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大钊教子     
有年冬天,大雪纷纷下个不停,院子里的雪铺了厚厚的一层.李大钊对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很大,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  相似文献   

2.
在我三岁那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爷爷、奶奶家。奶奶高兴地把我们迎进院子里就发现.几天前刚抱回来的小狗“笨笨”不见了。奶奶焦急地去街上寻找。爷爷去向左邻右舍打听,妈妈在屋子里寻找,我和爸爸在院子里寻找。  相似文献   

3.
下午在后院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小孩小孩真好玩”,当我说完“摸摸大树就回来”,“摸摸墙壁就回来”后,由于后院物品和体育器材较少,故一时不知再说什么好。于是,我随口问孩子:“再摸摸哪儿就回来?”爱动脑筋的仇甜甜说:“摸摸李蓓迪就回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孩子们已瞄准了李蓓迪,向她跑去。而机灵的李蓓迪则围着院子跑起来。孩子们追过去,笑着、跑着,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欢乐而稚嫩的笑声。只是孩子的一句话,却反应出他们活跃的思维,丰富多彩的想象。而我从事幼教工作七年来,却从来也没想到过“摸摸孩子就回来”,我们不…  相似文献   

4.
蒙蒙是我小舅的女儿。她从小就十分逗人喜爱,红扑扑的脸蛋儿,长长的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几年不见,看到小舅妈寄来的照片,小蒙蒙比以前更加可爱了,只不过那微笑里已略带一丝羞涩。去年暑假,妈妈把我带回了浙江老家,我终于又见到了可爱的小蒙蒙。小蒙蒙仍然穿着照片上的那件白色上衣和粉红的背带裙子。平时她喜欢把很粗的辫子用发带蓬蓬松松扎起,走路时一颤一颤,像蝴蝶似的,十分漂亮。邻居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她,左一个“小蒙蒙”,右一个“小蒙蒙”地叫着。每天总有几个固定的小朋友找上门来,同她一块儿玩“过家家”游戏。小蒙蒙的组织能力很强,她把几个小朋友找到一起,像学校里大哥哥、大姐姐那  相似文献   

5.
小雪人     
一场大雪过后,被关闭了大半天的太阳急不可待地跳了出来,洒下温暖和煦的金晖。两个孩子—姐姐瓦奥丽和弟弟皮普尔—央求妈妈让他们出去玩。城里孩子没有乡下孩子那样广宽的玩耍的地方,瓦奥丽和皮普尔也就能在屋前这个小院子里转转了。“好吧,瓦奥丽,好吧,我的小皮普尔,”他们的妈妈说,“你们出去玩雪吧!”当然,妈妈给他们穿上了厚实的毛衣和外套。他们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院子里。“皮普尔,我们堆一个雪人吧!”瓦奥丽对弟弟说,“堆一个小妹妹,让她和我们一起玩!”“好啊!”皮普尔高兴地说,“这样我就可以当哥哥了!”他们的妈妈——林赛太太不时…  相似文献   

6.
冬天里一个奇妙的日子。天空一片湛蓝。雪地洁白,像一幅刚织出来的白天鹅绒毯。悠闲的小魔女和乌鸦,舒舒服服地坐在林边享受着阳光的温煦(xù)。忽然,他们听到不远处传来孩子的声音。孩子们又说又笑,听起来可高兴了。小魔女让乌鸦飞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事。乌鸦看过回来说:“一群孩子,六七岁光景,正堆雪人玩儿呢,就在那边,在树林后面……”“这可得去瞧瞧!”小魔女说。那林中空地确实不远,她一会儿就飞到那里,然后走过去。她到的时候,雪人已经堆成了。雪人的鼻子是一根长长的胡萝卜,眼窝里镶的是煤块。它的头上顶着个破铝…  相似文献   

7.
小警察     
警署有一位漂亮的警察阿姨叫小李:她经常到院子里来,帮孤老张奶奶做家务:洗衣服啊,打扫房间啊,可勤快了。院子里的居民,老老少少都很喜欢她。有个小朋友叫小玲。看到她总是要亲热地喊一声“小李阿姨!”。 小玲一直在想:“我长大了,也要像小李阿姨一样,做一个好警察。” 她从幼儿园回来,也常常学着小李阿姨的样儿,去帮张奶奶扫地、倒垃圾,还扶着她到院子外面散步。乐得张奶奶不住地夸奖: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收到的明信片,是好友在云南香格里拉寄给我的。她在明信片上说,山上的风吹得她冷得发抖,所以写给我的字七零八落的。她还嘱咐我要好好地过寒假,等她回来再一起疯。在那个失恋的冬天里,心情因为小小的明信片忽而明媚起来。触摸明信片上的雪山图片,却感到有一股暖流流进手指里。  相似文献   

9.
好邻居     
在冬天的某一天,放学了,杰克的妈妈叫他到外面雪地里去玩。“但是外面太冷了,妈妈!”杰克说道。“穿上你的外套,戴上帽子和手套,”他妈妈说道。“在你爸爸回家之前你可以堆个雪人。”“我需要一个红萝卜给雪人鼻子,”杰克说道。“我还需要一些东西去给雪人做顶帽子和脸。”杰克拿来一个桶,把装饰雪人所需要的材料都装好。他妈妈说她将从窗户内看他做雪人。在外面的前院里,杰克开始做了一个小雪球。他跪在雪地上把雪滚成一个大雪球。在  相似文献   

10.
一 微博里收到一条私信,她问:“你还记得瘦西湖畔的蓝某某吗?”我回复:“当然记得.”其实我记得的倒不是瘦西湖畔的蓝某某,而是那个年纪的自己. 想起有一次我们吵架了,她躲着不肯见我.我只知道她家住在东关街,于是我骑着摩托车沿着古旧的街巷来来回回来地找.那是她爷爷家的老宅子,临街的店面租给了一家花店,远远地,我看见她的单车停在一大丛蓝花楹中间.我朝院子里眺望,却不敢去敲门.  相似文献   

11.
《小雪花》     
《儿童音乐》2010,(12):4-4
创作灵感:冬天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真美啊!我和伙伴们一起堆起了雪人,好开心!于是我画了这幅图配上歌曲,让所有的小朋友和我一起感受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室外活动时,我们班的林小梦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给院子里的芸豆拔草。她蹲在一棵芸豆前,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又察看了其他的芸豆。突然,她大声冲着我喊:“老师,芸豆都吐须了,该给它们搭个架子了!”我连声答应。第二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找来树枝、布条给芸豆搭架子。搭完架子后  相似文献   

13.
红红浇花     
一个冬天的早晨,红红一起身,拿起水壶就往院子里跑。爸爸喊住她:“红红,这么早你去干什么?”红红说:“我去浇花!”爸爸说:“早上天太冷,到十点钟以后再去浇吧!”红红感到很奇怪,问:“为什么?你不是说早上或  相似文献   

14.
用冰取火     
今天,天气格外好,万里晴空飘着朵朵白云。我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一会儿,艳子姐姐来了。她拿着两块厚厚的冰对着阳光照射。离冰块不远的地  相似文献   

15.
这是好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在家中院子里一边玩耍,一边大声地喊着,惊动了正在做饭的妈妈。妈妈问他在干什么。孩子说:“我想跳到月球上去!”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记住,别忘了回来!”这真是智慧的母亲,经典的回答,因为她懂得保护孩子的热情和好奇心。后来,那个孩子真的飞上了月球。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如何形容我和茉莉之间的友情,称为闺蜜、死党好像都不足以表达。
  可是,我曾经发自内心地讨厌她。原因很简单,从小我和她一起出去玩,院子里的爷爷奶奶必定是去亲她抱她。我每次只能当茉莉的绿叶。我也是个心性骄傲的人,我讨厌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嫉妒。
  我“报复”茉莉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到处散播谣言。譬如:“茉莉非常馋”、“茉莉喜欢偷钱”、“茉莉睡觉流口水”等。我和茉莉小学、初中都是一个班,真是缘分,这缘分让我一直自卑地活在她女神般的光环下。  相似文献   

17.
“禁闭”     
今天一早,爸爸就出去办事了,妈妈也到朋友家做客去了。他们临走前,给我下了一道命令:“在我们回来之前必须写好一篇日记,否则,休想出去玩!”说完,“喀嚓”一声锁上了门,我又被“软禁”了。我懒懒地起了床,趴在窗口左思右想,就是没有灵感,更找不到日记的题材了。忽然,我的耳边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叫喊声。原来,就在我的窗沿下,有三四个孩子在玩溜溜球;院子里一家三口正在兴致勃勃地打着羽毛球;不远处,一群小朋友还在欢快地踢着足球呢!我越看越羡慕,恨不得从窗口跳下去和他们一起玩。我越看越恼,猛地拉上窗帘,在房间里又…  相似文献   

18.
鲁旭 《今日中学生》2006,(10):43-44
“外婆。我在这儿呢!”我慢悠悠地从田地的草堆中探出身来,一边挥手一边呼喊着,向外婆跑去。“你这鬼丫头,害我找你老半天!”外婆用她那为寻我而呼喊得嘶哑的声音数落着我。“呦,你再这样骂,小心她跟林子里那些鸟儿一样,被你骂跑,再也不飞回来了。”邻居奶奶开玩笑地说:“她要不回来,我还落得个清净。”外婆故作生气地说。我笑嘻嘻地说:“我是不怕骂的鸟儿。”一串笑声.把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逗得乐呵呵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天傍晚,我从幼儿园接小孙女回来。院子里正进行着一场灭鼠大战。人们有的拿扫把,有的拿棍子,几只老鼠被追得满院子乱跑,当然老鼠很快被歼灭了。看到这一场面,孩子不解地问我:“奶奶!人们为什么要把老鼠打死?”“因为它太害人了,它不仅见什么啃什么,还会传染疾病呢。”“它们不是好样的吗?”“谁说的?”“电视里,动画片里的舒克和贝塔(两个老鼠形象)就是好样的!”  相似文献   

20.
    
星期五早上,我一起床,看见外面灰蒙(mēng)蒙的,院子里的树和房子都看不清了,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雾(wù),每年冬天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