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自宋代问世已风行千年,家喻户晓,然而当你朗朗念诵的时节,可曾想到:中国早已是千家姓、万家姓了:南方就有个“百姓镇”,镇中心三个小小的村落,不是千户人家,却赫赫然生息着119姓。“百家姓”作有知,怕也要大吃一惊的?  相似文献   

2.
龚姓溯源     
田冰 《寻根》2007,(5):107-110
龚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百家姓排行榜上,位列第99位,总人口约有220多万。龚姓源头龚姓源头较多,按符合中国汉字渊源的传统说法,龚姓源于共,后共姓人为避难而改为龚,可以说共姓源头就是龚姓源头。据《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史料所载,共姓源头有六:  相似文献   

3.
赵建之 《寻根》2004,(5):114-118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  相似文献   

4.
鄢云辉 《寻根》2007,(2):126-127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姓氏文化,全部浓缩在了一部《百家姓》中。《百家姓》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部浓缩姓氏文化的精华中,“熊”姓以其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南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令世人瞩目,叫中原诸侯为之惊叹的楚国,而厕身其中。  相似文献   

5.
方颐 《寻根》2014,(5):131-133
中华民族姓氏知多少?这不仪是一个屡问而难答的饶有兴趣的问题,更是一个姓氏学、民族学、历史学,乃至关涉到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古代姓氏书有《百家姓》《千家姓》,乃至所谓《万姓统谱》,但将现存古代所有姓氏鹳中姓氏统加,其总和不过七八千个。姓氏在历史中有消亡也有新生,这种现象越接近现代就越有加速之趋势。当今我国有十多亿公民,人口统计多取抽样数据,其所得姓氏与实际仍有较大距离。姓氏专家为得古今姓氏数之实,一方面努力扩大古文献求索范围,另一方面则密切注意最新人口普查所得的姓氏数据。20世纪90年代曾出版几种专业辞典,其姓氏数量已达一万数千,21世纪某些专家所搜集的姓氏数量已突破2万。  相似文献   

6.
昃姓的由来     
昃姓的由来张茂荣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西山脚下,有一座“昃(Ze)家庄”,从这里繁衍出来的若干家昃氏子孙大都集中在博山附近地区。“昃”作为姓氏在全国唯此独有。《百家姓》及后来的《续百家姓》,收有单姓、复姓596个,但不见“昃”姓。最近10多年间陆续出...  相似文献   

7.
上官姓氏源流□上官子木复姓上官,时有人出于好奇而发问:有识者问,该姓源自何朝贵族;无识者问,此姓是否属少数民族。每每无言以对,遂动念寻根以求先祖之名。上官在《百家姓》中位居复姓第三,仅次于万俟、司马之后,且位于欧阳之前。在明代杨慎所纂《稀姓录》及其同...  相似文献   

8.
是姓探源     
苏慎 《寻根》2005,(5):96-97
是姓,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9.
稀姓趣闻     
金瑞华 《寻根》2007,(1):124-125
中国的姓氏繁多,俗称“百家姓”,可实际上是“万家姓”。中国的姓氏不但多,而且稀奇古怪什么样的都有,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大批稀姓,以下举例说明。苟姓:苟姓的来源可谓一波三折。在1400多年前,后晋有一个“敬”姓大臣因冲了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宗族忍辱减“文”留“苟”,改姓“苟”。千余年后的今天,居住在登封市唐庄乡的“苟”姓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要求恢复“敬”姓。现在又改回“敬”姓了。毒姓:“毒”姓始于唐朝掌故。河海大学的夏静庐先生对这个“毒”姓的由来作了较清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11.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12.
漫话茹姓     
任崇岳 《寻根》2016,(4):115-118
正茹姓是百家姓中的小姓,全国只有11.9万多人,文献资料不多,研究姓氏的学者也鲜有提及。茹姓是怎么来的,其族源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茹姓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柔然族5世纪到6世纪中叶活跃在蒙古高原上,在《魏书》《北史》《南史》中柔然被称作"蠕蠕",读作ruǎn(软)。《晋书》称"蝚蠕",《宋书》  相似文献   

13.
柴姓来源考     
胡俊 《寻根》2006,(4):113-115
中国姓氏的起源十分复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根据姓氏的来源细分为29类,如以国为姓、以官为姓、以名为姓、以谥为姓等等,并逐一介绍了各个姓氏的源流,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详赡之至。但是,他将姓氏起源都归于先秦,恐怕不符合事实,正如清顾炎武所说:“氏族之书所指秦汉以上者,大抵不可尽信。”拿柴姓的起源来说,郑樵认为是“齐文公子高之后,裔孙,以王父名为氏。十代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北宋邵思《姓解》都认为柴姓是出自高柴,甚至宋代官修的《广韵》也说柴姓是“高柴之后”。但是现…  相似文献   

14.
陈学文 《寻根》2016,(4):38-41
正中原故地,闽台姓氏之原乡据诸多历史文献、姓氏谱牒记载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闽台两地和中原有着源远流长的史缘、文缘、亲缘关系,中原姓氏、河洛文化,是闽台地区的姓氏之根和文化之源。许明镇编辑的《台湾源流》,在《台湾百家姓固始  相似文献   

15.
王泉根 《寻根》2003,(5):115-117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独具特色:一是中国人人人皆有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只有名,没有姓);二是姓氏起源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16.
元姓漫谈     
元树林 《寻根》2009,(5):110-113
元姓是我国汉民族中人口较少的姓氏之一,虽然在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中排在第91位,但《百家姓》并不是按照人口多少的顺序来排列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等单位,曾根据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或户籍人口登记等资料,先后三次排出当代汉族前300个大姓,这三次排列均无元氏的位次。  相似文献   

17.
陈建魁 《寻根》2011,(4):118-122
关姓是中华民族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南宋钱塘儒生所编的《百家姓》,关姓排在第394位,而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新百家姓中,关姓排名第153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  相似文献   

18.
张殿兵 《寻根》2012,(4):125-128
一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蛴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百家姓中有很多姓氏都是由姜姓衍生出来的。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其以山东省为多。姜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0位。  相似文献   

19.
正如同中国有姓氏大户"张王李赵"一样,越南也有姓氏大户,姓氏最多的甚至占到国民的近四成。越南人以"阮"姓为最多,全国约有3176.23万人,人口占比高达38%,相当于每2.5个越南人中就有1人姓"阮"。排在第二位的是"陈"姓,全国约有919.44万人,占比11%。居第三位的是"黎"姓,约794.06万人,占比9.5%。排在前三位的姓氏合计约占越南总人口的58.5%,而越南的十大姓氏人口占比则高达84.6%。越南的姓氏数量与约有30万个姓氏的日本相比,  相似文献   

20.
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冒舒一如皋冒氏在我国早期的谱牒学名著《元和姓纂》和通行的《百家姓》中并无著录。直到明嘉靖时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万历年间夏树芳的《奇姓通》两书问世,才开始出现冒氏,列为“奇姓”之一。冒氏始祖致中(东林),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