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历史上,人类对物质的欲求决定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发展方向,而不同族群的文化,则赋予这种发展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毋庸讳言,新大陆,尤其是北美殖民史是欧洲人在寻求与亚洲的贸易新路线这一经济动机的支配下完成的,这也是最根本的动因,否则就会如同中国"郑和下西洋"一样,因无经济动力支撑,最后无果而终。在这一动因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为这一开拓史所披上的炫目多彩的意识形态外衣。本文将通过对《五月花号公约》背后的基督教因素的探究,尝试管窥不同的文明对人类活动空间开拓的能动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抗菌物质在开放式组培中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为例介绍了开放式组培研究中相关的材料用具及实验方法,通过对青霉素、大蒜素和纳米银等物质抑菌效果的实验比较,得出高中开展开放式组培实验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以生产劳动为基础,内含着主体的对象化和自然的非对象化。"物质变换"的过程是由能动的主体——人发动的,人是"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但是,人的主导性因素的发挥却是以自然的基础性条件为前提,即"物质变换"的"主体向度"始终是寓于"自然维度"之中的。并且,马克思从主体和自然的辩证统一以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主体的当下"裂缝"中找到了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尺度。  相似文献   

4.
"预测与实验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能力,是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后应具备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多角度认识硫酸亚铁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针对学生的认识困难,引导学生从物质分类、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物质是否具有特性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做事并形成能力的过程。就物质性质的学习而言,学生不仅要获得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利用物质性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文中阐述了"物质性质"知识及其认识思路的基本框架,以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碳酸钠、碳酸钙)的检验为例,对依据性质进行物质检验的思路方法进行了阐述;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分析,以"物质性质"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学生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就"常见的碱和盐的检验"复习课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通常是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作相互对立的理解,本文在对本体论的含义作初步分析后,结合自己对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认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之中.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重在发展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相互转化等不同角度认识有机物性质。分析了"羧酸的化学性质"在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视角认识有机物性质的教学价值,并基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发展,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有机物性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一般拆分原则及特殊情况是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突破的"瓶颈",教师应当在掌握各种电解质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对化学反应的实质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这是指导好学生真正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旅游与生活是两套时间系统,各有各的时间模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连接问题。文章总结了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进而认为时间是非物质性的,其与物质的空间相对,只要摆脱了物质的功利观,人们便可直观旅游的时间性。从时间的精神价值出发,笔者认为旅游时间是由物质与精神两部分组成的,精神部时间具有增长意义,其长于同时被消耗掉的物质时间,因而其在生活时间相连时会出现弯曲现象。笔者进而将旅游与生活的时间模式,喻为如同"D"、"B"、"H"、"I"与"R"等字母样态。可将旅游时间比喻为一颗时间树,而非一个连续的由一段一段连接起来时间线,可非线性地繁荣旅游的时间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人化的自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化的自然"产生后,物质和精神共同孕育新的精神.物质 精神共同决定新的精神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的应有之义.这一理论对于自然科学、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确定"水星进动"和地球"岁差"实际值解释了天体运行的涡旋引力场强是由物质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与核子绕质心的旋转以及核子自转产生。从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自转以及行星系统绕日公转皆为逆时针方向推测,太阳系微观物质的电子和核子的绕质心旋转,以及核子自旋的这种非平衡性综合效应应是逆时针方向的。并推断天体涡旋引力场的形成,太阳系运行的蝶形结构,涡旋星系及其成因,应蕴藏于物质原子及核子的微观旋转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入手,用"经典"计算法探讨物质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任何铁磁物质都有一个特殊的临界温度,高于这个温度,铁磁物质就失去铁磁性,变为顺磁性,这一性质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居里所发现,因此这个临界温度称为铁磁物质的居里点。不同物质的居里点的温度不同,例如,铁的居里点是769℃;镍是358℃;钴是1131℃。关于居里点的知识,一般在电磁学教学中都作讲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制作了一个较为生动地演示铁磁物质居里点的教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逻辑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育人群的体育客观物质世界观存在很大差异,但都是为人的主观世界服务的;体育正义符合某种程序的形式化原则和原理的普遍有效性原则,是依赖于人类体育活动的实质性价值来建构的;永恒的体育信念是促进体育改革走向"以人为本"的源动力和避免体育异化的体育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是一个与福利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名词,可以将它看成是"社会"与"福利"的合成词。至于什么是社会福利?对此有多种回答,可以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答案。大多数欧美国家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即将社会福利理解为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以及各项福利性财政补贴。我国则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即将社会福利理解为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社会福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社会福利能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种需要;社会福利能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福利能缓解初次分配领域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彼得· 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文化意象的英译. 杨译和霍译对形而下之"器"的物质文化到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文化做了不同的处理. 杨译多运用语义翻译,霍译多采用交际翻译,但译者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以期翻译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正念干预(MBI)作为治疗物质滥用与成瘾是在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而后兴起的第三大治疗方法,其重点在于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过程。MBI专注于"培养对包含同样认知的意识体验的经验和意识的非判断意识,情绪和行为自我调节过程"。本文回顾国内外关于正念干预治疗物质滥用和物质成瘾疗效的证据及以往相关的研究分析,总结正念干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因此,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在构建其校园文化时,必须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有机融合高校文化和职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中篇小说代表作《牛》中的主人公罗汉是莫言少年时代的影射。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文革时期,主人公通过扮演小丑希望引起大家的关心和注意。在太宰治的私小说代表作《人间失格》中,主人公大庭叶藏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他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在日本这个要求社会成员高度一致的国家,只能带着"丑角"面具生活。通过对比两大作家的丑角精神,发现莫言和太宰治写作视野和写作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强国的精神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强国成为体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全面分析近三十年有关体育强国文献资料基础上认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是不同层面的概念。体育大国很大程度上属于物质的概念,而体育强国则是一个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协调的概念,不宜用物质目标框住,它蕴含着丰富的、高于物质的精神诉求和人文关怀。包含如下思想:社会思想整合、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