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诞生在距莫斯科195公里的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镇。这里有占地338公顷的托尔斯泰庄园,他在庄园居住约60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优秀作品。由于这些宏伟巨作,使托翁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文豪地位。然而,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可以说并不亚于文学。19世纪50年代,作家致力于普及教育,他在庄园里创办了贫民学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托尔斯泰在给姨母的信中曾这样写道:“现在我有一桩不能放弃的诗一般的美…  相似文献   

2.
淮茗 《寻根》2009,(5):94-97
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应该不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还不能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那样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喜欢它的人也是相当多的,甚至有“浮迷”之说。之所以要提到这些,是因为这本书能流传到现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正列举俄国的作家,历来首先总是想到《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但是近几十年来,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对人物病态心理的描述,对人物灵魂的深掘和拷问,让许多批评家把他提到托尔斯泰的前面。陀思妥耶夫斯基怎么能达到这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境地的呢?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阿列克赛·彼得洛维奇·谢尔格延科(1886—1961)是列夫·托尔斯泰挚友彼得·阿列克赛耶维奇·谢尔格延科的儿子,也是托翁最小的朋友。他年轻时,曾帮助托尔斯泰抄写、整理文稿,并从事文学创作达十年之久。他将伟大作家晚年生活的真实情景记录在日记里,后来撰写成书,以《托尔斯泰的故事》为名,公诸于世。这里选译了书中的三篇文章,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家的伟大思想、情操和风格。——译者  相似文献   

5.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卫茂平 《寻根》2008,(3):44-49
在我国通俗小说中,明代姑苏抱翁老人选辑的《今古奇观》,虽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引人注目,但也具有内容丰厚、语言精练、富有文采等种种好处,几百年来刊布不绝,深受读者喜爱,在国外也颇得赏识。  相似文献   

7.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与福楼拜(1821-1880)似乎是很不相同的作家,但他们的精神联系却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可以将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与卡夫卡的哪一部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是《美国》、《诉讼》、《城堡》,还是《变形记》?恐旧哪一部都不太合适。卡夫卡的小说与福楼拜的小说既然如此不同,那么,又是什么将他们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另外,  相似文献   

9.
郝岚 《世界文化》2008,(2):12-13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哈葛德的作品被译介的数量仅次于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而且,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个在创刊号刊登西方文豪的肖像。(嘶小说》选的是托尔斯泰,制、说林》选的是雨果,1906年(《月月小说》的创刊号上赫然登着的就是哈葛德的头像,这俨然是把他作为与托尔斯泰等作家齐名的文豪,成为晚清文学“新小说”的效法对象和“热门”作家。  相似文献   

10.
文学     
《上海文化年鉴》2011,(1):87-102
文学综述 2010年上海城市文化生活中最大的事件是“世博会”的举办。《文学报》与上海作家协会联手出版过《中国作家看世博》(文汇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但都为短小篇什。写作者像打发话题那样提一提自己身边发生的琐事,表示还不完全落伍。个别情绪激动的也为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感到骄傲,作家的表示仅此而已。与往年8月举办的上海书展。人山人海,火爆场面相比,本年度上海书展别具特色。与会者人数适宜,读者可以安安静静地走近书架,翻阅自己想看的书,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讲座,坐下来,定定心心地听完。这样的氛围虽没有往届书市热闹,但更切合读书人的胃口。在写作态度上,上海作家仍旧坚持着既有的写作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不在意于一时一事之得失,有刊物愿意发表,有读者愿意看,这就可以了。至于影响有多大,是不是大红大紫,那都是题外话,与文学无关。  相似文献   

11.
分开旅行     
看完《朗读者》,我居然想哭。DVD封套上印着挺煽情的译名,叫《生死朗读》,惹人往“生死契阔”样的句子上去联想.仿佛有了一个“生死”的名号,就能成就一段旷世奇情,就会有更多的缠绵悱恻一般。我更喜欢把它直译做“朗读者”。没什么感情色彩,模糊,不确定.就像这电影给我的感觉,而我的想哭.亦与“生死”无关。  相似文献   

12.
没有一部世界名著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被如此频繁地搬上银幕。从1911年俄罗斯和法兰西同时完成了对这部作品的改编起,至1997年美国的《安娜·卡列尼娜》登上世界影坛,对这部作品的改编热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安娜·卡列尼娜》取材于19世...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到俄罗斯讲学。一到俄罗斯,就深深惊叹于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和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更惊奇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像俄罗斯那样复杂。  相似文献   

14.
卢风 《东方文化》2002,(3):42-44,55
《大学》有言,“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指君子在无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亦能始终不渝地保持自己的美德。这当然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现代社会慎独尤其困难。现代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辐射着催人逐利的刺激力,于是人人用智逐利。在这样的社会,法律和道德都只是从属于“商业游戏”的“契约”。聪明人知道遵守契约培养信誉能带来好处,但当受到重利诱惑,且违规不受惩罚时,几乎人人都会违规。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能“慎其独”的君子少矣。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16.
读外国文学最头痛的就是作品中那一连串长长的令人生厌的名字。苏俄文学也一样,但读书人不读些外国作品是不可能的。大约是在我读大二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复活》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世界。我对苏俄文学的兴趣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刘君 《世界文化》2007,(1):13-15
巴布罗·路易兹·毕加索无疑是人类艺术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快速地变化风格流派;没有谁能像他这样同时在绘画、素描以及雕塑方面均有如此辉煌的建树;也没有谁能像他那样不顾世俗压力,大胆创新,标新立异。2006年适逢这位生于西班牙马拉加的艺术大师诞辰125周年,让我们走进大师的生活,以纪念这位艺术天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进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保 《滇中文化》2004,(1):46-55
晚上,舞厅开门了,小凤换了服务小姐衣裳,手提茶壶,在大厅转来转去。见了乔荷就说,你看我……像吗?乔荷说,怎么不像呢,穿在谁身上谁就是蓝月亮的服务小姐。小凤又呵  相似文献   

19.
在圣弗朗西斯科举办的《马尔克·夏加尔生平作品回顾画展》显示出不可抗拒的魅力,使这位画家重新赢得世人的尊敬。生平有时候,金钱并不能使人更受欢迎。1985年,马尔克·夏加尔逝世,享年97岁。他一生都是郊区居民欣赏的才子。他在作品中展现的现代主义没有眼泪,不像立体主义中那样令人头疼,也不像抽象派中那样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对那些中产阶级的犹太人而言,马尔克·夏加尔为他们描绘了他们祖先生活的那个世界,马尔克·夏加尔具有那个失落而迷人的世界中诗人般的气质。到20世纪60年代,《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诞生标志着马尔克·夏加尔创作达…  相似文献   

20.
张丰乾 《寻根》2002,(5):91-94
“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道德”问题有时显得繁难和复杂,专家学者们呕心沥血、成果丰硕,而普通的民众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古人那里,“道”与“德”最开始实际上是被分别对待的。对“道”与“德”的讨论,不是从《老子》那里才开始,也不会在我们这里结束。但是,古人那种诗歌式的、格言式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像装订精美的“专著”那样看起来厚重,却更加贴近生活、贴近I司题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