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艺术社团在学生德育、美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突出作用。本文阐述了艺术社团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了艺术社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艺术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及艺术社团的建设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美国独特的体育艺术校园文化成为人才培养的典型代表,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个案法和现象学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发现:美国校园文化主要通过社团体现,其社团类型和内容丰富,涉及学术、文化、生活、政治、媒体、表演、娱乐、宗教、服务、运动、社交等17个类型近600个.其中,运动、娱乐、表演三类社团占全部数量的1/6还多.运动类社团种类相当齐全,包括对抗类、格斗类、竞速类、准确类和难美类多种项目.通过对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学校校园文化和运动项目的蓬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孙伏龙  龚玉伟 《阅读》2014,(43):2-2
<正>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位于古运河畔,学校以"明德博学,有恒致远"为校训,逐步彰显"艺术教育"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焙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办学特色,打造"幸福课堂",注重学生社团建设。校合唱队和古筝、健美操等社团多次获奖,校鼓号队曾获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特等奖,校腰鼓队曾获区"体艺2+1"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物质环境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设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社团艺术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精武会"的推介艺术及其对体育社团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武会”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民间体育团体。它的卓然于时,饮誉于世,显然与其高超的推介艺术是分不开的。对“精武会”的推介艺术进行了分析与评说,指出:与时俱进、身体力行、以人为本、伸张正义是一个体育社团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体育提升到哲学的神圣高度,使人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体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社团政府管理模式陷入了法律化的困境,主要体现为民间体育社团合法律性不足,官方体育社团合正当性不足,体育社团法律化层次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体育社团法制建设滞后于公民的体育结社需求,我国政府对于体育社团的定位偏离了社团的本质属性,管理者淡薄的法治意识阻碍了体育社团管理法律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成员中表现优异的先进分子,他们是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的需求层次逻辑,提出应对社团干部进行多方面的指导、激励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工作紧密结合方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应从创建学习型社团、切实加强社团管理、全面繁荣社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分支。该类社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营造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途径,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促进理论研究型社团成员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加强社团自主管理、调整社团活动宗旨、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建立社团实践基地、加强社团间合作交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全文阐述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深刻分析了高校社团存在的价值取向出现偏移、缺乏生存保障和社团干部作用发挥欠缺等三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正确引导大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构建大学生社团良性发展机制和建立大学生社团骨干培养制度等三方面提出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杜丽姣  边霞 《美育学刊》2020,11(1):7-12
美国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在经历进步主义、结构主义立场之后,正在跨入新的时代。当前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加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带有明显的社会重构功能。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应在考虑文化适宜性的前提下积极了解国外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思考、寻求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儿童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是"艺术教育"。本文以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为契机,以广义"艺术教育"为主要探讨内容,探寻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可借鉴的资源;并结合当代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从政府支持、专业学者、学校教育工作者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艺术教育在民办高校中发展的现状,指出在民办高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应包括开设艺术课程和开展艺术活动两个方面,且应面向所有学生。由于就业需求、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杜卫 《美育学刊》2020,11(2):1-7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普通艺术教育应该在总结和反思中努力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中国高校普通艺术教育“升级版”。深化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本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抓住关键,推进高校普通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加快美育教师培养培训,使我国高校的美育事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下应用理论艺术学的分支之一,是关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及其实践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在于,它是一门关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及其实践的跨学科领域,涉及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其研究对象在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的普遍规律和特性,以及这种传授的实践操作过程本身。艺术教育的实质在于人生艺术感涵濡,即以艺术品美感为中心的对整个人生过程的审美价值的直觉能力的养成过程。对艺术品的审美感受能力的涵濡,是人生艺术感涵濡的中心和基础,由此拓展到自然美感、社会美感、科技美感、宇宙美感等共通感的涵濡,共同组成人生艺术感的同心圆构造。艺术教育是以人生艺术感涵濡为中心的个体艺术美感的养成和拓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热心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注重了把美学理论用于党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打开了思想教育艺术的大门。本文力求从美学的角度理解思想教育艺术的内涵、思想教育艺术的体现以及教育艺术同艺术教育的有机联系,从而探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做法,与新形式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战略决策不吻合.目前高师美术专业培养的对象是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人才,同样担负着素质教育的任务.要解决目前状况,必须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提高高师美术专业文化课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缩短与同等文科考生的文化差距,从源头上根治后期教育困难的问题;改变目前高师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技法轻理论的不合理做法改善目前高师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通过人才培养,再教育等手段,加强高师美术专业的理论教育.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收到理论与技法相结合,才能提高高师美术专业生的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是社会需求原动力的产物,是教育、体育、艺术大繁荣的结晶.大环境发展为体育艺术活动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同时迫切需要质素高、技能强的体育艺术专门人才.应运而生的体育艺术类专业始于21世纪初,经历了15年的快速发展,规模、成效初见.时至高等教育从规模化向注重质量发展的今日,围绕体育艺术类专业建设的问题逐步突显,专业建设面临一系列困境,究其成因主要有:体育艺术概念及专业内涵审视不清,未形成核心概念体系,学科专业定位摇摆不清、专业目录不明,高校缺乏招生话语权,以及融合型师资缺乏等.破解专业建设的难题,走出困境,首先必须理清思路,"由内而外",重新审视体育艺术内涵,明确体育艺术是以艺术学科为基础,体育学科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自上而下,行政主管部门为其正名,争取在艺术学门类下设体育艺术一级学科,摆正体育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位置;同时,创设交流平台、培育融合型人才;转换思维,重技术技能亦重艺术素养,互碰、互融、互补,多渠道培养具有体育艺术特色的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美育学刊》2020,(2):8-1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也进入深水区,美术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其中,要求美术教师专业化成为许多矛盾汇聚的焦点。在职美术教师的发展起点在于职前培养,而培养职前美术教师的关键之一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过程。故从我国学校美术课程观历史发展脉络出发,倡导建立美术课程内容与教育哲学观念、理解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的观点,基于“实践智慧”,提出组织具有批判性质、经验性质和体验性质三种特点的高等师范学院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模式设置与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教育革命于20世纪20年代从传统文化与教育方式走向了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创立新思维比艺术设计教育本身更重要,整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