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如何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呢?我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创造契机,收到了良好成效。一、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当班干部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心愿,为了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班委轮换制。每个学期,让所有孩子都当一次班委和一次小组长,每月轮换一次。开始时可适当保留骨干,要求任职期间尽职尽责,以身作则,为大家搞好服务,做好当天值日记录。这给每个孩子创设了学习管…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是有限的,难免会出现盲区。健康的班级能让班里每个学生都融入团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正能量,主动、健康地成长。我尝试着通过小组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孩子自觉履行互相监督义务,通过小组与小组的竞争互助,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荣辱感,让孩子实实在在触摸到团队的力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09,(8):234-235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是看教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我曾经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也终于决定不放弃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在十二载的课堂器乐教学巾,我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4.
学生,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就像一缕缕阳光,照进我的生命,给我的生命带来了温暖和平静,回想起与他们的点点滴滴,心中便有太多的美好与感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是我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所得。作为一名教师,职业生涯的精彩不在于培养了多少个名人,而在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因而与他们相处需要的是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不同性格学生的不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逐渐长大了。一、自由适合他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的孩子,我对他们都不够了解。所有对于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的教学生活,使我养成了读学生眼睛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里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喜欢看人的眼睛,读人的内心,而学生们眼睛中幼稚、天真的童话世界,是我最喜欢读的。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来到教室,等待着一个一个孩子踏着铃声走进来。有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欢笑,有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兴奋,有的孩子眼睛里是忧郁,有的……我不放过每个孩子的眼睛。我走到眼睛充满欢乐的孩子面前,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告诉老师,今天早上干什么了,这么高兴?”孩子就会笑起来,快活地告诉我今天早上的高兴事儿。而我,会…  相似文献   

6.
做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接触到各类学生,看到他们幸福健康地成长,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孩子的进步就是老师价值的充分体现。曾几何时,为了找到一个好方法教育千差万别的孩子,我苦思冥想,费尽心思。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终于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个体,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渴望别人的关注,每个孩子都渴望有人走近他(她)的心灵,当作文课我宣布每个学生都要写自己的一位同学,而且每个人都保证被写时,我发现这些孩子们的情绪一反平日里对作文不闻不问的常态,显得有些激动,而且想象力丰富的同学马上就已表现出粉墨登场的状态了,内敛的同学也已掩饰不住眼神晶晶然如暖光之乍现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已开演了……  相似文献   

8.
我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发现,观察学生的言行,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是班主任的一项工作.我认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自我认同程度,有自卑的、有自负的,当然还有自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差异.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自我认同程度,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和能力训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秋高气爽的九月.带着对初中生活的向往.一群活泼的孩子踏入了中学校园。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细细观察每个学生。一个叫小伟的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李莹莹 《教师》2014,(15):106-106
正2009年的夏天,我又迎来了一批初三学生。每个孩子都如天使般让我喜欢,刚开学的几节化学课我用奇妙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效甚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外高涨。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群这么喜欢化学的孩子,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用心地准备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11.
我感到老师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爱,就能让学生树立理想,奔向未来,我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我的朋友,喜欢与学生交流和谈心。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相似文献   

13.
吴云飞 《成才之路》2013,(27):34-34
课堂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主阵地,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场所,上好每一堂课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让课堂成为孩子全面成才的主阵地,我想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一、课堂交流:每个孩子的机会是均等的我通常在课前设置一些预习类的问题让孩子回家预习,课上请那些平时反应较慢的几个孩子对预习的问题进行阐述,并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结束本课后,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孩子们特别喜欢动手制作。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尽可能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使所有孩子喜欢这节课。另外,通过合作学习使孩子们意识到,只有合作、互助、团结才能创造奇迹。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新颖的家庭作业,由此激发了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爱竞争爱表现的欲望,以及为了得到更多的贴画而打算今后加倍努力学习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背景也不相同,生活的环境以及家庭的教育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孩子的能力、智力等都必然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本身也都有一个开花的心,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个学生.我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时刻不忘家长期许的目光,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关注全体,努力做到不拉下一个孩子.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完晨练课,学生像往常一样踏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走进教室。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我已在教 室门口设置了一个障碍--一把笤帚倒在地上。我想观察一下每个学生对这把笤帚的态度。 第 一个学生跨了过去,第二个、第三个……竟有无情的小脚从笤帚上踩过。就这样,最后 一位 男生,弯腰拾起那把被踩得脏兮兮的笤帚,默默地放到卫生角,一声不响地坐到位置 上。我 的心像被鞭子抽了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啊!家庭作业向来不做,成绩令人担 心。我在教室里来回走着,目光与每个孩子碰撞。教室里静得能听见每个孩子均匀的呼吸声。过 了三四分钟,我…  相似文献   

17.
邓睿:各位好。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们觉得学生在青春期主要会遇到哪些发展问题?周培:我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而且我自己的孩子也正处于青春期。从学生和自己孩子的身上看,我觉得学生在每个年段的发展中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六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却有着不普通的追求一一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我”。我们认为,每一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有梦想的孩子都了不起。在这个校园里,教育的真情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