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12日起,<宁波日报>对林萍捐肝救助同村女孩徐洁的感人事迹,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10天时间先后发表长篇人物通讯<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记捐肝救助同村女孩的林萍>,和评论<爱的最高境界>,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刊发了通讯<成就大爱的土壤-再记无偿捐肝救助女孩的林萍><爱的赞歌在延续……>,作为对林萍报道的补充.开辟了"林萍壮举感动与反响"专栏,报道社会各界学习林萍事迹和精神的情况.组织了评论专版和理论专题,以引导舆论、升华主题.整个报道发消息、通讯、评论、理论文章、照片等30余篇,形成强大舆论阵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赢得各界好评和多篇批示.  相似文献   

2.
近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宁报集团)各媒体联动报道了林萍无偿捐肝救助女童徐洁这一重大典型,宁波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林萍的热潮。在这一重大典型报道中,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新疆新闻媒体、《人民武警报》对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5月底到6月初,《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在"时代先锋"栏目对庄仕华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特别是《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配评论员文章推出庄仕华先进事迹报道《来自天山的感动》后,又连续刊发了《温暖戈壁的深情》、《大爱无疆》、《来自天山的倾诉》等3篇有深度的报道,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6月1日,军委徐才厚副主席视察武警总医院时,要求全体医  相似文献   

4.
加强策划:从"初试水"小规模策划到立体策划媒体建党70周年报道有了一定的自觉策划意识,一些主流大报开辟了一些小专题、小专栏,但报道篇幅不大,一般每天保持在1/4到1/2版,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开设"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专题,组织了一些理论文章;《北京晚报》1991年6月25日头版头条开辟"七一寄语"专栏,刊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北京市领导同志为纪念"七一"撰写的短文或题词.媒体集中主题报道建党当时还是较新事物,为此,新华社专门配发文章给予新闻界以高度赞扬.由于那时"新闻策划"处于导入期,策划水平有限,规划掌控力不够,因此媒体运作时间大多从6月下旬开始到7月2日结束,传播信息量及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近期十分重视对已刊发报道的反馈情况,据统计,从1999年11月1日至18日半个多月内,该报对已刊发报道反馈情况有下述各篇:11月4日开辟《见义勇为的好心人你在哪里?》连续报道专栏,刊出《英雄的母亲说:赵伟,妈妈的儿子》,对3日刊发的通讯《一人落水众人?..  相似文献   

6.
会前报道注重结合"走转改"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其社属报刊早在2011年8月就启动活动,并开设专栏"走转改".6月上旬,为迎接十八大召开,人民日报社"身边故事看十年"栏目以直接刊发群众稿件开栏.比如10月9日国家电网天津宝坻公司运维检修工王术明撰写的《村里也能用空调了》,从微观视角,说明智能电网改造给村子带来用电稳、电费收缴更加便利的变化,以此体现基层新变化、新面貌.  相似文献   

7.
1月11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启动》的消息,同时刊发市委书记黄菊的讲话消息《百年大计世纪精品》,本报评论员文章《新世纪新亮点》,同日第5版以《高起点勾画世纪浦江》为题,刊发了介绍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的长篇通讯及有关图照。1月12日头版,又用将近一个版的篇幅,刊发了陈良宇代市长就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接受记者采访,市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三方权威人士解读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蓝图,《世纪工程激起澎湃心潮》等3篇通讯报道。13日,又在头版显著位置综合报道了沿江五区已开始前期工作的消息。1…  相似文献   

8.
郝红 《当代传播》2007,(3):119-119
2007年1月11日-13日,新疆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连续刊发长篇通讯《各族患者都是我的亲人》、《病人的微笑是对我最大的奖赏》、《他感动了新疆》,还配发了《向庄仕华学习》、《精益求精是一种品质》、《大医大爱大境界》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全面报道了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33年如一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拼搏进取,努力创建医患和谐的事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开幕,2012年11月14日闭幕,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 早在2012年6月,国内媒体就开始对十八大做预热报道. 中央电视台从6月3日起在"新闻联播"中开播《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此外,"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等央视新闻栏目自8月21日起开播《数字十年》,主要是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我国这10年在各个领域的数据变化.  相似文献   

10.
8月优异报道     
☆《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陈鸣沈念祖杨雯,《南方周末》,8月25日简介:今年6月中旬起,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停通知。在拆迁议题中,学校通常在媒体上把自己塑造成弱势群体,但《南方周末》的这组报道,从多方面报道了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打工子弟学校问题缠身:大部分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是家庭式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社会捐  相似文献   

11.
钱爱民 《今传媒》2007,(11):62-62
近年来,我写了不少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比如:《在小平同志家做厨师》《名扬海内外的张氏剪纸世家》《他是一点点火花--记中国火花大王季之光》《木偶奇女--记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许虹》《朱蔚彤和"相纸驱墨画"》《"活鸭子"刘宗流》《节目与听众同在--记全国城市电台十佳节目主持人朱宁》《广电大厦的"基石"--记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张隶军》《给〈绿杨城郭〉添新"绿"--访江苏广电"十大名专栏"主持人石翔》等.这些稿件除被我供职的《扬州广播电视报》采用外,有的还见诸于中央、省内外的一些报刊,并有稿件获全国城市、省政府人物专访和通讯类一、二、三等奖.大概是写的"人物"常能产生点"效应",便有友人戏说我是"吃'人物'饭的",并与我共同探讨怎样把"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写得好些,再好些.  相似文献   

12.
康鹏 《青年记者》2005,(10):29-29
2005年8月5日,《东方今报》A03版刊发了一篇报道:8月2日上午,一名10岁女孩不慎掉入商亳高速公路路边深水沟中。路过此地的河南省商丘市市委书记刘满仓立即指挥在场人员停车救人,经紧急打捞,女孩被救出,并被送往医院抢救。这篇报道写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然而刊出后却在读中引来一片指责之声。一篇正面宣传党的领导干部勇于救人的感人通讯,为何会在读中引起较大非议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7月31日,美国《圣匹兹堡时报》刊发了一则报道《窗边的女孩》,该文作者莱恩·德格雷戈(Lane DeGregory)因这篇生动的报道荣获2009年普利策特写报道奖。评委们一致认为:莱恩·德格雷戈描述了一个细致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因为刊发的通讯《让我们记住深圳的抗日英雄》中有122个字的内容失实,某报不得不刊发727个字的《来函照登》予以“更正”。像这种正面报道造成失实的情况在新闻媒体中时有所见,其中的教训耐人寻味。究其原因,是因为记者在采写正面报道时存在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26日,海南省记协公布了海南第二十三届新闻奖的评选结果,笔者采写的消息《夏瑶村新鲜事:婴儿也能领工资》获一等奖。2012年8月2日,海南省委宣传部8月上旬"新闻阅评"就《海口晚报》刊发该篇报道及后续报道做了一期专门评述,认为这是《海口晚报》组织记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出的硕  相似文献   

16.
2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人物通讯《永远的巴山红叶》,副题《追记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头版加转入第8版的人物通讯稿,和配发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就占了一个整版版面.接下来,2月10日,在第4版头条刊发《王瑛:最后的日子》;11日,在第2版头条刊发《生日的挽歌》,配发了"网友留言板";13日,第8版用1个整版的版面刊发摄影报道《大巴山的女儿》.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0月14日,《济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通讯《交警之魂——记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市交警支队队长李长水》(以下简称《交警之魂》);15日头版发表制以通栏标题的长篇通讯《阳光下最光彩的人——济南“交警效应”透析》(以下简称《阳光》。这标志着《济南日报》对“交警现象”的报道形成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两篇报道见报之日,正值全国公安系统学习济南交警先进经验现场会召开前夕,对宣传济南交警的先进经验和动人事迹,对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广大读者热情称赞报道搞  相似文献   

18.
发表于《大众日报》2005年6月30日第一版的通讯《这个头,带得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欣慰之余,回顾这次报道的前前后后,颇多感悟,说来与同仁分享。体会之一: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敏锐发现典型人物及其典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前不久揭晓,笔者与同事合作的通讯《大爱,成就骨髓捐献的镇江传奇》获得一等奖。回想2003年,镇江市首例也是江苏省首例女性骨髓捐献者戚熙娟赴京捐献,笔者作为唯一的文字记者随从采访,那期间的点点滴滴似乎还在眼前。当时发表的第一篇捐髓报道稿件获得了当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10年前,捐献骨髓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在新闻报道中也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10年后,从镇江走出的志愿捐髓者已有35人,笔者参与报道的也有20多例。随着骨髓志愿捐献事业的发展,这一领域的报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耕耘了一块新闻报道的新鲜领地。随着爱心捐髓人数不断增多,如何使骨髓捐献报道“保鲜”,成了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寻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30日发表于《大众日报》头版的通讯《这个头,带得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欣慰之余,回顾这次报道的前前后后,颇多感悟,说来与同仁分享。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敏锐发现典型人物及其典型意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