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报纸是在地方诞生又是在地方生长的。抓住城市特点,宣传城市优势,是城市报纸能否办出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封的优势是什么?开封日报如何办出地方特色?在讨论中我们提出《开封日报》要姓“开”。所谓姓开,就是要立足开封,以我为主,写开封事,有开封味。要办出开封味,就要认识开封,研究开封。开封是一个具有近三千年历史的七朝古都,是我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宋时期,建都于一百六十八年,人口上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史书上早就有“一苏  相似文献   

2.
第七城     
萧翳 《报林求索》2009,(8):34-37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公尺。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古都,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垦殖,重新营建,重新唤醒古都气韵,重新召来街市繁荣。开封最骄傲的繁荣,见之于《清明上河图》。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报》6月12日一版刊登的《兼并考验“开封”意识》一稿,是一篇批评性报道,并且是以新事为主、旧事重提的一篇批评性报道,所以对此稿的处理。特别是“提要”的写法和标题的制作,需要格外慎重,从发稿到一二三校样和最后的校红样上,改来改去,不下四五次。3年前,即1994年,《经济日报》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主题。以“‘开封人’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为内容,利用“开封”是否“开封了”这样一个文字上可以利用的“意思”,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赖晨 《档案天地》2013,(1):31-33
在华北沦陷区,曾经存在一个叫做"华北文化教育协会"(简称"华文协")的地下抗日组织,在北平、天津、太原、济南、开封等地均有其影子,它团结沦陷区的知识分子,抵抗日寇,打击汉奸,动员社会,控制华北,巩固了中国政府的影响力。那么,它是怎样成立的?其主要领导是谁?有过怎样的活动?最后命运如何?  相似文献   

5.
开封的城市发展在宋代以后进入了衰落期,尤其是清代,持续发生的黄河水患不但破坏了开封赖以发展的农业基础,还摧毁了大量的城市建筑,使开封失去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开封的城市发展在宋代以后进入了衰落期,尤其是清代,持续发生的黄河水患不但破坏了开封赖以发展的农业基础,还摧毁了大量的城市建筑,使开封失去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司艳宇 《兰台世界》2016,(15):109-112
在明朝初期官修地方志行为的推动下,明清时期的开封逐步筛选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八景"。八景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历史时期开封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其发展变化也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开封地区环境史研究有一定的补充,同时也对现代古都旅游的深度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月20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河南省著名作家、编剧王少华创作的汴味长篇小说《门神门神扛大刀》首发仪式在开封举行。这是一部有着浓郁中原文化特色的作品,以开封朱仙镇年画、开封盘鼓、官瓷为背景,描写了当年开封  相似文献   

9.
聂荣臻建议和平解放北平,为定都北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毛泽东在指挥三大战役的同时,已开始思考新中国的定都问题。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北平等城市纷纷在毛泽东眼前浮现,最后他的日光锁定了北平。  相似文献   

10.
开封报业始于北宋。《河南官报》的创立拉开了开封近代报业的序幕。在民国年间一 三次高潮,先后创办报纸多达百余种。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开封报业中的有志之士伸张正义,讨伐无道,付出了血的代价,以《开封民立报》、《豫报》、《河南民报》、《中国时报》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活到老学到老酸甜苦辣都尝到○姜魁元我是湖南省郴州市农业银行的南下离休干部姜魁元,现年80岁。生长在旧社会,抗日烽火连天,日寇践踏中原故乡大地,靠慈爱的外婆扶养读书。家乡沦陷当了亡国奴。日寇红膏药飞机九架轰炸遂平县城,外婆被震死,以后失学在家,怀着国仇家恨,在新四军游击区,利用河滩草地,与放牛娃办起“牛背”学校,跛腿的慈母靠借贷供我最后考上了中原名校河南省立开封第一高中。人民解放军三次打下开封,学校南迁苏州远郊,以后我冒着生命危险通过长江封锁线,并带几位同学回到开封投入中原大学,沿途风餐露宿,尝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利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于160s年在北京会见了进京赶考的举子艾氏(艾出),开封犹太人开始浮出水面,也开了西方对中国开封犹太人的调查研究之先河.悠久的岁月和不平儿的经历,使开封犹太人在开封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文化档案,包括:一赐乐业教的经卷、遗址、遗著、遗留文物等.  相似文献   

13.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自筹资金创办、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开封翰园碑林,成了新的参观点,也成了一个新闻热点,给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增添了新的话题。这一切是怎么出现的? 1984年11月,开封日报开展了发展旅游事业、建设历史名城的讨论。这拨动了共产党员李公涛的心弦。他经过反复考虑,向全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投资五万元,在3年内刻碑200块,再用7年时间,刻碑600块,建一座镌刻宋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的翰园碑林,为历史名城添一胜景,为后代留下一件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不动产。李公涛在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恢复了党籍和公职。但他多年来身患肝病,便提前退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河南省第一次市、地报纸协作会议于4月在郑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开封日报、洛阳日报、平顶山日报、新乡晚报、南阳日报和郑州晚报。他们交流了情况和经验,听取了全国记协会议精神的传达。最后商定:协作会每年举行两次,由各家报社轮流主办。  相似文献   

15.
文章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标题。俗话说“又要衣装,佛要金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要题装”。拿报纸来说吧,一天四大版,甚至八版十二版,有多少文章啊。先读哪篇,后读哪篇,或者只看不读,常常取决于该文是否有个好标题。下面的文章标题是能引起人们闲读的兴趣的:《开封要“开封”》(《羊城晚报》1994.4.2第10版)在正题之前还有引题:“原来是京城,后来是省会,现在成了省辖市,再往下滑会怎样?”正题就作了回答:开封要“开封”。这个标题妙在作者巧用了“换义”的修辞法,利用词语多久性这个条件,在…  相似文献   

16.
善待他人     
福建南平惨案,是2004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严重的校园袭击事件。短短的55秒时间,就有8个鲜活的小生命陨落。一个名叫郑民生的外科医生,不仅彻底摧毁了孩子们的生命,而且最后也毁掉了他自己。这一巨大的悲剧,在刺伤孩子家长心灵的同时,也刺痛了国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7.
10月22日,开封人民广播电台在“开封新闻”节目中.播发了我采写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向兰考县8万少  相似文献   

18.
《开封日报》创刊不满两个月,就迎来了一九四九年元旦。这是开封解放后的第一个新年,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欢乐的新年。当时欢乐的情景和有意义的往事,至今还令人振奋,发人深思……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雪花漫天飞舞。瑞雪伴着新年来,给欢乐的喜庆气氛增添了吉祥的色彩. 夜班工作开始了.编辑室里炉火通红,暖融融的象春天一样温和.刚着手处理稿件,电台的同志送来新华总社预发重要稿件的通知。我立即去到收报房,守候在收报机  相似文献   

19.
东汉以来,犹太人曾多次来中国,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北宋时代有一批七十三姓,500余家犹太人从印度入境,向中国皇帝进贡。元以后,集聚在渐江和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最多,1359年(元至元十六年),开封犹太人社团在城内土市街(令“土街”)东南重建了一所犹太会堂。会堂内有一个藏书宝。中国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称开封犹太会堂的藏书堂为“希伯来图书馆”。希伯来图书馆藏有不少珍贵的希伯来文典籍。从材料来分,这些书籍有羊皮书和纸书两类。精制的羊皮书主要用来长期保存珍贵的典籍,而相当多的则是价廉的纸  相似文献   

20.
开封作为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东南近淮河,地势较低而平坦,河流在这里作放射状南北分流,可开凿南北向运河,沟通各河流之间的联系。其发展演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运河成为开封的城市特点,运河的兴衰影响着开封战略地位的升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