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清代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清初多"从龙入关",驻守于京城内外。到嘉庆朝,随北京城的宗室人口繁衍,越来越多的宗室无官可做,清政府也无力供养,以致其生活窘迫。宗室犯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嘉庆十七年(1812),嘉庆帝命盛京将军择地建盖住房,并由宗人府挑选京城无业的闲散宗室移住盛京。从嘉庆十八年秋天开始,70户闲散宗室分三批移住盛京。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和录副奏折、内务府档案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清初多"从龙入关",驻守于京城内外。到嘉庆朝,随着北京城的宗室人口繁衍,越来越多的宗室无官可做,清政府也无力供养,以致其生活窘迫。宗室犯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嘉庆十七年(1812),嘉庆帝命盛京将军择地建盖住房,并由宗人府挑选京城无业的闲散宗室移住盛京。从嘉庆十八年秋天开始,70户闲散宗室分三批移住盛京。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和录副奏折、内务府档案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海涛 《兰台世界》2011,(11):15-16
负责宗室案件的常设机构为廷尉、中尉、大鸿胪及宗正,以及宗室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皇帝会派出自己的使者干涉案件的调查与审理。到东汉时,宗室庞大,远支宗室的司法特权几近消失,其社会地位已接近于编户齐民。  相似文献   

4.
负责宗室案件的常设机构为廷尉、中尉、大鸿胪及宗正,以及宗室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皇帝会派出自己的使者干涉案件的调查与审理.到东汉时,宗室庞大,远支宗室的司法特权几近消失,其社会地位已接近于编户齐民.  相似文献   

5.
嘉庆年间,宗室喜福、敦柱父子均与李康氏通奸,后喜福指使李康氏将妻子塔他拉氏杀死。此案引起嘉庆帝震怒,他不等法司拟律,直接判处喜福、敦柱和李康氏死刑。皇帝的判决依据更多来自儒家伦理而非法律,该判决绕过正常司法途径得到贯彻,这显然是皇帝借助其特殊地位来实施;但皇帝判案也并非任意妄为,而是受制于儒家伦理。  相似文献   

6.
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清廷以盛京行政积弊之故定期派遣科道官巡察盛京,其后又改派京堂官,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废止。盛京巡察官初以稽查陪都各机构所行事件之完成情况为基本职任,乾隆十二年(1747年)时乾隆帝重新界定该职官的职司权力,将其自雍正朝时即已模糊存在的延展职权合法化,使之正式成为清廷监临盛京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盛京巡察官以品秩较低的外来官员身份,难以真正介入盛京政务,并易与本地官员龃龉,进退维谷。及至嘉庆后期,盛京巡察官的派遣日益造成盛京本地的供应之烦,其停派亦成为必然。本文梳理盛京巡察官的发展脉络,检视其职掌与权力的演进过程及实际运作,分析其废置的多重原因以及清廷在设废之间的政治考量,并反思这一制度设计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7.
宋代宗室喜好藏书,其藏书家之多、藏书数量之巨,为历代所罕见。宗室的藏书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藏书习文,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宗室文人与学者。  相似文献   

8.
唐代宗室前后地位的升沉变化来自于中央政府的宗室政策,本文着眼于考查唐代前期的宗室政策。从唐高祖到唐玄宗之间,中央政府对宗室所采取的多种措施加以管理,一方面是衣食租税的优厚的眷顾,另一方面却是严密的防范,这条主线贯穿于唐代前期。唐玄宗时的防范措施达到了极致,这为后来宗室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9.
由于清代宗室世子的特殊性,学者对其是否为"爵"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对清前期有世子封授时的称谓和待遇、乾隆年间《会典》纂修官员"不列入"爵等的说法、清后期《会典事例》相关记载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辨析,认为清代世子虽曾被视为不入"正爵"次序的"特爵",但并不能改变其作为"爵位"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孟旭 《兰台世界》2024,(1):157-160
明代自开国以来便在地方上实行“封王建藩”的政策。受封于成都的蜀藩,作为四川地区的唯一宗藩,对四川地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蜀藩宗室所代表的明代宗室群体,其拥有在政治与法律上的双重特权,导致其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犯罪行为涉及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宗室内部等各个层面,对明代四川地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是古代宗室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宗室在其存在的330多年时间里,以其恢宏的皇家气度,在文艺学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宋代文化发展的走向和特质,也为明清时代宗室文化提供了一种建构范型。一、宋代宗室文化的辉煌成就(-)文学成就宋代是汉唐文学繁荣后的又一个弘文盛世。宋初帝王多好学,喜为篇什,由此开有来一代崇文之势,宋初宗室在其影响下也多“善书翰”、“好吟咏”。至北宋中后期欧阳修等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使北宋文坛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时期宗室中涌现出以赵令峙为杰出代表的一…  相似文献   

12.
孙瑜 《山西档案》2015,(2):24-28
在北魏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三朝,北魏宗室成员与佛教的关系以崇信为主要基调,其中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是难脱功利的槽臼。北魏宗室成员的崇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三、清代王府的历史演变 有清一代,分封了百余位宗室王公和170余位外藩蒙古王公,自顺治登基至清帝退位的268年中,清朝在京城前后共出现过120余座宗室王公府第,其中贝勒以上级别的府邸有70余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补<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相似文献   

15.
光武都洛考     
东汉初年光武帝定都洛阳固然和关中残破、经济没落,而洛阳则地利人和的因素有关,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刘氏汉室比隆周室的夙愿、东汉王朝吸取西汉迁都的教训及光武帝本人宗室阴影下内心的焦虑与抗争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清代宗室爵位等级及其路径迭代进行分析,以丰富清代宗室封爵等级研究成果,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分析封爵制度和进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进行标注、统计分析,并根据乾隆十三年“钦定爵表”,对宗室子嗣进行路径迭代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自“封爵等级”到“封号”,内容条目数量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临时条例主要集中在乾隆朝及以前,而具体事件则主要分布在乾隆朝及之后;路径迭代分析极大地反映了子嗣地位在清代贵族中的重要性,同时严密的爵位等级加上降袭、考封等封爵方式以及世袭罔替、按次承袭的袭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室爵位冗滥,有助于维护清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盛京总管内务府衙门,是清政府于陪都盛京设置的专门管理该地区皇室及宫廷事务的机构,简称盛京内务府。其前身为盛京包衣佐领,后被盛京内务府办事处、皇产事宜处所取替。该机构运行长近280年,在处理日常各项事务时,存留下大量盛京内务府与北京总管内务府、盛京将军衙门、盛京五部、奉天府府尹等衙署间及其内部机关间往来文书的行文稿或抄存档。内容涉及盛京内务府沿革及行政管理、皇庄及其人丁管理、土贡物品献纳、故宫陵寝的祭祀、维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史料考证的方法,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盛京将军先后改称为"镇守盛京总管""、镇守辽东等处将军""、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及"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解释,试图说明这种官称的改变与其管辖范围的扩大、治所的改变及隆重陪都的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户籍档案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按照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中国古代的户籍档案划分为四类,即宗室户籍档案、官员户籍档案、赋役户籍档案和贱民户籍档案,并从户籍档案的内容、机构及管理等方面出发,对其起源、演变和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多尔衮是清史中一位极富戏剧性的重要人物.顺治皇帝曾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却在他死后仅三个月就把他撤出庙享,罢黜爵位,没收生前财产,令继子归宗,之后又开除皇族宗室.一个时期以来,清宫戏盛行,孝庄文皇后改嫁多尔衮成为夺人眼球的情节.其实,多尔衮的一生是非功过,由清初讨论至盛清,到乾隆时期已有定论.笔者查阅了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清朝皇族族谱——玉牒,玉牒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多尔衮从顺治朝被开除皇族宗室,到乾隆朝又恢复皇族宗室的原委及其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