用固定的形式和某些副词来表示判断。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弄清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区别及其演变规律,就这几点本文将重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初艳 《海外英语》2013,(5X):269-271
现代汉语语法中,程度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因此"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被视为是不符合传统语法规则的,然而这一结构的使用却逐渐频繁,且成为语言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该文旨在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看作一个构式,并对其语义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也谈关于副词修饰名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名结构是汉语新时期大量出现并且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语法现象,说它新,是因为它挣脱了语法学旧有的偏见而大众化了,普遍为语言社会所接受。本文在回顾六十年代对副名结构的看法之后,从今天副名结构存在的现实出发,讨论名词与副词直接结合之后,名词的词汇意义及其语法功能所发生的变化,副名结构这一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也不再是中心语名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同时指出“非常”同名词结合的两种不同情况,提请注意副名结构的假象。最后的结论是:副名结构的存在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得(děi)"与副词或副词性结构组合时,体现了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主要是受"得"的语义特点制约。语义一致原则是"得"与副词组合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得"的宾语特点和语言象似性原则、命题内外成分的区别等也对这种不对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叠是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用词法上的重叠,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拟声词等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而且还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古代汉语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假设连接词的词频,各自在假设连接词语表达系统中的功能负荷量等语言特征,以此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对比。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假设连接词为"如果"和"要是",前者占了大半的比例。古代汉语中,最主要的假设连接词为以"若"开头的词组"若不""若是""若非"等,总共约占一半,"如果""要是"次之。由此可以看出,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重要的假设连接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若"开头的词逐渐失去核心地位,而之前相对较次的功能词取而代之。研究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现代汉语对双音词的偏好,以及对词语的语义分工。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