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宏 《大观周刊》2012,(39):174-174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简明 《大观周刊》2011,(22):66-66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偏见: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随便挑出一颗都能进行到位的把玩品味。其实.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有自己内在的联系,在看似松散的知识点之间.有一条串珠的红线——语法.只不过这条丝线往往被人忽视罢了。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分别以上一语法单位为基础.缺乏对词类的充分认识.势必影响对句子的准确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要为语法教学“翻案”,让它重新占领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过分重视语法教学.让学生陷入种种名词术语的沼泽中难以脱身.自然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脱离了语言运用的实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说的是。不过分重视并不等于毫不重视.我们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矫枉过正的情形出现。  相似文献   

3.
陈元胜 《大观周刊》2012,(18):220-220
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文”的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与文字材料的理解、运用与再创作的能力。目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倍感吃力的是无法完成一篇文字生动、语言较为缜密、人物形象鲜活的文章。信否,请看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一次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纪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要给予时间,让学生有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机会。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让语文教学多一些从容优雅,让学生从全文、段落、字词等各个方面进行自读小陪。目的是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多元、感性的本真,尊重个性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孟根花 《大观周刊》2012,(17):207-20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蒙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蒙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的蒙语文情感、认知能力。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开展小学蒙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用蒙语文知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文升 《大观周刊》2012,(18):221-221
语文科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能落入到“灌输式”教学的俗套之中,而要力图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打破语文教学一潭“死水”的困境。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活力的三种途径,包括设计开放式的提问环节、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合理组织小组讨论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卓玛南尖 《大观周刊》2012,(38):252-252
语文科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能落入到“灌输式”教学的俗套之中,而要力图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打破语文教学一潭“死水”的困境。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活力的三种途径,包括设计开放式的提问环节、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合理组织小组讨论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马淑梅 《大观周刊》2012,(17):223-223
小学语文新课堂标准给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之中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把读的权利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足,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以读代讲。 小学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要有依托,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小学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应把小学阅读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刘竹婷 《大观周刊》2011,(35):146-14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呢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0.
白久宏 《大观周刊》2012,(35):233-233
新课标的春风吹拂着青山秀水,改革的阳光温暖着民族地区师生的身体心灵。于是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纷纷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和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质疑、求证、交流、体验,努力寻求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精神和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能力。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了母语习得规律,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刘洁 《大观周刊》2011,(6):205-205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个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靳娟 《大观周刊》2012,(3):175-175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昌相 《大观周刊》2012,(19):262-263
高中物理对物理情景的建立和物理模型的构建要求比较高,这又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实践发现高中物理的力、热、光、电、磁、原子物理等都可以作图的方法建立物理情景和构建物理模型。在教学中,老师一般都很重视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帮组学生理解、记忆,但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没要求学生学会作图、并记忆一些典型图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在教学中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尝试,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收获:1、让学生学会“利用作图法构建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让学生学会“用作情景图的方法”对常见的图象进行直观生动的理解;3、让学生学会“通过作过程图”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4、让学生在做习题时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张群 《大观周刊》2011,(19):94-94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立意高远.韵味十足.构思新颖.语言清新,有鲜明的节奏感,学生读诗犹如赏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方法引导.目的在于适当启发学生的想象,初步领会诗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为学生理解、感悟古诗文搭起桥梁,打通时空的间隔.让生活在当代的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古诗文特定的情境之中。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本人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郑俊红 《大观周刊》2013,(4):145-14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驾驭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若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发挥朗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岩 《大观周刊》2011,(28):85-85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40分钟阅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也是教会学生积累方法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刘建军 《大观周刊》2012,(36):208-208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分别从别出心裁的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幽默的教学语言、运用实物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熊辉 《大观周刊》2012,(41):288-288
识字.组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打开文学艺术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在小学阶段.学生将要学习3500个常用汉字,对这些常用汉字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话动。“字”和“词”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元素,、用同一个字可以组成很多不同意思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陈淑芳 《大观周刊》2011,(24):77-77
试用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这说明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相似文献   

20.
苏书芹 《大观周刊》2011,(38):151-15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