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开始,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排舞原创作品的必要性、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创新要点、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的排舞采风活动应具有长期性,须与我国民族地区建立沟通机制,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先例发挥带动作用;对不同民族舞蹈风格排舞原创作品认证要严格审核,确保创编出的排舞原创作品的全面性、普及性、科学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广西壮锦图案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文化的积淀,形成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民族工艺,其图形造型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诸多设计师运用壮锦图案作为自己设计的辅助资源,但在其运用中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简单的粘贴复制直接套用不仅影响其发挥自身视觉语言优势,也阻碍设计师创作思维。本文通过对广西壮锦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优劣性比较,为设计师更好地运用壮锦图案提供一个思路,使之成为新的设计风潮。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笔触把美国一个重要的方面推到了世界读者的面前。同时,她也是美国公认的一位最称得上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困苦中挣扎的黑人女性群体,展示了她作品的深刻民族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的黑人母亲群体形象解读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在提及动漫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在第一时间会想到欧美和日本的动漫。而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动漫作品中,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中国动漫要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就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加进去。众所周知,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我们国家自己的动漫中去,那么势必会在全球产生很大的反响。本人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运用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我国当前动漫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作品中大量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是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例,追溯她在家庭经历、后东方主义及新原始主义关照下,对中国传统的事物、占卜以及巫术等的书写是如何自成一家的。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深受圣经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不体现出圣经中的原型。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等几部小说中都出现了类似于耶稣的原型人物,以耶稣赎罪,救世和重生的主题原型出现在黑人社区。而作为代表黑人民族的女作家,她在运用这些原型的过程中,无疑增加了一些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这些"耶稣"原型的运用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戏仿和颠覆。  相似文献   

7.
基础图案课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概念.注重基础图案与现实应用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对传统图案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图案,使传统的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并借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刺绣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绣作为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多样奇凡的图案纹饰,艳丽和谐的色彩,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品显示了浓郁的西域民族艺术特征。对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刺绣图案纹样形式及其富有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行阐述的同时,指出图案色彩所呈现出的哈萨克民族特定的地域审美特点,同时介绍了哈萨克族刺绣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先祖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利用图案所含的寓意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运用指物会意、谐音寓意、感景悟意、宗教禅意、吉祥文字用语的直接应用及一系列数字化的吉祥涵义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起源、文化发展、文化精髓、文化范畴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追求"天人合一",是顺应自然而发展生存的;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唱法是以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唱法为基础的演唱方法,例如:各地区民歌的演唱方法、中国各种戏曲的唱法、各类说唱音乐的唱法等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声、行腔、咬字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为发展我国的声乐事业,国内不少民族声乐的歌唱家、学者就如何建立起中国的民族声乐学派进行了深入地科学研究和探讨。音乐界普遍认为:民族声乐艺术在学习和继承民族传统声乐的同时,必须注意吸收西洋唱法的科学理论,使之与民族声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影响来研究中国传统砖雕艺术,分析和认识潜存于传统砖雕艺术中的创造意识和影响以及支持这种创造意识的传统文化因素与审美心理特征,将有助于揭示形成传统砖雕艺术造型特点的内在因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它影响并支配着创造者的活动,决定着作品总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变迁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诞生并发展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变迁,民族传统体育由“群体”走向“个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礼俗”走向“世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礼俗文化精神,遴选出既有显著“个性化”又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推广,并借鉴其它民族或西方国家传统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最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她的成名之作。本文认为,这部反映黑人社会的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与其"寻根"主线故事背后构建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小说女性角色争取权力的形象诠释有重要的联系,文化传统与女性主义成为建构小说经典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赵宁 《职大学报》2014,(3):83-84
中国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世界服装日新月异的潮流面前,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在设计上合理运用民族元素并大胆创新改造,使中国服饰真正成为世界艺术殿堂的耀眼奇葩。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早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在正统中国现代文学史主题中,无论是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与民族救亡,30年代的文学与阶级斗争,还是40年代的文学与抗战,她仍然只是被作为一个"另类"安置。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是一个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上看都滋生悲剧的时代。而张爱玲正是以她融贯古今中外的悲剧作品和风格而屹立文艺之园。从现代悲剧观入手,可以发现张爱玲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悲剧的继承发扬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悲剧文学的丰富发展,也是对世界性现代悲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标志设计既有世界性的符号特征,也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本文主要对标志设计中民族民间图案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深入阐释民族文化的融入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武术文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产,它表现在对中华民族运动攻防技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追求、欣赏习惯、思维特点等各种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特点。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注重整体思维、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苏青在其作品中更多地关注女性所要面对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基于这一点,我们能看到,她继续探讨的是“五四”运动问题小说的传统,甚至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的关注。因此,通过她鲜活而质朴的笔,给我们展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女性的真实生活,在其作品中对妇女的真正解放作了很多设想。虽然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她毕竟深入思考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能够说,在中国的女性作家中,苏青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