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出版业国际化异常活跃的时代。中国出版业究竟怎样走向世界?“造大船”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重视一些具体的、微观层面上的运作。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加大出版对外贸易的力度、使我国出版业更好地“出海”呢?我认为可...  相似文献   

2.
“入世”背景下的出版业编辑转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日益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入世”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出版业也不例外。那么,“入世”对出版业特别是编辑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中国“入世”必将深刻地改变中国出版业态,进而带来编辑工作和编辑职业特征划时代的变革,这就是所谓的“编辑转型”,它是整个“出版转型”的组成部分。一、编辑转型的时代背景粗略地来看,“入世”对出版业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入世”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出版界与国际出版界的广泛交流,加速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进程,从而要求中国出版业的运作规范向出版业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3.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5X):18-18
传统出版业如何顺应阅读革命?;“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说明了什么?;网络“飙译”促成长篇小说出版;中国需要文化推广战略;书报刊亭不姓“书”;炫耀性读书心理不可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22):7-7
出版业又出:“高招”“零分作文”也能出头?“儿童网游”自我设限以防沉迷,腰封:一块敲门砖而已,公益图书评选遭遇尴尬,请为“作家校园签售”立规矩,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6S):17-17
新书能不能慢评?网络盗版正在榨干传统出版业的血汗;对“不对路”免费书说“不”;课本争议是一种进步;放“漂”的图书能“漂”多远。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传统文化图书究竟有多大的市场?图书迎合市场和坚守品位是否矛盾?面对数字化变革,传统出版社如何转型?”这是当今出版业面对的直接问题,也间接影响着百姓的阅读生活。在第二十一届书博会上,中华书局举办的“百年再出发——中华书局文化沙龙”就这些问题向各方“问道”。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这是对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因而也当然应该成为出版业的工作主题。在“发展”与“繁荣”这两个关键词中,应该把发展放到首位,没有发展就难以谈繁荣。而且,在发展中又应该以加快速度为新的要求,因为中央讲的是“大发展”,而不是一般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大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了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但从宏观上看,版权输出、“走出去”项目,特别是进入欧美图书市场的项目,与引进英美版权相比,差距仍然非常之大。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9.
张凤杰 《出版参考》2006,(1X):11-11
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重大课题“小康社会出版业指标体系研究”第四次会议于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小康社会出版业出版指标”、“国外出版业发展状况研究”、“印刷业发展状况及预测”、“音像出版业发展状况及预测”等5个子课题的研究提纲。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自2009年开始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应用正在重塑许多行业,包括图书出版业.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呈现多元化发展,那么,其发展方向如何?又是如何进行多元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可谓音乐发展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段时期,无休止的诉讼、不断变换的经营模式、持续下滑的收入、唱片公司与顾客之间彻底颠覆的互动方式……出版业静待良久才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这使书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音乐业面临的不少数字难题。然而,唱片业的伤痛是否也是出版业的伤痛?在出版商和新时代奋力抗争的时候,我们从唱片业又能汲取什么教训呢?  相似文献   

12.
实现“阶段性转移”的十个标志熊向东实现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移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从江西出版业来看,我个人认为有以下10个方面。1.产业发展标志实现优质高效,既有政治要求,也有产业发展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地方出版业来讲,在阶段性转移中,有质量...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是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中重要产业之一。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版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李岚清副总理1999年1月在与全国新闻出版局长部分同志座谈时,明确指出:“新闻出版业已发展成为越来越令人注目的产业”。什么是产业?产业就是从事物质生产与经营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业。作为产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在保留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同时,出版业必须既遵循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持久长足的发展。就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来看,目前报纸、广播、电视等行业的改革已经走…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出版业步入数字化时代,出版业发展出现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平台融合的发展平台,跨媒体出版、深度数字化、深度绿色化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下内容捕捉能力和技术商业模式对传统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冲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有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要加入WTO,属于服务贸易领域的出版业其利益何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入关后的挑战?如何抵御出版国际化浪潮对我们民族出版业的冲击?如何利用国家现有对出版业的保护政策,抓住机遇,在竞争中求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业内有识之士谈论的热点。一、WTO成员国对本国出版业的倾斜做法和我国现行的对出版的保护措施1.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出版业的倾斜做法。WTO现有123个成员国,其中有29个发达国家做出了开放其出版业的承诺,但其承诺是有条件的。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扶持、资助本国民族出版业,设置一些非关…  相似文献   

16.
程赫男 《出版广角》2022,(12):65-68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2021 年底,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就出版业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对出版业发展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文章立足主题出版的使命与担当,从以人民需求为中心、强化精品意识、优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媒体融合传播等角度, 探讨“十四五”...  相似文献   

17.
产业化发展———出版业摆脱潜在危机之路□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副社长袁钟一、我国出版业的潜在危机从单位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来看,我国出版业似乎比许多行业都好。于是有人说出版业是“朝阳行业”、“兴旺行业”。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注意到,出版业的“兴...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远流为何要开发koobe这一中文闼读平台?经营模式是什么? 王荣文:做为出版业者,我始终认为“智慧财产权的开发、加值与经营管理”是最关键的核心,在过去传统纸本出版的世界如此,在当前数字出版的世界更是如此!传统纸本出版、流通若要成功转型为数字出版,必须具备“保护数字智财权,并且将之转换成收入”的安全加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新新  敖然 《中国出版》2023,(16):21-27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三维协同创新模型揭示了“文化、经济、技术子系统”“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技术属性”“文化创新、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等三维性,指出了提高出版活动文化质量、经济质量和科技含量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任务,蕴含着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概括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和协同性基本特征。该模型引入了协同论方法来研究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进程,分析了出版业由文化、经济和技术子系统构成,指明了一般性发展、高质量发展与低级有序、高级有序的耦合关系,剖析了出版业走向高级有序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实精诚敬”入画来周翠花当今,我国出版业正在努力向市场经济(出版机制)转轨。笔者作为理工科大学出版社的技术编辑,心里琢磨着这样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怎样的?我们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做?对市场经济有种种似是而非的解说,大都源于对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