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器的历史比人们想象中要悠久得多。在17世纪60年代,德国出现了关于静脉输液的专著。这时,极少数医生曾用动物膀胱制成静脉注射工具,用中空的树枝插入人体,尝试输血。这种方法虽然挽救过一些生命,却带来许多致命的并发症,1670年巴黎议会禁止输血,动物膀胱注射的技术就绝迹了。  相似文献   

2.
走近无血外科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涛 《百科知识》2010,(23):18-19
最近媒体报道“血荒”席卷全国,包括北京、南京、昆明、青岛、威海等地的医院因为没有血源或暂停、减少手术,或让患者家属自筹血液,方能手术。然而,无血手术将可能彻底改变血荒状况。现在一些国家的病人正受益于无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从2001年世界首例不输血的肝移植手术到而今的不输血心脏手术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血液保护与输血技术的发展,输血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与规范。细节管理通过建立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全面加强输血业务与业务主要方面的细化管理,利用以精、准、细、严为核心的优秀管理文化,并注重学习,讲究实效,定期检查,及时整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据军事医学专家的分析与预测,到21世纪,军事医学技术将会突破传统的医疗方法,发生质的飞跃。到那个时候,可以说战场上几乎没有“死亡”。万能的白色血液将取代现代人体血液众所周知,血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据对以往战场资料分析,战场上的伤员通常有40%的人需要输血。血的需求量在战场上可以说是相当大的,许多重伤员由于没有及时地得到输血(主要是当时没有血源或血源的血型与所需输血者的血型不一致)而丧失了生命。  相似文献   

5.
杨明仁 《内江科技》2011,32(6):108-108
目的:了解人类输目的,了解人类输血史,明确方法、技术应用与安全输血的关系;方法:搜集2004-2010年内江市中心血站98343份检验样本资料,采输血主要方法与技术应用回顾与现代采输血方法与技术应用分析;结果:无偿献血制度的建立确保了血源质量,新方法与技术应用,使当今的临床输血进入到高科技、高真对性、高安全性的成分输血阶段,血液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正在进一步提高;讨论:虽然输血方法与技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血液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不断的保障,然而血型系统、血液的致敏性和检测试剂的精度与灵敏度以及病原体的初筛等,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临床输血是医疗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宁夏采供血量10.35吨.无偿献血占临床用量的93.24%。但是,目前宁夏还未设置基层血站和基层血库,也没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考虑到宁夏采、供血人员知识起点低.为了确保血液安全推动血液工作健康发展,宁夏自治区外国专家局实施了临床输血技术引智项目,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2016年7月30日,输血医学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输血医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点。然而目前,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且依然参照既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执行,处于定位"模糊"和断档状态。因此,亟需建立一个新的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输血医学专业人才,抓住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契机,拓展输血医学的发展空间,让输血更好地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2016年7月30日,输血医学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输血医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点。然而目前,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且依然参照既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执行,处于定位“模糊”和断档状态。因此,亟需建立一个新的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输血医学专业人才,抓住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契机,拓展输血医学的发展空间,让输血更好地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次不经意的细菌感染,人体就可能患上致命的疾病,一次血型配错而导致的输血事故,就能够使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瘫痪……生命如此脆弱。实际上,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被细菌和病毒觊觎的危机.我们的血液和细胞随时都有接触异体物质的小插曲、生命在我们的手中依然茁壮灿。生命的坚韧,得益于有一条专门保卫自身的染色体,它上面数量不菲的基因,就像一只强大而睿智的警察部队,也使个体生命更健康,甚至更睿智。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 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至13年.到了发病期,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产生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性行为、吸毒和母婴感染等,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兰政文 《技术创新》2004,(11):38-39
血型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上用于输血时对供血者的选择。然而,近年来的人量研究显示,血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尚可在保健防病方面大显其能。这就是科学家新近倡导的“血型保健法”。  相似文献   

12.
杨影 《科学生活》2009,(3):42-43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人体生命之源。钙在体内主要以骨骼、牙齿的形式存在。补钙是当今的一种保健时尚,但是很多人往往受商业宣传的影响,不讲科学,盲目补钙,结果或事倍功半,或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3.
《科技广场》2002,(10):47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人体生命之源。钙在人生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肩负着重要生理功能,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是,很多人往往受商业宣传影响,不讲科学,盲目补钙,结果或事倍功半,或得不偿失。有关专家建议,补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血型小知识     
《科学生活》2013,(1):32-32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不下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当你遇到创伤需要输血时,直接将一袋袋“血液”注入你的体内,而根本不在乎你是A型、B型,还是0型血。这样的事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因为一种“人造血液”可以让接受输血的人不用担心血型不合而出现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6.
钙是人体的生命之本,适量的钙能使酸性血液呈弱碱性,为人体最理想的血液,能增强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功能,使人体免除或减少疾病的感染。钙对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健康长寿,缺钙必须补钙。  相似文献   

17.
血液乃人体之精华.生命之源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血液和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血液的好奇和探索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有人为了战胜恐惧而喝血.有人为了治病而放血.还有人为了改变性格输入动物的血液……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大约在4000-5000毫升左右.相当于人体体重的8%.这些血液在人体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中流动.周游全身.影响各个器官.承载着维持肌体活力的重要任务。血液一旦发生病变.将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31-31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与北京市血液中心的合作科研项目“国家863计划人缘化血细胞的研究”开始申请临床实验。 在医疗等方面人血供应不足,是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替代品,而“人缘化血细胞的研究”课题组已基本解决了把猪血红细胞变为人血红细胞的关键问题——猪血人源化改造。 报道称,军医科院输血所是军队惟一从事输血研究的专门机构,北京市血液中心是中国最大的采、供、研一体化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黄楠 《今日科苑》2004,(5):49-49
人们都知道钙对人体很重要。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人体的生命之源。钙在人体内可构成骨盐,成为身体的支架;可参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钙与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细胞内部。以蛋白质与钙的亲和力不同来感受或调控钙离子浓度,从而参与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  相似文献   

20.
疼痛作为人类5大生命指征之一,是生命所必需的功能。如人体无呼吸、脉搏、体温是不行的,这些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即呼吸、脉搏太慢或太快,体温太低或太高都会危及生命。疼痛也是如此,无痛觉的人就如无血压的人一样不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