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及其出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沿革与研究工作 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The Oxfor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shing Studies)隶属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艺术、出版和音乐学院,是一家著名的从事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培训、研究和咨询的机构,其教学研究颇有特色.该中心也是英国最早进行出版研究和咨询以及从事出版高等教育和培训的机构.  相似文献   

2.
孔祥  张瑞雪 《出版参考》2015,(10):19-20
2001年,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2002年开始在全国进行第一次出版考试.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出版考试”)由新闻出版总署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国内出版界的顶尖专家开发研制,主要结合出版工作的实际需要,测查应试者从事出版工作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事出版物生产的编辑、技术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审慎的工作作风.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出版工作实践对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一直注重对考生进行这些方面的考核. 从多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考生,甚至是中级考生,在准确、娴熟把握出版专业操作技能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对于规范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保证出版物质量是很不利的.因此,本文拟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把握的专业操作技能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数字出版泛化的出版概念对出版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是一个被泛化的出版概念.数字出版改变了出版理念,拓宽了出版领域,丰富了出版物态,打通了出版环节.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概念的泛化对于出版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总体分析是利大于弊,长期从事传统出版的业内人士必须在理念、意识等方面认识数字出版,从长远规划到出版项目计划,要趋利去弊,适应数字出版及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差不多二十五年前,我在武汉大学学习,专业是历史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出版工作,业余有所研究则主要是出版方面的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用出版写下出版人的思想和创作 图文并重的十卷本的<中华文明传真>出版后,获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认同,而且读者反应热烈.作为参与策划的出版人,该套书的良好成效,对我个人从事出版二十年的生涯,是一个很好的纪念.<中华文明传真>由构思到最后的出版,整整化了六年的时间.更直率地说,这是我个人和同事从事图像中国历史文化出版二十年来所积累下来的认识和经验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香港由于地方小,出版资源相当贫乏,对外寻找出版资源一直是香港从事大众出版的同仁十分重视的工作.而香港政府对市民外出完全没有限制,这种自由进出的出入境制度,亦为出版人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了莫大的方便.笔者长期从事实用类图书出版,由于这类题材相对来讲,国外的出版物仍比大中华圈的强,因此比较早便将目光投向世界图书市场,特别是出版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及日本.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个人觉得法兰克福书展应该是有志于出版业者值得朝圣的地方,因此这篇小文准备以此为焦点,谈谈笔者多年来参展的一些体会,供新进的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谈学术图书出版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图书出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此也就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本文从学术出版基金、同行译议制度、发展优先步骤、资源、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现阶段出版被从事学术出版中应建立的几项经营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间,笔者有近10年从事少儿出版工作,对少儿出版的潮起潮落,有着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一定全面,但却更加近实.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毕生从事一项事业,并且始终饱含激情地把它做好,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杨牧之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五十多年,从编辑入行做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肩负着繁重的出版管理任务,对编辑工作却始终坚守,一部又一部传世出版精品在他的主持下问世.他在《我的出版憧憬》中对自己的人生有一段自述:“我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当编辑,搞出版.倏忽间四五十年过去,自问之,整天想的是出版,干的是出版,高兴的是出版,焦虑的是出版,希望能多编几本好书,将来高尚的人们回忆起我们会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11.
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经过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都将被视为非法而予以取缔,并处以罚款;互联网出版机构应当实行编辑责任制度,必须有专门的编辑人员对出版内容进行审查,编辑人员要接受上岗前的培训;互联网出版的内容不真实或不公正,致使他人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联网出版机构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部分阐述基于Web 2.0的数字出版与教辅出版中的数字平台构建.第一部分描述Web2.0的技术特点及典型应用,第二部分分析如何构建基于Web2.0的数字出版平台,第三部分结合作者从事的教辅出版工作,探讨教辅出版中数字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界有一批既从事出版实际工作又对出版理论研究有一定兴趣的"两栖"出版人,他们以自己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着出版实践,反过来又以自己的出版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版理论,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互联网出版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初 《传媒》2004,(2):24-28
针对互联网出版发展速度快、行业状况复杂的特点,从2000年起,新闻出版总署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产业发展调研.2002年6-8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合肥(华东地区)、大连(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和贵阳(中南西南地区)召开了四次调研会议;2003年上半年,在2002年调研的基础上,新闻出版总署进行了大规模的统计性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实际从事互联网出版的机构,同时又委托各省新闻出版局分别进行了区域性综合统计调查;从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新闻出版总署又专门组织调研小组对广东、上海、北京、湖北和四川等地的50多家从事互联网出版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业6年来,一直从事教材的出版工作,教材的出版相对于其他图书品种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性.编辑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外,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一、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信息,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透视出版编辑从众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编辑是在各种出版机构从事编辑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出版社运作的核心,这种核心作用是由编辑主体和出版机构二者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编辑是对人类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加工创造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主体,是文化缔构者.出版机构则是通过整体运作,将文化和信息产品整理、加工成出版物的形式,然后使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实体.编辑工作贯穿整个出版过程.出版业的终端是文化产品,其文化性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商品性.眼下出版集团的建立以及出版社之间的整合调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马来西亚华文出版社中,约七成从事课本、教辅书出版,其中部分兼营儿童故事书和期刊.其它小型出版社,以类型分,有文艺、社会科学、有声书、工具书及杂志出版等.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是让人爱恨交加的一个行业,我在这个行业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从事这个行业,继续在这个市场环境中成长. ——严军 2012年是民营书业遭遇变化、迎接挑战的一年,电商强势崛起,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教辅新政"在一些省市相继落地.民营书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何去何从?《出版参考》记者来到地处南京的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探寻民营书业领军企业的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19.
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于2 0 0 1年出台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规定中指出 ,出版专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正式出版单位从事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校对  相似文献   

20.
陈翰伯(1914-1988),20年前中国出版工作的领导人.燕京大学毕业,"一二·九"学生运动领导者,一生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58年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1978年任国家出版局代局长,对出版工作建树颇多,最先主持系统地翻译出版西方学术名著,组织出版了大批辞典工具书.他坚持原则,思想解放,善于独立思考,颇有主见,襟怀坦荡,作风高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