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古、今汉语人称代词中区别最大的是他称词,即第三人称代词。“严格说,文言没有第三指称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设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54页)如果称呼他人,或者直呼其名,或者于脆省去;另一种方式是用“之”“其”“彼”等词,但却受到相当的限制。“之”是最常见的他称词。其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储泽祥在《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2003)中列举的现代汉语中方位词“里”“内”“中’’使用情况的三组例子,从历时角度对“里”“内”“中”三个方位词同“家”“自然实物名词”和“墙”等词搭配使用的历史情况进行考察,以期揭示出这三个方位词形成今天这种使用格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陆荣 《现代语文》2006,(10):127-128
《说文解字》:“身,躬也。”段注:“大徐作象人之身。吕部曰:‘躬,身也。’二字为互训。躬必人吕部者,躬谓身之躯,主于脊骨也。”身是专指身体的躯干部分,不包括臂等其他部位,因此汉语里有“身首异处”等词语。由身体的躯干引申为整个身体,再引申为“自身、自己”的意思。杨树达先生《词诠》:“人称代名词,今言自己,往往与他人对待言之。”此种用法自先秦始即已使用。如《孟子·滕文公下》:“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代之也。”又《吕氏春秋·爱类》:“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相似文献   

4.
我在《说‘于’》一文里提出:“‘于’字在古代汉语里是个纯粹的介词,它只起一种单纯的介接和组合作用。”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是说:“古代汉语的‘于’字,比现代汉语的‘在’、‘到’  相似文献   

5.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7):112-113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俞理明先生在《汉语的谦称“愚”》一文认为:“幼卑对尊长或平辈之间自称用‘愚’,其来已久,是一种更近古雅的称呼。……‘愚’作为自谦用法,开始只用于社交中,并无明显的尊卑倾向,后来通过在结拜、义认等拟亲属关系问的使用,扩展到其它亲属关系之间。”吉常宏先生在《正确使用称谓词》一文提出:“‘愚’字比较复杂一些。它曾用作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又曾是同辈人之间的谦称,还是卑幼者对尊长的自我谦称。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辞,不能相下。其实,就近代情况看,它的应用界限已经不十分明显,逐渐淡化起来。”  相似文献   

6.
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和“老”是汉语中历史悠久而又比较典型的名词前缀。它们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还研究得很不够。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阿”的形成和发展“阿”是一个称人名词的前缀,一般很少加在别的名词之前。关于它的形成问题,语言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王力先生说:“词头‘阿’字最初用于疑问代词‘谁,的词头(阿谁)。而‘阿谁’可能是从‘伊谁’变来的。”“从此以后,‘阿’的用途也扩大了。它不但可以做人名和亲属称呼的词头,也可以做人称代词的词头。”(《汉语史  相似文献   

7.
廖秀云 《广西教育》2004,(7A):85-85
在1999年以前的中师教材《现代汉语知识》(试用本)第二册“形容词”这一节内容里,曾有这佯的论述:“少数单音节形容词和动词一样,重叠时中间可嵌入‘了’或‘一’,例如:热——热一热,热了热;暖——暖一暖.暖了暖”、这就告诉我们,这里的“热”和“暖”原则上还是形容词.只不过它们能像动词那  相似文献   

8.
兮今音“奚”(xi,平声),是延续《广韵》“胡鸡”切之读音,王力先生将其归人上古声纽的“匣”母,上古韵部的“支”部。《说文》:“兮,语所稽也。”左安民说:“‘稽’本为‘停留’的意思,这里是指声音延续义。”据《汉语大字典》,“兮”是“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相当于‘啊'”。但《说文》未给出“兮”字读音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南方周末》报2004年3月18日B10版所载记者南香红写的《产权,绕不开的门槛》中有一段话:“门楼上依稀可见‘修厥德’三个木雕大字,住在院子里的史铭经告诉记者,‘厥’与‘齐’同,表明这里的原主人是一个很崇尚儒家思想的人。”有“修厥德”三个字的门楼是山西平遥县古城仓巷37号大院里的二进院的二道门门楼,说“‘厥’与‘齐’同”的史铭经是这所院子的原主人的后代,年纪74岁。  相似文献   

10.
范建国 《语文知识》2001,(12):28-29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古今《庄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对于”和“对”都是介词。介词特点是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短语)的前边,跟这些词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短语),共同作句子成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鲜明地指出了遣词造句的一大流弊是“套板反应”.他说:“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7页)中论述人称代词时说:“在上古时代,领位不加‘之’字,不能说‘吾之’、‘我之’、‘予之’、‘汝之’、‘尔之’等。到了后代,才有加‘之’字的。”到本书第139页论述介词“之”时,又说,“人称代词用作定语,一般不用‘之’字为介。我们只看见有极少数例外:‘矧予之德言足闻,’(书·仲虺之诰)‘举能其官,惟尔之能。’(同上·周官)”但在下面的注释中指出:“注意:这两个例子都出于伪古文《尚书》。《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较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喉头加上“里”和‘上’。”《现代汉语八百词》列方位词“里”的解释是“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里”的五种用法: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有这么一句话:“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两方走’的偈子。“何谓“偈子”?教材注释道:“佛经中的唱词”。这一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在这个注释的基础上对“偈子”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藏族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对于藏族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接触的汉语很少,学习汉语存在很多困难。藏族学生汉语教学要有别于汉族学生,应把重点放在读和说上。由于口语具有迅速、便捷、使用广泛等优点,它又是听、读、写的基础,可以说口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环节。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相似文献   

17.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有这样两句话:“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双方才能领会。”笔者查阅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等多种权威工具书,均无“察颜观色”一词,而只有“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跟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鲁愚 《现代语文》2002,(3):12-12
杨昱华先生《画虎类犬=画虎类狗?》一文(见2001.11《现代语文》)主体部分力图辨析将“画虎类犬”与“画虎类狗”划等号,原本不正确。该文标题也显示着这一观点。杨文具体阐释说:这一成语出自汉代马援的故事,详见《后汉书·马援列传》,本作“画虎类狗”,“为何后人(将其中的‘狗’)改为‘犬’呢?原来,后世文人想当然地认为狗就是犬,那么画虎类狗中的狗当然也可以用犬来代替。于是为了避俗就雅,就将画虎类狗改为画虎类犬,自以为以犬代狗很文雅。”杨文断言:“产生歧义的关键在于对‘狗’字的不确理解”,因为,“在上…  相似文献   

20.
宋玉柱同志在《汉语里有“没去了几次”这种结构吗》一文(1980年《中国语文》第6期)中提出:“‘没’在‘动+了+数量’中就只有一个位置,即放在数量短语前,而没有放在动词前的形式”;汉语中“没有‘没去了几次’这种结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宋氏推理的过程是:“没有”与“去了”相矛盾,不能说“没有去了”;因而“没去了几次”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此推理,也大有漏洞。首先,宋说并未明确此语中否定的指问。高名凯先生在讨论否定句型时指出:关于否定,一般人“以为是约束动词的。否定实在是整个命题的否定说法。如果我们说‘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