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阐述了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启动的科学意义 ,并就 4 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围绕青藏铁路建设所进行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同时 ,就目前青藏铁路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2,(13):106-107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近两年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在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路基多年冻土区,地表积沙对下伏多年冻土能起到保护作用。此研究结论不仅对研究沙漠与冻土之间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对探索青藏铁路及其工程建设地区的冻土保护也具有应用价值。该成果最近发表于《科学通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安多-那曲段岛状多年冻土的勘察、设计,对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地质问题和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全长1142千米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千米,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第三极”上用现代科技打造出多项“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5.
李岩 《西藏科技》2011,(1):50-52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是我国联通西藏和内陆的两条经济大动脉,多年冻土是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在多年冻土区的昆仑山、五道梁、风火山、唐古拉山等越岭地段,部分线路以路堑形式穿越,其中喷射混凝土防护是路堑边坡防护形式之一。工程实践表明,多年冻土路堑喷射混凝土防护边坡相继出现了一些病害。本文在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喷射混凝土防护路堑边坡的主要病害,对病害原因展开分析,尝试给出了病害治理措施,探讨了多年冻土区喷射混凝土路堑边坡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分布有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检索查阅多年来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结合多年的勘察设计经验,就热棒技术特点及其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04,11(4):61-61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桥涵施工技术研究》、《青藏铁路清水河高温细颗粒冻土段路基新结构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两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对铁路建筑的影响、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施工指导原则和措施,指出了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关键,对桥涵基础中的明挖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着重对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对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筑设计的两大基本原则进行了阐释,即“保技冻结”原则、“容许融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为2002年度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率高,病害程度严重,养护难度大。课题组通过对青藏公路等多年冻土路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其病害类型,系统研究了路基路面主要病害——融沉、裂缝和坑槽,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技术对策,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自主研发了适合多年冻土地区的高性能路面灌缝材料和低温冷补材料,提出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和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开展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构造物的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试验研究;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主要结构型式的合理使用年限;开发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指南》。项目紧密结合工程急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