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在1976年发表的《女勇士》以旧时中国为背景,通过极富想像力的虚构与简洁的白描手法,展示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围女性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她提出“世界小说”(GLOBALNOVEL)这一写作方向,冲击了约定俗成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概念。十多年后,这种创作方向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创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首部小说《女勇士》讲述了中国母亲英兰和生活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故事。故事中流露着华裔女性血液里的果敢与担当,以及后来融入美国社会的蜕变过程,刻画了华裔妇女反抗父权、种族等压迫和抑制的伟大形象。  相似文献   

3.
汤亭亭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处女作《女勇士》通过描写华裔女主人公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面对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困境,展现了华裔女性为摆脱"他者"身份所表现出的决心和做出的努力。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女性的双重"他者"身份以及颠覆这一身份的艰难过程,旨在探寻汤亭亭在这部小说中对华裔女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是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美国华人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社会找寻自身归属的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本文将从福柯的话语-权力的理论出发,探讨女性通过重构话语权而在他者文化语境下获得认可、由失声到发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创作恰恰处于欧美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期,因此她的小说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后现代主义的印记.《女勇士》中“无名女子“和“花木兰“的描写,采用了“复调叙述“、“拼贴“和“互文“三种创作手法,这些叙事技巧带有浓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发自华裔女孩的三个声音,它们共同汇合成20世纪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的成长历程、人生愿望的倾诉。这三方面包括:对女勇士原型的改写,华人女孩对父权社会传统的反驳与挑战,以及华裔女性向世界发出反种族歧视和其美国华裔身份认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赵令霞 《文教资料》2009,(25):24-26
本文运用传记文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对美国华裔女性代表作家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汤婷婷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作了历时性研究,旨在揭示华裔女性作家自我书写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成长小说理论的角度对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进行分析。《女勇士》中主人公的成长困惑和最后的觉醒,反映了华裔美国女性只要能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投身所处的环境,努力融合两种文化,就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读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探索华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维环境之问,揭示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中成长的困惑和艰辛.探讨了在"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和白人主流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颠覆与重塑——汤亭亭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主流文化中存在的华人刻板形象严重阻碍了华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把抗衡主流话语中对"华人形象"的规约性描述作为其写作的重要宗旨。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以"华裔"为背景,以"女性"为主题,重塑了融合男女性格优势的女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当年作为“自传”出版并广受好评,多年来主要被当作少数族裔的传记文学和女性主义加以研究。由于汤亭亭深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女勇士》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通过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汤亭亭将华裔女孩的成长历程和美国华裔的生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文本更具有冲击力,也以此向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带有偏见的定位发出了挑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该书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认为汤亭亭采取的戏仿、拼贴、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使该书呈现出两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吴雪玉 《海外英语》2015,(9):190-191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汤亭亭,美国华裔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是美国华裔文学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又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女勇士》是汤亭亭的代表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非小说奖。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分为五个部分,讲述了"我"成长的经历以及发生在"我"周围的人身上的故事。《女勇士》是一本书写华裔女性生活的作品,她们的双重意识主要体现在性别与种族两个方面,作品中对性别与种族的解构几乎随处可见。本文将从解构的角度分析《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双重意识,从而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5.
食物因为具有强烈文化色彩、性别与民族属性成为女性研究和少数族裔研究的课题之一。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通过琐碎而丰富的食物意象刻画华裔家庭母女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华裔女性长期受压制的欲望与身份寻求的历程,显示出汤亭亭小说特有的女性声音与张力。  相似文献   

16.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汤亭亭)的成名作。汤亭亭通过改写中国神话,颠覆了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裔女性刻板形象,重构了华裔女性女勇士的新形象。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女勇士》,以期更好地挖掘作品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用英文大量重述中国人鬼故事,其作品呈现出一个具有典型后殖民杂交性的"鬼"的意象.这一意象折射出一位华裔美国女孩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困惑成长的经历,弥漫着作者充满激情与自由奔放的女性主义思想,言说着华裔美国人对美国社会中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的悲愤之情,但也流露出无意识的东方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8.
黄盛 《文教资料》2008,(30):40-41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代表作<女勇士>和<中国佬>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神话与民间传说.本文通过分析汤亭亭对神话的改写,阐述其女性主义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女勇士>的作者汤婷婷是一位华裔作家.本文试图运用创伤理论和女性主义,对她的这部作品中华裔女性身份的确立进行讨论.在这本书中,她们不再抱怨她们的从属地位或者不平等对待,而是更多的关心如何成为一个新的华裔女性,并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华裔女性.  相似文献   

20.
《女勇士》是汤婷婷的重要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面临的性别、种族和文化矛盾。本文探讨了《女勇士》中主人公从天真的报复幻想到寻求相互理解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试图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找到女性自身位置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