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准备期,是针对幼儿初人小学的种种不适应,在小学一年级之初设置的一段特殊学习时间。大部分智障儿童在进人特殊学校之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差。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 ?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学校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社会成员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课题。   1996年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总统教育技术计划”,计划要求在 2000年前信息高速公路要连到每一所中小学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在美国,要求大多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会 Windows操作,学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编辑、排版等技术。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可以把光盘中的文字、图形…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参考》2005,(2):F002-F002
白云园小学是南京市鼓楼区2000年5月新创办的一所学校。2001年9月,学校抓住机遇,成为南京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把小班化教育作为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和跨越式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学校在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指导下,精心设计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按照逐年推进原则,目前,全校一至四年级全部实施了小班化教育,每个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班额都控制在28人以下。  相似文献   

4.
让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从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新生适应问题成因,提出新生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即重视常规教育、教学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笔者立足课程方案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教材一二单元内容、学校一年级新生培训活动、校本课程、学生生活等资源,设计《我是小学生啦》入学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开展适应教育,帮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切身体验、创新思考、合作探究、勇敢表达,为愉快、积极地适应有序的小学集体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多方评价的激励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促使其核心素养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日记》2007,(1):F0004-F0004
朔州市双话学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为适应社会和家长的多种需求而创办的一所全目制寄宿制小学。创办于2003年,学校占地面和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总资资800万元。设立一至六年级12个教学班,学生稳定在400人左右,教职工60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对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育过程和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讲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在幼儿园里已经参加过一些体育活动,但是还没有上过较正规的体育课。那么,如何上好一年级新生的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对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育过程和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讲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在幼儿园里已经参加过一些体育活动,但是还没有上过较正规的体育课。那么,如何上好一年级新生的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小学一年级又是学生刚跨入校门,接受人生观、世界观的起始阶段。要使学生喜爱这片书声琅琅的新环境,快乐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完成幼小过渡,班主任的引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谈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情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对新环境、新角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热爱学校、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感自豪。而另一方面,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伴又有一种孤独感和惧怕心理。尤其是入学之后学校智力活动的增多,游戏活动的减少,课业负担的增加,小学一年级新生会感到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时难以适应以学习为主导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换句话说要练就孩子过硬的心理素质,从小学一年级就应该抓起。一年级的孩子刚走出幼儿园,踏进小学堂,大部分儿童能较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也有少数儿童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里不能静下心来用心学习,常常哭闹着要回家,不喜欢上学读书,有的甚至害怕与人交流,不能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安抚孩子的厌学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使其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是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桥梁,因为体育课能让他们找到在幼儿园活动的感觉,而且体育课上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方式进行交流。但是一年级新生的体育任务并不简单:学会排队、学会广播操、学会守纪律等。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吴海丽 《班主任》2003,(12):26-27
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如何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行为规范,是班主任及每位任课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光钍 《新教师》2023,(9):28-29
<正>《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由于农村小学对小幼衔接缺乏科学的认识,小幼衔接工作出现了割裂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进入一年级很久还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甚至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因此,积极探索小学生入学适应教育,帮助他们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升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从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系统学习的小学生活,入学是儿童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最初入学适应会对儿童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态度及以后社会作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年级》讲述的是一群小学新生进入校园之后的生活故事,从学生、老师、学校、家长多方互动探讨一年级启蒙教育这个严肃又至关重要的命题,由此引发对小学新生进入小学的适应问题的思考,从家长、学校、老师三方面分析如何帮助小学新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召开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上,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百姆林斯卡妮介绍了马克兰教育的变革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教育的变革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马克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与1991年以前的教育体系相比,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教育制度组织上的变化现在乌克兰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在层次上分为三级:小学、基础学校、高级学校,即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l—3(4)年级为小学,儿童6岁或7岁入学,6岁入学者学习4年,7岁入学者学习3年。5一9年级为基础学校,10-11年级为高级学…  相似文献   

18.
徐颖 《上海教育》2007,(11B):58-59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如今,回首这次尝试,上海市小学的管理者各有心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学业及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然而就学校教育现状而言,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可以说是现行教育的一大弊端。据我们对浙江温岭实验小学1—5年级随机抽取7个班共308人作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参见表1),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换句话说,孩子们进入小学学习,通过教育,他们的自信心不是更强了,而是变弱了;甚至有部分原本自信、乐观、活泼的孩子,经过我们教育的调教,变得老实、规矩了,但也畏缩、胆怯了…  相似文献   

20.
正从充满游戏性、富有童话感的幼儿园,走进正式学习的小学大门,由于思维的惯性,原本自由自在、注意力易分散、好玩好奇的他们,突然面对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有些激动,有些不适应,也有些害怕。如何做好幼儿园到一年级的衔接教育,的确是家长们和一年级老师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为了缩短适应期,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鼓励:让孩子爱上学校为什么孩子们进入小学不自在或者害怕?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们说:"小学老师很凶哟!你不听话,老师会狠狠地教育你的。""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