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原理分析我们知道 ,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并且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度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与气体密度有直接联系 ,分子的平均速率又与温度有关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 .故封闭气体压强可认为决定于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我们也可以从克拉珀龙方程 p V=mMRT,得到p=mVTRM=RMρT.式中 R为普适常量 ,M为摩尔质量 ,m为气体的质量 ,所以 RM为常量 .设 k=RM,则气体压强为 p=kρT.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封闭气体的压强决定于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用公式表示为p=kρT,或 p∝…  相似文献   

2.
物理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系,很多物理量的定义、物理规律都 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述,其中包括数 学公式法或图象表示法等.例如密 度、压强等的定义公式:ρ=m/V,p= F/S以及匀速直线运动中的规律s=vt,  相似文献   

3.
p_1/(ρ_1T_1)=p_2/(ρ_2T_2)被称为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它描述某种理想气体在两个状态下,气体密度ρ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关系。这个方程中的压强、温度和密度都是强度量,没有一个是广延量,因此方程成立与否与气体的质量无关,方程不仅适用于某种理想气体定质量状态变化过程,同样也适用于变质量状态变化过程。 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样,涉及的物理量都较克拉珀龙方程少,在处理涉及气体密度、质量等问题时,使用比较方便。笔者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4.
徐评 《今日中学生》2006,(27):16-18
比和比例,不仅是数学中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中用来定义物理概念(物理量),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物理中,常把不同类的物理量相比,就引出新的物理概念.例如:(1)路程时间=速度(st=v),单位:米/秒(m/s)(2)质量体积=密度(mV=ρ),单位:千克/米3(kg/m3)(3)压力受力面积=压强(FS=p),单位:帕(Pa)(1Pa=1N/m2)…………这些公式都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1)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是速度;(2)式表示: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即是这种物质的密度;(3)式表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是压强.这样的公式,被称为该物理量的定…  相似文献   

5.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中一种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深入揭示物理规律中的因果联系,加强因果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本文将物理教学中加强因果分析的做法简介如下: 1 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 p=m/V,R=U/I、E=F/p、C=Q/U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是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即使是同一个物理公式,在不同的物理现象中,各  相似文献   

6.
例1 有一医用氧气钢瓶,瓶内氧气的压强P=5.0×106Pa,温度t=27℃,求氧气的密度。氧气的摩尔质量μ=3.2×10-2 kg/mol。(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据克拉珀珑方程PV=(M/μ)RT得ρ=M/V=Pμ/RT,代入数据得ρ=64kg/m3。  相似文献   

7.
气体是物理、化学都要着重研究的对象,高中物理主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来研究气体在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的关系;而高中化学则是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来研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中有2个条件不变时,另一个条件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两者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相同,均可由克拉珀龙方程(pV=nRT)推导得出.有关气体问题的理化综合题是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下面举例说明这类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笔者发现一些物理书刊对物理符号的书写不甚规范,显然这是由于撰稿人对符号的书写不规范所致。笔者以此文就教于同行,以期达到规范书写物理符号之目的。 1 物理量和物理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字体不能随意 物理量的国际符号字体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应采用斜体。如大写的有:面积S、体积V、力F、重量G、功W、功率P、热量(或电量)Q、电流强度I、电压U、电阻R等;小写的有:长度l、质量m、时间(或温度)t、速度v、密度ρ、压强p、比热(或光速)c等。 物理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字体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应采用正体。其中源于人名的单位应大写。如:牛顿N、帕斯卡Pa、焦耳J、瓦特W、库仑C、安培A、伏特V、欧姆Ω、法拉F、摄氏度℃等。其它单位应小写。如:米m、秒s等。  相似文献   

9.
皮小力  陈燕黎 《天中学刊》2001,16(5):106-106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T1=P2 V2T2 进行推广得Σni=1Pi Vi Ti =恒量 ,用此式解变质量理想气体问题 ,更加简单 .1 公式Σni=1Pi Vi Ti =恒量的推导过程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系统 ,变化前有 m个部分 ,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为 P1、V1、T1,P2 、V2 、T2 ,…… Pm、Vm、Tm,变化后为 n个部分 ,各部分的状态质量分别为 P′1、V′1、T′1,P′2 、V′2 、T′2 ,…… P′n、V′n、T′n,则由克拉珀龙方程的推导式 M =μPVRT 得 :   M1=P1V1μRT1,M2 =P2 V2 μRT2,…Mm =Pm VmμRTm ,( 1 )   M′1=P…  相似文献   

10.
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状态变化叫做等容变化 .查理定律就是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做等容变化时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一、查理定律的两种表述形式关于查理定律 ,教材中有两种表述 .1 .查理定律的第一种表述形式及其物理意义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每升高 (或降低 ) 1℃ ,增加 (或减少 )的压强等于它在 0℃时压强的 1 /2 73.这个表述其物理意义非常清楚 ,指明了做等容变化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之间的一种线性关系 ,由此可导出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任何温度 t时气体的压强的数学表达式 ,即pt=p0 ( 1 t2 73) .其中 p0 为 0℃时该气体的压强 .2 .查理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形式及其意义引入热力学温标 T=t 2 73.1 5K后 ,查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p1/T1=p2 /T2 .查理定律又可表述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它的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查理定律的第二种表述 ,只是用数学语言描述了气体压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这样一种关系 ,教材没有进一步揭示定律所蕴含的更普遍的物理内涵 .那么 ,它更普遍的物理内涵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零”在物理中,常常反映出一定的物理意义,这与教学中的“零”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就“零”在物理中的意义举例说明如下. “零”不等于“没有”在物理中,“零”有时反映某个物理量的真实存在。例如,某物体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不能认为这个物体“没有”温度;贮气筒上的气压指示为“零”时,并不表示筒内压强是零,而是反映筒内尚有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反映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小数点后面的零是没有意义的。但在物理中,比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值后面的“零”,除了近似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容器内装氧气m=150g,温度为47℃.因容器漏气,经若干时间后压强降为原来的5/8,温度降为27℃,求漏掉氧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热学中克拉伯龙方程表达式pV=nRT.即定量分析气体在摩尔数相同时气体体积(V)、温度(T)、压强(p)的关系.4个变量分别为: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一、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图像问题1.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p-T图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求解物理最值问题常用的是数学方法,但是对于有些最值问题,由于所要求的物理量、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最值与某一临界值有关,因此对于此类问题若采用临界法求解,则会比较简捷快速。下面举例说明,相信会对同学们有所启迪。一、找出临界条件求解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长L=1.4m,静止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往往只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样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面略举一例,并加以分析。例:某城市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要建造长、宽、厚分别为3.0m、1.5m、0.3m的纪念碑,所用花岗岩的密度为2.8×103kg/m3。若纪念碑所放基座能承受的压强为4.5×104Pa,纪念碑应该如何放置才科学合理?说明理由。解:纪念碑的体积为V,质量为m,则:V=3m×1.5m×0.3m=1.35m3m=ρV=2.8×103×1.35kg=3.78×103kg纪念碑所放基座能承受的压强为p=4.5×104Pa,则所允许的最小着地面积为:S=Fp=Gp=mpg=3.748×.5×10130×410m2=0.84m2故:纪念碑可…  相似文献   

16.
吕秋波 《物理教师》2006,27(12):24-24,26
题目: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其密度为1.5×103kg/m3,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Pa,最小压强为Pa.(g=10N/kg)传统解法:砖块的体积V=abc=20cm×10cm×5cm=1000cm3=10-3m.砖块的质量m=ρV=1.5×103kg/m3×10-3m3=1.5kg.砖块的重量G=mg=1.5kg×10N/kg=15N.砖块对地的压力F=G=15N.砖块的面积S最大=20cm×10cm=200cm2=2×10-2m2,S最小=10cm×5cm=50cm2=5×10-3m2.砖块对地的压强p最大=S最F小=5×1150-N3m2=3000Pa,p最小=S最F大=2×1150-N2m2=750Pa.评价:上述解法思路清晰,计算无误,是一种正确的解法,但…  相似文献   

17.
朱建廉 《物理教师》2008,29(9):39-40
1问题的提出 常见一些中学物理教辅用书中出现如下所示的习题.习题:氢气和氧气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分别为v1和v2,若T1=T2,则  相似文献   

18.
一、怎样理解压强公式压强反映压力在受力面上集中的程度。受力面积越小,压力就越集中,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显著。压强公式p=FS包含三个物理量,压强有平均的概念。所以只有在受力面积处处压强都相等的情况下,才可用公式p=FS计算。当受力面上各处压强不等时,要先求出平均压强,然后再求出压力F或受力面积S。例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与压力成正比B.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强越大,压力一定越大D.受力面积不变时,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解析压强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是由F和S两个物理量共同决定的。所以要说明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明胜 《物理教师》2006,27(1):57-57,64
在研究两物体碰撞的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在两物体相碰的过程中,系统动能不能增加,即Ek1 Ek2≥Ek1′ Ek2′”这一结论,如例1.例1.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追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p2′=10kg·m/s,则两球  相似文献   

20.
1.p=F/S 这是压强的定义式,用于求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 p=ρgh一般只用于求密度均匀的液体内部压强. p=F/S的物理意义是:压强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在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强p才跟压力F成正比;在压力F一定时,压强p才跟受力面积S成反比.不能笼统地说p与F成正比,p与S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