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皇权异化,士大夫对皇权表现出明显且复杂的制衡性:既有道义制衡,亦有权力制衡。东汉中后期士大夫对皇权的制衡,对当时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特征以及士大夫阶层在形成和发展前期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古代混合政体理论、近代分权制衡学说以及现代西方民主理论是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三种重要的历史形态,而这三大理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均衡思想,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和归纳,追溯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及精神实质,探讨西方均衡思想的历史走向,是进一步研究民主政治领域均衡问题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为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皆重教化,皆重对生活伦理和道德的控制与推进."一道德,同风俗"一直是统治者和士人的共同理想.在宋代.皇权所代表的国家政治权力和士绅所代表的社会知识权力共同提倡和支持的生活伦理和道德,通过教化,一步步从都市扩展到乡村,从中心地域辐射到周边地区,从上层士人传播到下层民众,再辅之以民间的民俗教化传统.逐步确立了中国的生活伦理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皇权思想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不仅对皇权思想的涵义各叙不一,而且对其性质和特点也众说纷纭,甚至有的同志认为“缺乏皇权主义倒是中国农民战争的特点。”因此,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要明确“皇权思想”的涵义,应首先明确“皇权”一词的涵义。“皇权”,就是指封建皇帝的权力,这一权力在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它是封建国家权力的象征。封建的“皇权”在封建意识领域里的直接反映,就是“皇权思想”。皇权思想首先是承认皇权存在的合理性,具体表现上就是实行皇帝的命令和接受皇帝的封赐;其次是承认皇权的直接代表——皇帝是现实生活中的最高主宰,在具体表现上就是“拥护好皇帝”;第三是承认封建皇权的世袭制,在具体表现上就是承认王位的传子制度。皇权思想,就其阶  相似文献   

5.
政治监督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力量基础.政治监督的力量来源于民主力量,民主力量对政治监督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权力的科学划分和配置.公众要划分国家政治权力,就必须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而要控制国家政治权力,民主的力量就必须强大于国家政治权力.为了保证这种强制和约束的有效实现,公众首先必须要控制和决定国家权力的运行.这种由公众决定并制约权力运行的政治就是民主政治.当公众实现了对统一的权力进行彻底的划分,对政治力量进行均衡的分配后,各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关系才能形成.制衡政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权力滥用.制衡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必须通过民主政治来确立.  相似文献   

6.
话语即权力。民间话语作为广大民众的情绪和利益表达方式,反映了特定时代民众的生存状态、权力诉求和社会理想,对主流话语起着潜在的消解、反抗以及建构作用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始动力。中国民间话语消沉、觉醒和勃兴的过程,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为解读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政治监督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力量基础。政治监督的力量来源于民主力量,民主力量对政治监督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权力的科学划分和配置。公众要划分国家政治权力,就必须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而要控制国家政治权力,民主的力量就必须强大于国家政治权力。为了保证这种强制和约束的有效实现,公众首先必须要控制和决定国家权力的运行。这种由公众决定并制约权力运行的政治就是民主政治。当公众实现了对统一的权力进行彻底的划分,对政治力量进行均衡的分配后,各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关系才能形成。制衡政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权力滥用。制衡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必须通过民主政治来确立。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分权与制衡思想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到近代成为一种表述明确的、融贯的分权理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在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分权体制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三种权力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与渗透。这种分权体制更多地反映为权力的分享,而不是权力的相互隔绝,以防止任何单一的意志控制整个政府部门。我们对分权理论和分权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分权体制的认识有必要加深,有必要加以精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赋予"民彝"以新的内涵。李大钊在结合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和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民彝史观,抓住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对民众起到政治启蒙作用。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是他早期民主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他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总结,为他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觉醒·遮蔽·迷失──孙中山政治思想系列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建邦立制的蓝图。依其政治理论的文化蕴涵,我们认为民权主义是儒家传统民本主义的延伸。儒家民本学说的“爱民以仁”、“贤人德政”思维理路使民众争取权益的程式全部包容在国家权力运作的道德化目标之中,形成一种由国家支配社会、皇权驾驭民权的政治运作模式,由伦理秩序和等级制度来界定群已关系的群体至上价值体系,依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来组织社会秩序和经济关系的制度体系及崇尚平等的民粹主义倾向。这些无疑启发和滋养了孙的政治思想,也因此使其政治文化核心脱离了与西方近代文化有机嫁接的理性土壤,孙也就毫不奇怪地延袭着“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势:把民主理解成一种类似于“为民作主”的统治手段;把民权主义划定为在逻辑上,实际上取消个人自由的群体主义;把权利归属于民众、权力归属于政府的“权”“能”相分的政治格局暗含着政府很可能成为民众的“放水机”、“接电钮”的专制性迷失;五权宪法旨在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万能政府精神使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3.
以清代最高统治当局吏治思想变迁为基础,从权力博弈、体制弊端及法律流变三个方面分析了清代吏治状况。认为在权力博弈方面,主要体现在皇权与官权之间权力的消长;在体制弊端方面,主要表现在政治及财政领域的不良状态;在法律流变方面,惩治贪腐的力度宽严变化,过程曲折,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4.
民本思想或者说民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精华的核心。这不仅是因为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民主性精华的内容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又更因为民本思想以外的其他内容大都由它衍生和引申。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家与思想家对民众认识的最有价值的理念。征诸历史,凡是民本思想高扬的时代,也是古代各朝代执政者制定的政策既反映百姓的愿望,又反映历史发展要求的时代。不过,应该指出,它却不能与近代的民主思想划等号,封建制度下不可能孕育近代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朱坚章先生的研究成果可粗分为三个阶段或部分:一是《历代篡弑之研究》;二是西方政治思想家自由观念之系列分析;三是有关民主政治及人权等的著作。总的来说,其特色或贡献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扣紧历史系络;二是揭露篡弑之所以发生的机制;三是透过上述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对政治权力的制衡、政治稳定、自由与平等,以及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等重大的概念与理论,作出有机的联系;四是在威权体制的背景之下,寓实践于理论之中,阐扬宪政、民主、人权、法治、民主巩固等以诠释及丰富民权主义的内涵,其思想可谓貌似保守而实激进。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相伴相生.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注重对权力性质进行分类,将国王、贵族和平民三个不同的等级或阶级相结合成混合政体,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制约.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从政治权力的起源、目的出发,论述了法治和分权原则,通过对权力职能进行划分,让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明确地阐述了“以权制权”原理,详尽地论述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制衡,形成了完备的分权制衡学说,并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西方分权制衡思想由此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朱坚章先生的研究成果可粗分为三个阶段或部分:一是<历代篡弑之研究>;二是西方政治思想家自由观念之系列分析;三是有关民主政治及人权等的著作.总的来说,其特色或贡献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扣紧历史系络;二是揭露篡弑之所以发生的机制;三是透过上述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对政治权力的制衡、政治稳定、自由与平等,以及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等重大的概念与理论,作出有机的联系;四是在威权体制的背景之下,寓实践于理论之中,阐扬宪政、民主、人权、法治、民主巩固等以诠释及丰富民权主义的内涵,其思想可谓貌似保守而实激进.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民主政治的发展,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以及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我国现有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权力监督制约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分权制衡不充分;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强。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促进监督制约机制法制化和制度化、推进分权制衡、加强监督力度和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在发达国家,运用宪政制度对民主政治进行制衡使民主政治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宪法-美国联邦宪法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现今中国宪政可从美国联邦宪法对民主进行防范制约制度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民众的政治效能感是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要素,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乡镇与农村基层权力组织以及基层权力组织内部的矛盾,导致农村权力主体大量缺失,降低了农村基层权力组织的政治效能,致使村民政治效能感降低,抑制了基层民主的发展。从界定乡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权限、扩大民众参与层域、优化基层组织的权力结构质量出发,可以激发基层组织的政治效能,增强民众的外部政治效能感;通过整合农村权力主体,挖掘参与价值,可以增强民众的内部政治效能感,从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