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一幅极为重要的作品。然而,在两宋绘画艺术自由发展的良好氛围中,梁楷泼墨人物画的探索却并未产生应有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梁楷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想环境及其个人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浅要分析梁楷泼墨人物画艺术沉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晶 《考试周刊》2010,(30):52-53
一、对新具象主义绘画的了解认识 在当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艺术全球化危机呼声高涨的情形下,各国都提出绘画艺术要"民族化"、"区域化",以此来"全球化"。这就不得不迫使艺术家们在传统上找契合点,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所谓“新绘画”发展迅速,如意大利的超前卫绘画;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新野兽绘画;法国的新自由形象绘画;英国的新精神绘画;美国的新意象、新浪潮、新象征,新具象、新表现,涂鸦艺术、庞克艺术、叙事显象、图案与装饰、具象表现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3.
"70后"新绘画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青春残酷绘画"为代表正式跨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阵营。对艺术品的解读需要它自身具有艺术价值,也在于能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赋予它以丰富的意义差异。在此试图从其基本主题"受伤"、新绘画艺术是由市场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正是"70后"新绘画艺术家的作品在不断地拓展着艺术的边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标准和感觉方式。  相似文献   

4.
“蒙太奇”最初是单指画面与画面的一种连接技巧,以后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囊括了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作为结构技巧的“蒙太奇”手法,在散文艺术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艺术领域得到全面发展,但绘画方面去受到了现代审美理念的制约,画家在进行传统绘画时,需要深度发掘画面表达形式并对绘画采用的材料进行全新探究,以保障艺术领域中的绘画行业能够具有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而目前艺术领域的实际发展中,绘画设计已经开始逐渐应用综合材料绘画这一新兴模式,能够为画家创作出优质画作起到良好的帮助。本文主要阐述简要分析综合材料绘画,并研讨其在艺术领域中如何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和中国美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士夫"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历代知识分子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人画"理论体系。上溯唐代,从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和艺术批评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时人对"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观念的关注,也充分预示了"文人画"在审美倾向和创作实践上将对未来的中国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笔墨酣畅,造型简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是对“笔”(线条)表现力的强化,体现了人物画风格的创新,以简洁的笔墨将人物的精神传达出来,达到“笔简神具”的效果,推动了宋元以来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明清时期,对这种风格加以改造,直接导入写意画的道理,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8.
塞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创性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绘画的主观认识,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相似文献   

9.
与文化特征相一致而形成的中国独有的"色彩观"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重彩绘画喜欢用单纯明快且对比强烈的颜色,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还原,画面色彩多厚重浓烈而又华丽。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浓烈的色彩会给人一种喧闹的感觉。其实不然,因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追求一种"虚静"状态,因此在传统绘画中体现为一种和谐与单纯。面对中国古代很多经典的重彩绘画作品,往往能让我们在丰富绚丽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静穆气息。  相似文献   

10.
马克·夏加尔的作品流露着浓厚的俄罗斯民间艺术、犹太教信仰以及东方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印记,他的艺术作品散发着纯真而美好的气蕴。本文尝试从夏加尔个人的生平事迹出发,结合同时期绘画流派对其产生的影响,从绘画语言、情感表达、画面色彩以及画面肌理四个方面解析夏加尔绘画的艺术形式,并结合自己的油画创作经验,从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色彩运用、视觉张力等方面分析了夏加尔绘画艺术对于本文作者绘画创作的启迪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蕾 《成才之路》2011,(24):49-49
时下,一些教育现象令人担忧,比如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象,使得教师疲惫,学生也失去了自由发展心灵的机会。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在中国绘画中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这种"留白"艺术,对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同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彩画与其他画种不同,它作画的媒介是水。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画面上呈现出来明快、轻柔和流动的特点,表现手法上又极为概括和单纯,形成有别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但是水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之一,还是有着和其他画种相似的艺术规律。"偶然性"在艺术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水彩画由于材料特殊,"偶然性"出现的机率更大。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论述了"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水彩画的"偶然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解决如何把"偶然性"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现实主义领军人物、画家忻东旺的多部论著,对其关于画面形式、艺术感知与想像、艺术的静态与动态和学院课堂写生诸方面的论述与实践进行分析探讨,试图从中寻觅忻东旺绘画艺术观点和独到见解,进而接近他的绘画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人一种特殊精神活动的特殊产物。有人认为,元代以后的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文人画代表着中国画发展的主流。文人写意结合江南固有的写意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艺术新境。绘画题材方面,唐代以后,由于大量失意文...  相似文献   

15.
水彩画独特的绘画语言使众多的绘画者不断的深入探索,目前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对立使水彩画陷入困境与局限性。中国水彩画也正面临着挑战。对水墨的探索结合水彩画面中,主要是着重分析水彩语言中水的发展途径,使水彩艺术发展中思想意识得到转变,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涵来支撑水彩艺术的内在,保留传统艺术中的精髓水彩画技法运用,以水为结合点,切入自己的创作作品,试谈水墨艺术中水介入水彩画面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绘画作品,是绘画语言众多因素的总和,而绘画语言应包含画面艺术效果和画中意蕴、意象这两个方面的含意,当然,效果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而意蕴和意象由于有着艺术家主观感情与客观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梁楷的绘画特点及其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探讨梁楷的水墨人物画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从而明确他对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水墨表现做出的贡献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绘画体现的是人的心理与认知习惯。画面不是客观真实的简单再现,而带有文化惯例、民族传统等主观性因素。因此绘画艺术具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传统“图式”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黄格胜是最早提出"山水线描"的画家,他探索将"山水"与"线描"两个独立的绘画门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新命题。他开拓了山水画的领域,对推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黄格胜山水线描的具体形式以及题材选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光照的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与人们的心理情感和生理反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视觉更离不开光线。在西方油画绘画发展史中,写实性的绘画风格基于对光照物理现象的表现,而到了现代派绘画时非写实性的绘画看起来似乎没有光线照射,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光照仍然对画面中的造型、色彩和空间起着作用,只不过这种作用相对于写实性绘画已经呈减弱了的状态。西方艺术是特别重视光照的艺术,它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与艺术家对光线认识的发展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