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美与杂技     
贺敏奇 《杂技与魔术》2012,(4):50+53-50
杂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瑰宝,它以惊险、奇特、高难的艺术手法来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享受,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以前人们观看的杂技,谈不上舞台美术。传统的表演杂技的艺人大都是在街上摆摆地摊、耍耍功夫,或在大棚内单纯展示高难度肢体技巧的表演,来博取观众的喝彩。在进入舞台的最初阶段,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是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和难度上,常常以那种单纯简单的蓝天白云布景来衬托,忽略了舞台艺术综合美感。因此,杂技舞台的布置十分简陋,无论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的表演都没有太大的联系。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单纯讲究杂技技巧的表演,以前那种单纯的蓝天白云布景已经不能迎合观众观赏的口味了。现在的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使杂技表演成为整体和谐完美的表演艺术。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时,不仅要观赏杂技表演动作的高难技巧,而且还要在观赏杂技的表演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观众欣赏杂技表演出现了新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人们对观看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那种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的表演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观赏的口味了。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的同时,还要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杂技与魔术》2021,(1):23-25
杂技教学是在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专业教师采取符合杂技教学任务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杂技基本功,掌握杂技表演所需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有组织、有计划教育过程。一、杂技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征1.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杂技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杂技专业技术、表演技巧和表演实践,是典型的过程性技术。杂技课程属于技术教学,即让学生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达到对杂技技术、技巧、技能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代杂技表演中,表演者不仅要能够娴熟地完成一些高难度技巧动作,同时也需要展现形体美,在舞台设计、装置、服饰、道具、灯光、舞美、音乐等多种元素配合下,充分体现杂技作为表演艺术的美感。为达此目标,需要在杂技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一、杂技教学要求杂技教学应包括理论、实践、美育三维教育。理论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杂技和其他艺术发展的历史知识、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杂技表演中,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已然成为发展趋势,其中音响则是杂技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节奏灵魂,这在杂技表演中尤为突出。杂技舞台音响是向观众叙述技巧节奏的旁白者,是杂技表演主体的舞台良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杂技是一门无声的肢体表演艺术,每个节目的内容立意理所当然地通过音乐来烘托、体现。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杂技音乐编制、播放的经验,阐述一下杂技舞台音响的作用与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汉代就已经形成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随着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需求逐渐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原来的杂技节目过多注重技巧的难度系数,而现代杂技已融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更注重舞台的美感呈现。一杂技表演艺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技巧动作,因此,技巧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5月31日,"2018年发展中国家杂技培训班"结业典礼仪式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举行。来自肯尼亚、老挝、塞拉利昂三个国家的26名杂技学员顺利结业,他们学得一身技艺绝活,回国从事杂技表演或杂技教育工作。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商务部培训中心)处长楼桂芳、商务部培训中心项目主管吴昊、老挝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司一等秘书翁信、老挝驻华使馆行政助理潘卡等出席了结业典礼仪式。  相似文献   

8.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训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  相似文献   

9.
杂技是以技巧动作表演为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不断地吸收姐妹艺术成分,逐步转变为一门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综合艺术。"技巧是生命,音乐是灵魂。"音乐虽然只是杂技表演这朵"红花"中的"绿叶",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米磊 《杂技与魔术》2014,(2):21-21,20
一、杂技和体育的共同性 1、定义 1.1杂技是演员通过身体或借助道具展现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统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杂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杂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杂技表演服装属于舞台表演服装中的一种,既有其他表演类服装的共性,又不同于单纯的表演性服装,具有贴体又方便运动的特点,演员能够通过具有特色的表演服装来加以修饰,能够更好地展现高超的技艺。杂技表演服装的面料,吸收泳装、体操装、运动装的弹性特点,能够完成身体各部位的造型和肢体夸张性的动作。杂技表演服装的设计广泛吸收了戏剧、舞蹈、魔术、武术、体操等其他艺术的特点,更具有观赏性,更能适应演员在舞台上的优美动作表现,更能够通过服装的修饰衬托出演员的动作美,形象美,使整个舞台融为一体,使观众真正享受到杂技艺术的美感。一、杂技服装的设计特点。杂技表演服装是塑造杂技演员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要能够体现演员所演节目的主题和内涵,能够弥补舞台和道具上的不足,使整个节目看起来更加圆润完美;要能够通过服装、音响、灯光、舞台布景等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杂技艺术的技巧之美、动作之美;能够反映不同杂技节目的人物特点。杂技服装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特点。一套设计成功的杂技表演服装应该能够突出杂技节目的特点和动作特性,能够烘托起表演气氛,使表演效果达到最高峰,使观众真正观赏到杂技的精、险、难、美。  相似文献   

12.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洲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作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是杂技界应该重视和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为观众提供了艺术欣赏的广阔空间,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对杂技表演的审美也存不断提出新要求,观众在观赏杂技表演时除了想获得技巧对视觉的冲击,还要获得整体舞台效果上的美感。所以杂技艺术小能只是追求技巧难度,而更要讲究表演的整体性,包括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复合型杂技人才,简单说就是指在杂技表演中身兼数职的人才,是相对单一型人才而言的。在杂技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演员刚从《椅子顶》上下来,就又换了一身服装,去上《倒立技巧》了,然后又上《双爬杆》《大武术》等节目,这样的人才我们叫复合型杂技人才。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杂技情景剧的演出中,他一会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高等艺术职业学院杂技表演专业带头人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班(以下简称"杂技表演专业带头人培训班")是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全额资助的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归口申报管理,会同北京市杂技学校联合实施。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杂技  相似文献   

16.
正多年来,河北吴桥作为中国杂技的起源地和世界知名的"杂技之乡",始终致力于杂技的推广和传承。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过去的师承授艺已经发展为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培养,杂技学员被动的逼迫式苦练也已经发展为引导启发式的科学训练。尽管杂技教育在不断发展,杂技表演形式在不断创新,但杂技仍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努力,扩大吴桥杂技"后备军",推广吴桥杂技文化。近来,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其发展趋势已然趋向于多元化。杂技创新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将现代杂技推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让更多观众欣赏到中国当代杂技的表演艺术。杂技表演艺术的本质内容是技巧,从"技"到"艺"不仅是演员完整地展现技巧,更需要用创造性的故事实现从绚丽技巧到独特艺术形象的过渡。在惊险绝妙、跌宕起伏之外还要给观众碰撞心灵的感受。因此,杂技需要改革和创新,在观众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杂技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技巧与节目编排中,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3、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外高新科技在杂技艺术领域的运用和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外知名表演团体创作的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内容的主题晚会,演绎了杂技艺术的新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杂技表演模式,成为高端文化产品。而中国杂技单一技巧堆积的表演形式逐渐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出国演出是低价位的原材料输出,国际演出还处在低价、低端的层面,缺少具有号召力的品牌。  相似文献   

19.
正在表演艺术中,杂技表演越来越多元化,通过舞台的效果(灯光、布景、音乐)、演员形象的设计以及技能的表现形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地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现出中国杂技表演的独特美感。本文将对当代杂技表演的艺术性(艺术体现、艺术效果、艺术价值)与独创性展开论述,使我们对杂技艺术有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把杂技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以期达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杂技艺术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地方性杂技团,成立了全国杂技界第一支民族管弦乐队。在过去的60余年里,重庆杂技艺术团以其"高、难、险"的技巧和"新、奇、巧"的艺术形式,征服了众多海内外观众,让杂技走向了世界舞台,更走进了观众的心坎里。首推"杂技艺术化"1951年,重庆技艺团(重庆杂技艺术团前身)正式成立。重庆人民自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杂技院团,更标志着数千年来以撂地摊为主的杂技表演,首次被搬上了重庆的正式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