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阅读是获取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会到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之一。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它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所谓作文评改,笔者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第二是修改。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写作视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达到写作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让学生找到写作“源头”,那么就能达到“文有源头意不竭”。学生作文内容方向的“源头”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发掘出好的作文素材,通过观察、提炼和加工,将生活事实转化为作文素材;利用多种方式组织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使其学会提炼事物、“升华”故事。教师需结合教学现状改进教学方法,釆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在活动中激发写作灵感,将实践活动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再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而达到增强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研讨的课题。“多写、少批、重评改”的教学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教学的依据。“多写”是教师们所重视的,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两个小作文,两周一个大作文,可谓“多写”,但收效仍不大,其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评改”这一写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有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目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语的要与忌黄安林(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用书面形式指导学生作文的特殊方式。作文批语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写批语时,应十分注意“三要”与“三忌”。一、要对症下药,忌笼统空...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写作的目的应为生活服务,写作内容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缺少新的理念指引,写作时指导学生模式单一陈旧,效率低下。甚至平时只教读、背例文,考时凑足一定的量,形成学生作文如“榨油”,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凭证信息的交流方式,另外,也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的综合运用.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大部分产生了厌烦作文的情绪。针对作文潜能生的写作状况,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树立起学生“要写”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写作是必需的.然后变学生的“怕写”为“敢写”,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变“厌写”为“爱写”。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认识.我把对潜能生的作文教学设计成这样的序列: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掌握方法、转化技能四环节,低起点、重实效、快强化、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要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6.
一位全国优秀教师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一个人只要学好了语文,即:一个人只要能够有好口才,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番好文章(有好文采),就一定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并且能闯荡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大好前程。那么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许多同仁看法一致,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达到这种境界应该从四个方面努力:一、作一手好文章写作难,写一手好文章更难,这是职教学生共同的感受。怎样才能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呢?有位作家把写作概括为“九字诀”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仔细体会,确实是经验之谈,它关键…  相似文献   

17.
纪秀萍 《小学生》2013,(7):10-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作文在教学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素材及独特的观点,这样作文才能表达清晰、内容充实及特点鲜明。所以,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收集素材、帮助其增加词汇量,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一、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兴趣是最大的保障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  相似文献   

19.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0.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怎样备好作文教案.上好作文指导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等一系列问题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最为热衷的话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知识的教学要“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为此,教师就要很好地利用一切写作资源,或集中展示,或引导观察,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就要求教师在备作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