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存兴 《资源科学》1993,15(1):7-14
本区位于黄河上游沿岸,包括内蒙古17个县(市、旗)、宁夏与甘肃各13个县(市)和青海14个县(市)。从地貌类型看,主要为黄河沿岸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陇西黄土高原和青海高原。按本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可分成三个土地潜力区(图1)。全区土地面积为22.48万km~2。1985年总人口为1485.85万,平均人口密度为66人/km~2。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世界上岩溶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面积达137万km~2。滇、黔、桂三省(区)岩溶面积达32.06万km~2,约占全国岩溶面积的23.4%,占三省(区)总土地面积的39.7%,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岩溶最集中的区域。其中云南、贵州、广西岩溶面积分別为11.09万km~2、12.96万km~2、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沿岸地区,是指青、甘、宁、内蒙古境内上至龙羊峡,下至托克托黄河干流河段沿岸的47个县、旗、市(含四省区首府及相关旗县),土地面积15.7万km~2,1985年人口1173.5万,农业人口占70.8%(图1)。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砀山县位于淮北平原北部,黄河故道在砀山县境内偏北横贯46km。砀山黄河故道区域(以下简称故道区域)面积699.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9%;人口4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2.4%。故道区域流经砀山12个乡镇、294个行政村。由于土壤属黄泛冲积土壤,且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农、林、牧、副、渔特别是果林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洪道 《资源科学》1986,8(2):77-83
一、湖泊概况 东部平原湖泊系指分布在长江、淮河中、下游,黄河与海河下游及大运河沿岸的湖泊,这些湖泊大多是由地壳沉陷和河流的冲积作用所形成(图1)。区内湖泊均为淡水湖,面积为21532km~2,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4%(表1),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及巢湖就分布于此。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与海河上游地区。行政区域包括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全部,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大部,以及河南省、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该地区共计7个省(自治区),41个专署(地区、市、盟、州),288个县(旗、市、区),总土地面积为627984 km~2。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LANDSAT数据分析2006~2014年内江市主城区绿地变化情况,主要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土壤植被指数(Soil vegetation index,SAVI)进行阈值分类,采用半监督分类对主城区中的单位绿地、小区绿地、公园绿地、生态绿地、道路绿地进行分类。从总体分析上分析,2014年与2006年相比,五类绿地面积均在减少,其中道路绿地变化最大,面积减少4.0554 km~2,降低比率达到25%左右;公园绿地变化较小,面积仅减少0.6849 km~2,表明该区域绿地保护较好;其次,小区绿地面积减少1.9152 km~2,单位绿地减少1.5588 km~2,生态绿地减少1.0116 km~2。  相似文献   

8.
喀什、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流动沙漠的西南和南部。喀什地区沙漠面积2.78万km~2,占地区土地面积31.3%(表1);和田地区沙漠面积10.53力km~2,占地区土地面积43.4%(表2)。 两地区绿洲边缘受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移动、扩展、蔓延的危害和威胁。塔克拉玛干沙漠中85%的面积为流动沙丘。沙漠在其东部东北风和其西部西北风(分界线在民丰县东牙通古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面积扩大。到1991年底,全国共建自然保护区708个,面积达56.9万k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61个,面积为10.46万km~2;省级保护区318个,市(地区)级保护区108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和山西省的全部、河北省的绝大部分、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黄河以北部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小部分。总面积42.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28.8万km~2,占全区面积的67%,平原面积14.0万km~2,占33%。地势西高东低,呈扇形向勃海湾倾斜。主要的河流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的全部以及黄河中下游的东岸北岸的支流。本区人口稠密,交通和工矿企业均比较发达,京津唐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987年区内工业总产值1464.2亿元,约占全国总数的1/5。华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1987年粮食总产量419亿kg,约占全国产量的1/7。华北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多而集中,既是我国首都的所在地,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详实合理的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估对溪洛渡电站工区及对外交通的施工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的方法对研究区12条泥石流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癞子沟、杨家沟、花椒湾沟、塘房坪沟、象鼻子沟、梁子沟、二坪子沟和那里沟均为泥石流沟,溪洛渡沟、豆沙溪沟和冲沟1、2、3均为山洪沟,其中杨家沟泥石流危险性较大,癞子沟、花椒湾沟、塘房坪沟、象鼻子沟、梁子沟、那里沟、溪洛渡沟危险性中等,豆沙溪沟和冲沟1、2、3危险性较小;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大的区域面积为2.63km~2,危险性中等的区面积为6.25km~2,危险性小的区面积为6.14km~2。  相似文献   

12.
2020年3月20日,西藏定日发生的5.9级地震进行灾情分析、现场地震灾害调查,编制出本次地震烈度图并得出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结论:西藏定日5.9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面积为42km~2,Ⅶ度(7度)区面积为176km~2,Ⅵ度(6度)区面积为1114km~2;地震影响范围内,房屋破坏类型大部分为土石木混合结构,Ⅷ度(8度)区多数房屋墙体造成明显裂缝、少数房屋墙体交接处坍塌损毁严重,个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出现轻度破坏、非钢筋混泥土框结构部分破坏严重,无完全倒塌房屋。灾情沿着余震分布的方向及断裂带方向呈现带状分布,此外极震区之外出现灾情异常点。此次地震是"4·25"地震(尼布尔8.1级地震)之后该地区遭受的地震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4·25"地震灾后抗震加固房屋抗震性能良好,未出现严重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河中游地带,全区含晋、宁全部和陕、甘、青、内蒙古、豫的大部或一部共287县(市、旗)。总土地面积62.87万km~2,人口8126万,耕地17568万亩(1985年统计数,调查数为28600万亩),分别约占全国的1/15,1/13及1/8。 粮食生产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等众多原因,本区粮食生产区域差别大,大部地区生产低而不稳,不能自给。近年粮食平均年调入量达15—30亿kg,运粮费耗资4—8亿元。粮食已成为本区各业发展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985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1.52亿亩,占作物总播面的79.3%,总产2307.1万t。人均占有量283kg,较全国人均364kg低28.6%。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条件,从而对水环境产生了多种影响。为保证水文、水动力等数学模型的预测精度,需要对区域下垫面的遥感图像进行遥感解译分析,利用解译好的数据及时对水文、水动力实时预报模型进行更新。BP-神经网络技术简单实用,收敛速度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的遥感影像分类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保证遥感图像解译的分类精度。以上海市太浦河两翼地区为例,将该区域的影像图分为绿地、房屋、水体、农田、旱地、道路等六大地物类型,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确定各个类别的空间分布,并统计出各类地物的面积分别为48.85km~2、19.98km~2、60.13km~2、71.14km~2、3.28km~2、7.13km~2,为后续水利设计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黎代恒 《资源科学》1991,13(4):73-80
广西石灰岩分布广,据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统计,石灰岩分布面积达8.95万km~2,占广西总面积37.8%,其中裸露石灰岩面积7.88万km~2,占广西总面积33.3%。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湘桂铁路以西,包括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柳州地区的西部以及桂林市区和阳朔县。其中以都安、河池、靖西等27个县(市)分布最集中,石灰岩面积占该县(市)面积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京津唐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唐山市、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全区土地总面积为5.54万km~2,其中山地丘陵面积为1.98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6%。本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点建设和开发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徐浩杰  杨太保 《资源科学》2013,35(10):2024-2031
以2000-2010年MODIS NPP数据为基础,并结合该区同期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黄河源区植被NPP年累积量(a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受水热条件和植被类型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影响,黄河源区植被aNPP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趋势.常绿针叶林aNPP最高,高寒草原aNPP最低.2000-2010年黄河源区植被aNPP呈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3.64gC/(m2·a),其中高寒沼泽、常绿针叶林、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aNPP的增长率分别为4.47gC/(m2·a)、4.08gC/(m2·a)、3.61ggC/(m2·a)和3.53gC/(m2·a).植被aNPP显著增加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46.67%,并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区中下游的河谷地带.植被aNPP显著减少区域仅占研究区面积的0.03%,在空间上呈零星分布.植被aNPP与6-9月平均气温和6-7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性.植被aNPP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58.53%和18.36%,并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区西部、中部和东南部.植被aNPP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87%和11.27%,并主要分布在黄河区北部.气候的暖湿化是导致黄河源区植被aNPP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包括植被、土壤、地形、岩石圈地质构造等因子,反映了区域的总体环境水平。基于2005年、2010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南康区、章贡区)航空遥感影像资料数据,提取植被覆盖度指数、土壤指数、坡度指数等3个关键生态因子,应用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分析赣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赣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按优、良、中、差等级划分,分别由2005年的253.87 km~2、799.92 km~2、711.73 km~2、341.85 km~2变化为2010年的234.68km~2、780.67 km~2、726.28 km~2、368.28 km~2;优良土地下降幅度为3.6%,中差土地上升幅度为3.8%;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赣州市中心城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康绍忠 《资源科学》1988,10(2):42-48
黄土高原地区包括山西全部、河南西北端、陕西北部及关中地区、甘肃东部及中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河湟流域及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大青山以南的黄河前后套广大平原地区,面积约44.911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西部在  相似文献   

20.
王庭梧 《资源科学》1989,11(1):46-50
一、豫东北平原区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概况 豫东北平原区,西起卫河,东邻山东,南抵金堤河北岸,北接河北省。其中包括汲县、滑县、浚县、濮县、内黄等县的部分地区及清丰、南乐的全部,面积约4000km~2。属于黄河冲积沉积平原,横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南部大部地区属黄河流域的河间浅平坡地,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