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18]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百英尤精于草体,[19]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其终始,匪无乖互。[20]谢安素善尺椟[21],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子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22]。"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23],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  相似文献   

2.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3.
[原文] 予尝论书①,以谓钟、王②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③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④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相似文献   

4.
<正>一、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中文标题2.正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3.注释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号用[1]、[2]、[3]……表示,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书/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或期数)。外文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别标识分别为:专著[M],论文集[C],论文集内文章[A],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未出版之会议论文[P],学位论文[D],报告[R],其他[Z]。网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11,(2):80
<正>一、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中文标题2.正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3.注释参考文献序号用[1]、[2]、[3]……表示,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书/刊名、版次、文献类别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或期数)。外文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别标识分别为:专著[M],论文集[C],论文集内文章[A],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未出版之会议论文[P],学位论文[D],报告[R],其他[Z]。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相关网址。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1,(23):80
<正>一、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中文标题2.正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3.注释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号用[1]、[2]、[3]……表示,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书/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或期数)。外文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别标识分别为:专著[M],论文集[C],论文集内文章[A],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未出版之会议论文[P],学位论文[D],报告[R],其他[Z]。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相关网址。  相似文献   

7.
埳井之蛙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2]:吾乐与[3]!出跳梁乎井干之上[4];入休乎缺之崖[5];赴水则接腋持颐[6],蹶泥则没足灭跗[7]。还蟹与蝌蚪[8],莫吾能若也[9]!且夫擅一壑之水[10],而跨井之乐[11],此亦至矣[12]。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13]。于是逡巡而却[1  相似文献   

8.
越王楼记     
古之备游观、测象纬者[2]必有台。台基高矣,而楼又矗出其上。昔谓仙人好楼居[3],岂楼在即仙在乎?绵有越王台,去城北仅里许。按史:唐太宗第十子贞封越王[4],称越王。显庆年间充左绵刺史[5],爱筑此台,以资陟眺[6]维时层甍复蹬[7],曲槛回廊。不蜃而阁,不虹而桥,越王楼之名,几与井干、丽谯争胜[8],猗与盛矣!沧桑递变[9],机衡密移[10],台废而为榛荒,楼空而为羽化。郭门失凌云之览[11],胜日乏栖霞之登[12]。讵殊景之不常,抑成数之有待[13]?嗣有宪副李公上林者[14],毓金山涪水之灵,怀驾古轶今之想[15]。既出廉  相似文献   

9.
正释文:且六文之作[91],肇自轩辕[92];八体之兴[93],始于嬴正[94]。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95],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  相似文献   

10.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8,(12):1-1
[古文] 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1]守焉.留将人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日:"汝能是乎?"日:"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2],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明]陆容<阿留传>  相似文献   

11.
〔原文〕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1]与?何士民众庶不誉[2]之甚也?"宋玉对曰:"唯[3],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4]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5],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6],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7],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8],杂以流徵[9],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  相似文献   

12.
书低     
一秀才赁僧屠读书,惟事游玩而已。忽至午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试问之,乃取书作枕耳。  相似文献   

13.
正【史晨后碑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相河南史君讳晨[1],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2]。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3],乃以令日拜谒孔子[4]。望见阕观[5],式路虔跽[6]。既至升堂,屏气拜手[7]。[祗]肃屑,仿佛若在[8]。依依旧宅[9],神之所安。春秋复礼,稽度玄灵[10],而无公出享献之[荐]  相似文献   

14.
正释文: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118],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119]。"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120]。  相似文献   

15.
徐文长传     
余一夕,坐陶编修[1]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2],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君讳迁[1],字公方[2],陈留己吾人也[3]。君之先,出自有周[4],周宣王中兴[5],有张仲,以孝友为行[6],披览《诗·雅》,焕知其祖[7]。高帝龙兴[8],  相似文献   

17.
古人也幽默     
书低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相似文献   

18.
圆明园上纪恩堂②,纪受恩之自;避暑山庄之纪恩堂,纪受恩之迹.名同而实异;文异而事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盖皇祖养育予于宫中之旨,原降于圆明园之纪恩堂,兹不复赘.然其时实仍居皇考藩邸③中.及从皇祖来避暑山庄,乃赐居斯堂之侧堂,即三十六景中所谓万壑松风④者.夙兴夜寐⑤,日觐天颜⑥.绨几繙书⑦,或示章句.玉筵传膳⑧,每赐芳饴⑨.批阅章奏,屏息⑩侍傍.引见[11]官吏,承颜[12]立侧.或命步射[13],以示众臣.持满[14]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15].至于钓鱼而得,则令持去,以给皇考.若隔旬余半月,则遣往狮子园[16],以谒圣母.而其年秋,随皇祖幸木兰[17],又有宜纪者.入木兰初,围场日永安莽喀[18].围中有一熊,皇祖御火枪,中之,熊伏不动.久之,皇祖谓其已毙,命御前侍卫引予去射之.意欲使予于初围,得获熊之名也.其时,予甫欲上马,而熊突起奔前.皇祖御虎枪,殪[19]之.事毕,入武怅[20].皇祖顾温惠皇贵太妃[21],指予曰:“伊命贵重[22].”乃以射熊事告之曰:“使伊至熊所,而熊起马惊,成何事体?”又一日,虞者[23]告:“有虎.”皇祖命二十一叔父,后封慎郡王者往.予跽[24]奏:“愿去!”皇祖曰:“汝不可去,侯朕往之日,携汝去耳!”似此深恩,彼时不知,至干今,每一念及,即欲堕泪.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第1期的《语文学习》上刊登了张正耀老师的一篇文章——《"有趣"能"总领全文"吗?——关于〈金岳霖先生〉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张老师旁征博引,通过引用大量资料,对苏教版教材配套的参考用书给予《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结论予以否定:"有趣"不能总领全文,也不是文章的"文眼"。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的确需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对于张老师质疑教学参考用书的勇气,笔者颇为钦佩。  相似文献   

20.
【原文】碧天如水兮,窅窅[1]悠悠;百虫迎暮兮,万叶吟秋。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2]。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蔓起寒螀[3]之愁。至若松竹含韵,梧楸早脱。惊绮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夜蛩[4]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远杵续兮何泠泠[5],虚窗静兮空切切。如吟如啸,非竹非丝。合自然之宫徵[6],动终岁之别离。废井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