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翻译理论研究专业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摄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能够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指引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治学的有效之道.阅读中西译史类书籍,记住多少部译著、多少个译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所折射出来的"编纂者精神",以及书中所述译者的治学精神与态度,获得对目前治学与今后进行学术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评价体制、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错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学术失范的原因,进而提出,学术道德的维系,需要从建立学术规范、重塑学术精神、坚持治学者的自律和制度的他律相结合,重视规范训练几个方面来着手,由此提高治学者的学术规范和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现居美国的方仁念先生曾写过《对尊重与理解的执著追求———钱谷融先生剪影》一文,其中谈到:“研究生入学,钱谷融先生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讲‘文学是人学’,他便强调文学是写人的,是写给人看的,是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的,因此要真正懂得文学,研究文学,必须首先做一个心地坦荡、人品磊落的人,因为只有一个真诚的人,才能感受和欣赏真的美。谁要不是以‘赤子之心’来对待人,对待文学,他也就不可能读通文学”。这确实是钱谷融先生一贯的思想。然而,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这种思想的来源和经受磨砺的过程,并非那么容易。其实,钱谷融很少谈及当年…  相似文献   

4.
钱谷融受到了“向科学进军”号角的鼓舞。《论“文学是人学”》旨在为被窄化了的高尔基的“人学”论断正名。钱谷融的“人学”观是对古典主义道德观、新文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兼收并蓄,有机且辩证;其最低限度是“把人当做人”,最高则指向对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道宁是北宋末年临济宗著名禅僧,他的禅法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现实世界本原之相的“实际”理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然而无为、清净而不染、浑融而莫辨的完全原初的真实的世界;二是在“实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示了达于实相之理的“慈悲”精神,指出了通向世界绵密处生命真实性所在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中外禅宗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生命之美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生命美学的介入,使得教师专业生命的意义之美、生成之美和超越之美形成相互充盈的相伴相生过程。从生命美学的视角考量教师专业生命,可以将教师专业生命之美理解为对"人"的生命的欣赏、舒展与超越,最终达成守望教师精神世界的夙愿。  相似文献   

7.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8.
先秦哲人完成了“宗天之道——实体之道——成物之道”的小螺旋形上升的圆圈运动,并阐释了“成物”的几个基本关键——其形态特质是“成象”,其构成方式是“相杂”,其创制规律是“美”。这些都源于“理”,并表现为“理”的具体化和物态化。所谓“成物之文”的理,实乃是道——艺双向互转的逻辑运动之枢机  相似文献   

9.
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分别代表不同的理学学派,哲学观点不同导致其治学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治学宗旨,“明天理灭人欲”(朱)与“明理”、“立心”、“做人”(陆)相对立;为学路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对立于“道不外索”、“明复本心”:治学之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分歧;读书方法上,“解字”与“求血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一、“文学是人学”:挑战“工具论”的意味钱谷融先生的名字是和1957年发表的《论“文学是人学”》连在一起的;生于1919年的钱谷融先生因此而遭受到全国性批判,并因此经历了20余年的磨难。当然,漫长的岁月并没有改变钱先生的初衷,也没有磨灭这篇论文的魅力。随着历史的进步,人道主义理念正在突破旧有的种种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1.
论《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幻想是童话的必要元素,《格林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分别从人物之美、场景之美和结局之美几方面展现了幻想之美,以真实的时代气息和民间底蕴反映了幻想之真,在构思和语言上凸现了幻想之趣,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成为人类不灭的精神印记。  相似文献   

12.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命(道)与人事的关系问题;一是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与之相应,中国古典哲学可被分为“人事论”和“人心论”两大部分:先秦两汉哲学以“人事论”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探讨天道(命)与人事的关系问题;宋元明清哲学以“人心论”为主,着重从主观方面探讨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魏晋隋唐哲学则显示出“人事论”与“人心论”并重的特点。以人事论和人心论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关系论,本质上是探讨人的物质活动(“事”)和精神活动(“心”)及其相互关系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以追求理想的自制生活为基本精神,它与以追求理想的外制生活为基本精神的西方哲学应可相互融合,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生活观,即理想的生活之道是自制与外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孔子对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及其所能上达的人生境界之总结,跨越数千年历史而不减其人文光辉.孔子的生命成长观是“仁”之思想的实践性表述,其“性近习远”说是从人的才智维度揭示个体生命的存在特质,其“时命观”是从时间维度来说明个体生命的相对自由,“下学而上达”的忠恕之道则是从空间维度来打开君子不忧的生命空间.今天看来,孔子的生命成长现仍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能够给常人理解生命、相机而为、明生命之阶段性与发展性提供有益参考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庄子关于文艺否定论思想一直受后人关注。这种观点基于道家“道”的观点。道家主张“道”是宇宙世界的本真,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它的虚幻的现象而已,从而推出人的感官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道家从否定人开始提出了文艺否定论的观点。文艺否定论主张反对文化学术、言辞辩说以及一切审美活动。但是道家也不是一概否定美,他们只是否定感性的具体现实美,也就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的世俗艺术。他们主张的是自然之美,也就是道之美。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墨海丹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F0003-F0003
老井,本名景伟。1989年到中国佛教协会,在赵朴初先生身边工作。补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深的佛学理论,都对其为人之道及艺术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有作品入选“中国佛教艺术作品巡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联系南国农先生的治学及其智慧 ,讨论学术研究中宽容精神的五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语录     
美是时代的召唤,向美而行,不是为了让少数人掌握“一技之长”,而是为了让所有青年学子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邱勇(清华大学校长)。我们中国的文字非常美妙。“大”,就是一个人顶天立地,张开了双臂,来拥抱祖国,拥抱世界。这意味着我们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必须要有大的视野、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大的担当、大的气象,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论美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立足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对美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本文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宗先生论美:其一,美是客观存在的;其二,审美活动是人的心灵和世界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联系南国农先生的治学及其智慧,讨论学术研究中宽容精神的五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